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收納包的製作方法
2023-05-09 11:35:56 2
專利名稱:多功能收納包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與供收納個人物件用品有關,更詳而言之是指一種多功能收納包。
背景技術:
以個人而言,於外出時所必須隨身攜帶體積小的物品許多,例如個人行動電話、信用卡、名片簿(匣)、金錢、相片…等等,上述物品依實際需求而被選擇性的攜帶。
一般而言,消費者經常是將上述物品全部收置於個人背包內的分裝口袋中,當有使用需求時,先於打開背包後再循分裝口袋取出所欲的物品,於使用之後,再次將該物品放回原分裝口袋中,及重新將背包取出口封合,惟如此一來勢必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利。
另有一種腰包1(如圖9所示)可供收納個人物品及具方便取用的功效,該腰包1在其本體2兩側各縫接有一腰帶3,利用各腰帶3一端的扣接件4相扣合而使得腰包1可被是於使用者腰部上,惟,此種腰包1雖具取用方便性,但對於所收納的物品經常無法有效地達到分類收置的目的,故仍有未臻完善之處;再者,對於使用者而言,其腰部經常已佩掛有個人行動電話,倘再增加該腰包,將使得使用者備感不舒適。
有鑑於此,本案創作人乃經詳思細索,並積多年從事旅行箱與背包等產品的研究開發與製造經驗,終而有本實用新型的產生。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多功能收納包,具方便取用及分類收納的功效。
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多功能收納包,具有可選擇肩背或是於使用者腰部使用的實用性。
緣以達成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多功能收納包,其特徵在於,包含有一第一側墊,具有一第一外側邊;一第二側墊,與該第一側墊連接,該第二側墊內側面具有至少一置物袋;一第三側墊,與該第二側墊連接,該第三側墊具有一第二外側邊;一接合件,設於該第一側墊靠近第一外側邊的位置;一對接件,是與該接合件相結合的方式而設於該第三側墊靠近第二外側邊的位置;由此,在第一側墊與第三側墊同時朝向第二側墊內側面收折後,利用該接合件與該對接件相結合而使得該第一外側邊與該第二外側邊並鄰。
其還包括有二扣環與一肩帶,其中一扣環設於第一側墊與該第二側墊連接部位,另一扣環設於第三側墊與該第二側墊連接部位,該肩帶兩端各設有一勾扣,各該勾扣是與對應的扣環相勾結。
其中,一背帶是設於該第二側墊上,且該背帶與第二側墊的外側面之間具有一間隙。
其還包括有一腰帶,該腰帶是穿經該間隙,以供使用者是於腰部。
其還具有一第四側墊,該第四側墊與該第三側墊連接,且第四側墊被收折貼靠該第三側墊的內側面。
其中,一口袋是成形於該第二側墊與該第三側墊的內、外側面之間,且該口袋開口朝上。
其中該接合件為一磁塊,該對接件為一磁座。
以下,列舉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配合下列附圖詳細說明於後,其中圖1是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展開示意圖。
圖2是為本實用新型上述較佳實施例的收合時示意圖。
圖3是為本實用新型上述較佳實施例以肩帶使用的示意圖。
圖4是為本實用新型上述較佳實施例以肩背方式攜帶的示意圖。
圖5是為本實用新型上述較佳實施例以佩掛於腰間使用的示意圖。
圖6是為本實用新型上述較佳實施例搭配腰帶使用的示意圖。
圖7是為本實用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的展開示意圖。
圖8是為本實用新型上述另一較佳實施例的收合時示意圖。
圖9是一般腰包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3所示的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多功能收納包100,其主要組成為以柔軟材質(如布料、皮革等)一體連設而成的一第一側墊10、一第二側墊12與一第三側墊14,其中,該第一側墊10與第三側墊14的面積總合約與該第二側墊12的面積相當,且,在該第二側墊12與該第三側墊14之內、外側面之間製得有一開口朝上的口袋16,在本實施例中,該口袋16開口的開啟與否,為一拉鏈18所控制,該口袋16可供鈔票等薄面物件收納;以下復對第一至第三側墊結構說明請配合圖1所示,該第一側墊10具有一第一外側邊10a,且第一側墊10的內側面設有一可供名片等薄面物件放置的側袋11,該側袋11開口11a位於左側邊;該第二側墊12與第一側墊10的連接部位形成一轉折區101,且第二側墊12內側面縫製有二個置物袋121、122,其中置物袋121是可供個人行動電話(圖未示)放置,以及一固定帶13以黏合方式做為防止置物袋121內的物品掉出使用,該置物袋122的容積較大可供收納較多或較大體積的物品,且置物袋122被一拉鏈20所控制開啟與否;該第三側墊14與第二側墊12連接部位形成一轉折區102,該第三側墊14具有一第二外側邊14a與一側袋15,該側袋15開口15a位於右側邊,且側袋15外部具有數個插槽15b可供卡片的類的物品插放。
本實施例的收納包100還包含有以下構件一第四側墊22,是與該第三側墊14縫接在一起,該第四側墊22具有以透明塑膠製成的夾層221可供擺放照片,且第四側墊22可被收折貼靠該第三側墊14的內側面。
一為磁塊24的接合件,是設於該第一側墊10靠近第一外側邊10a的位置。
