小米低聚糖的提取分離方法
2023-05-09 00:29:31 1
專利名稱:小米低聚糖的提取分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植物種子功能性成分的提取、分離技術。具體地說是一種小米低聚糖的提取 分離方法。
背景技術:
小米(millet)是穀類禾本科生草本植物,原產我國北方黃河流域,在我國己有數千年 的人工栽培史,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很好的醫療保健作用,小米中除含有大量的戊糖和葡萄 糖外,還含有一定量的低聚糖和多糖。
低聚糖(oligosaccharides)又稱寡糖,是指2 10個單糖以糖甙鍵連接,形成直鏈或支 鏈的低聚合度的糖類總稱。低聚糖具備良好的生理學功能,因而已作為一類新型保健型甜味 劑而逐漸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
低聚糖附加值高,市場前景良好,有著極大的開發價值和推廣潛力。在製備低聚糖的技 術中,分離提純是關鍵之一。
近幾年來,國內外對於功能性低聚糖的分離純化也有了一些研究,但是從小米中提取分 離出低聚糖還未見報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小米低聚糖的提取分離方法。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小米低聚糖的提取分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 取小米研磨過篩,按料水重量比1:5 10,於50 10(TC熱水中浸提12 24h,過 濾得提取液,殘渣重複提取2 4次,合併提取液;
(2) 將步驟(1)得到的提取液採用濾紙過濾或離心分離的方法將懸浮物、顆粒物質除
去;
(3) 將步驟(2)得到的濾液濃縮到原體積的1/3 1/5,加入3 5倍濃縮液體積的95% 乙醇,4'C下靜置10 24h後,取出,2000 10000r/min的轉速下離心10 60min,除去蛋白
質和多糖,得到清液;
(4) 將步驟(3)得到的清液用活性炭脫色,得到粗低聚糖;
(5) 將步驟(4)得到的粗低聚糖進行凝膠柱層析分離,用蒸餾水洗脫,洗脫後得到兩 部分產品,第一部分為低聚糖,第二部分為單糖;
(6) 將步驟(5)得到的低聚糖進行乾燥,即得低聚糖產品。所述步驟(5)中的凝膠柱層析為葡聚糖凝膠柱層析(S印hadex-G15、 G75或G100等) 或聚丙烯醯胺柱層析等。 本發明的優點和效果
1、 本發明對小米中低聚糖進行了提取分離,並得到了純度較高的低聚糖,既為小米深加 工產品的開發提供了新的方向,又為低聚糖的開發提供了新的資源;
2、 本發明中利用凝膠柱層析的方法對粗低聚糖進行純化,得到的低聚糖產品的純度可達 90%以上;
3、 操作簡便,易於產業化生產。
圖l小米中低聚糖的S印hadex-G15洗脫曲線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
將研磨過篩的小米50克,加水500ml,在8(TC下浸提24h,過濾得提取液,殘渣重複提 取3次,合併提取液;提取液用濾紙過濾去除懸浮、顆粒物質;收集清液濃縮到原體積的1/3, 加入3倍於濃縮液體積的95%乙醇,4'C下靜置24h後,3000r/min的轉速下離心30min,除 去蛋白質和多糖;清液用活性炭脫色;再進行凝膠柱層析(S印hadex-G15),蒸餾水洗脫,流 速為30ml/h,自動收集儀收集4ml/管,苯酚-硫酸法進行測定吸光值(A490咖),如附圖1; 收集第一部分洗脫液,乾燥,得到最終產品2.3克,經高效液相色譜檢測,純度為99.1%。
權利要求
1、一種小米低聚糖的提取分離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1)取小米研磨過篩,按料水重量比1∶5~10,於50~100℃熱水中浸提12~24h,過濾得提取液,殘渣重複提取2~4次,合併提取液;(2)將步驟(1)得到的提取液採用濾紙過濾或離心分離的方法將懸浮物、顆粒物質除去;(3)將步驟(2)得到的濾液濃縮到原體積的1/3~1/5,加入3~5倍濃縮液體積的95%乙醇,4℃下靜置10~24h後,取出,2000~10000r/min的轉速下離心10~60min,除去蛋白質和多糖,得到清液;(4)將步驟(3)得到的清液用活性炭脫色,得到粗低聚糖;(5)將步驟(4)得到的粗低聚糖進行凝膠柱層析分離,用蒸餾水洗脫,洗脫後得到兩部分產品,第一部分為低聚糖,第二部分為單糖;(6)將步驟(5)得到的低聚糖進行乾燥,即得低聚糖產品。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米低聚糖的提取分離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5)中所述的 凝膠柱層析為葡聚糖凝膠柱層析或聚丙烯醯胺柱層析。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小米低聚糖的提取分離方法,步驟包括取小米研磨,用熱水浸提,得提取液;提取液過濾分離,將懸浮物、顆粒物質除去;將濾液濃縮,再加入乙醇靜置10~24h後取出,離心,除去蛋白質和多糖,得到清液;清液用活性炭脫色,再進行凝膠柱層析分離,用蒸餾水洗脫;收集第一部分洗脫液,乾燥,得到低聚糖產品,純度90%以上。本發明既為小米深加工產品的開發提供了新的方向,又為低聚糖的開發提供了新的資源。本發明工藝簡單,易於產業化生產。
文檔編號C07H3/06GK101475610SQ20091007367
公開日2009年7月8日 申請日期2009年1月19日 優先權日2009年1月19日
發明者史惠娟, 林勤保 申請人:山西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