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側溜煤的螺旋滾筒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22:05:41 1
專利名稱:單側溜煤的螺旋滾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螺旋滾筒,具體為一種單側溜煤的螺旋滾筒。
背景技術:
目前井下的膠帶運輸機一般情況下是偏離巷道中心布置的,要靠近巷道一側。靠近巷道的這一側叫非行人側,對面叫行人側。因此非行人側空間不大,不便於操作。膠帶運輸機的機尾螺旋滾筒在使用時,由於目前所使用的螺旋滾筒的結構設計特點,會導致螺旋滾筒從膠帶上刮下來的煤,以滾筒中心為界,分別從滾筒兩側同時溜下。由於非行人側活動空間不大,不便於操作,這樣對非行人側的清煤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難。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螺旋滾筒兩側同時溜煤帶來清理不便的問題,,提供一種單側溜煤的螺旋滾筒。本實用新型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單側溜煤的螺旋滾筒,結構包括筒體, 位於筒體內的轉軸,筒體筒體外側的筋板,筋板外側的螺旋片,在筒體的圓周側上沿著半徑方向固定有筋板,在筋板上設有溜煤板,所述的溜煤板與轉軸夾角為0-89°。與現有的結構相比較,本實用新型即將螺旋滾筒的筒體中按圓周均布的用於溜煤的溜煤板,由原來的每兩塊人字形成對焊接,改為若干單個溜煤板,每個溜煤板與滾筒水平中心軸線成一定角度,行成行人側低,非行人側高的狀態。這樣種結構的螺旋滾筒,在使用時會使從螺旋滾筒上刮下來的煤,只從操作空間大的行人側溜下,便於井下工人的清煤工作。
圖1是螺旋滾筒結構示意圖。圖2是螺旋滾筒筒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螺旋滾筒筒體結構左視圖。圖中1-轉軸、2-螺旋片、3-筒體、4-軸承、5-擋蓋,6_軸承座、7_筋板、8_鋼管、9-溜煤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意,一種單側溜煤的螺旋滾筒,結構包括筒體3,位於筒體3內的轉軸 1,筒體3外側的筋板7,筋板7外側的螺旋片2,在筒體3的圓周側上沿著半徑方向固定有筋板7,在筋板7上設有溜煤板9,所述的溜煤板9與轉軸1夾角大於0°,可以為10-15° 的傾角。如圖3所示意,筋板7數量為10個,在筒體3周圍均勻設置。
權利要求1.一種單側溜煤的螺旋滾筒,其特徵在於結構包括筒體(3),位於筒體(3)內的轉軸 (1),筒體(3)外側的筋板(7),筋板(7)外側的螺旋片(2),在筒體(3)的圓周側上沿著半徑方向固定有筋板(7),在筋板(7)上設有溜煤板(9),所述的溜煤板(9)與轉軸(1)夾角 0-89°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側溜煤的螺旋滾筒,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溜煤板(9)與轉軸 (1)夾角為10-15°的傾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側溜煤的螺旋滾筒,其特徵在於筋板(7)數量為10個,在筒體(3)周圍均勻設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螺旋滾筒,具體為一種單側溜煤的螺旋滾筒。解決螺旋滾筒兩側同時溜煤帶來清理不便的問題,結構包括筒體,位於筒體內的轉軸,筒體筒體外側的筋板,筋板外側的螺旋片,在筒體的圓周側上沿著半徑方向固定有筋板,在筋板上設有溜煤板,所述的溜煤板與轉軸夾角為0-89°。溜煤板與滾筒水平中心軸線成一定角度,行成行人側低,非行人側高的狀態。這樣種結構的螺旋滾筒,在使用時會使從螺旋滾筒上刮下來的煤,只從操作空間大的行人側溜下,便於井下工人的清煤工作。
文檔編號B65G33/24GK202296218SQ20112041639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7日
發明者張軍軍, 李晉霞, 毋啟斌, 申文化, 郭超, 韓斌, 高建強 申請人:山西晉煤集團金鼎煤機礦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