一為磁座26的對接件,是設於該第三側墊14外側面靠近第二外側邊14a的位置;在該第一側墊10與第三側墊14同時朝向第二側墊12內側面收折,且該磁塊24與磁座26相結合的狀態下,該第一外側邊10a與該第二外側邊14a呈並鄰,如此,將可使得收納包100體積變小(如圖2所示)。
二扣環28、30,分別設於該轉折區101的內面與該轉折區102的外面。
一肩帶32,其兩端各設有一勾扣321(圖3中僅揭以一勾扣為例),平時該肩帶32是被收藏於該置物袋121或置物袋122中,而當肩帶32被取出並以其勾扣321分別與對應的扣環28、30相勾結後(如圖3所示),使用者得以肩背方式攜帶該收納包100(參照圖4)。
再者,在該第二側墊12的外側面還縫設有一背帶34(參照圖3),該背帶34與第二側墊12外側面之間形成有一間隙36,當使用者以繫於腰間的皮帶穿過該間隙36之後,即可將該收納包100佩掛於腰間(參照圖5)。
另外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的收納包100亦可與一腰帶40搭配使用,如圖6所示,該腰帶40一端先穿過該間隙36之後,再由其兩端的公、母扣件41、42相扣結,據以使得收納包100被是於使用者的腰部,此一使用方式與前述穿著配件的皮帶應用方式不同,即,以該腰帶40的扣合方式具有可隨時將收納包100整體連帶取下的方便性。
承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收納包100具有多個不同大小的收納空間而可提供個人物品方便收置,尤其是當個人佩帶有行動電話的同時,可一併收納於該收納包100當中,如此,可免去一般在佩掛個人行動電話的同時,另再增是腰包所帶來不便、不舒適的困擾,以及,本實用新型的收納包100在取用與收置物品時,僅需將第一側墊10與第三側墊14展開即可,極具方便性,且,本實用新型的收納包100可選擇肩背或是於使用者腰部使用,故具有實用性。
請再參閱圖7與圖8所示的本實用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的多功能收納包200,其組成與前述實施例大致相同,不同之處在於設於第二側墊201內側面的置物袋202與置物袋203與前述實施例略有不同,即,該供個人行動電話放置的置物袋202開口202a位於側邊,置物袋202上方的缺口202b則供行動電話天線突伸,而該置物袋203是利用公、母黏氈204、205相黏合的方式而達成開啟/遮蔽上方開口的目的。
另外,在收納包200的第一側墊206與第三側墊207被收折後(參照圖8),其利用一彈性帶體208勾掛於一定位件209上而達成防止第一側墊206與第三側墊207展開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該收納包200的置物袋202、203及彈性帶體208與定位件209的搭配方式,可與前述收納包100對應的結構做互換設計使用。
是以,本實用新型於同類產品中已具有進步與實用性,且,本實用新型於申請前並無相同物品見於刊物或公開使用,是以,本實用新型實已具備專利條件,故依法提出申請。
唯,以上所述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凡是應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所為的等效結構變化,理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收納包,其特徵在於,包含有一第一側墊,具有一第一外側邊;一第二側墊,與該第一側墊連接,該第二側墊內側面具有至少一置物袋;一第三側墊,與該第二側墊連接,該第三側墊具有一第二外側邊;一接合件,設於該第一側墊靠近第一外側邊的位置;一對接件,是與該接合件相結合的方式而設於該第三側墊靠近第二外側邊的位置;由此,在第一側墊與第三側墊同時朝向第二側墊內側面收折後,利用該接合件與該對接件相結合而使得該第一外側邊與該第二外側邊並鄰。
2.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收納包,其特徵在於,其還包括有二扣環與一肩帶,其中一扣環設於第一側墊與該第二側墊連接部位,另一扣環設於第三側墊與該第二側墊連接部位,該肩帶兩端各設有一勾扣,各該勾扣是與對應的扣環相勾結。
3.依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收納包,其特徵在於,其中,一背帶是設於該第二側墊上,且該背帶與第二側墊的外側面之間具有一間隙。
4.依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收納包,其特徵在於,其還包括有一腰帶,該腰帶是穿經該間隙,以供使用者是於腰部。
5.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收納包,其特徵在於,其還具有一第四側墊,該第四側墊與該第三側墊連接,且第四側墊被收折貼靠該第三側墊的內側面。
6.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收納包,其特徵在於,其中,一口袋是成形於該第二側墊與該第三側墊的內、外側面之間,且該口袋開口朝上。
7.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收納包,其特徵在於,其中該接合件為一磁塊,該對接件為一磁座。
專利摘要一種多功能收納包,主要具有以柔軟材質一體連設而成的第一側墊、第二側墊與第三側墊,該第二側墊內側面具有至少一置物袋,而一接合件設於該第一側墊靠近外側邊的位置,一對接件是以可與該接合件相結合的方式而設於該第三側墊靠近外側邊的位置;由此,在第一側墊與第三側墊同時朝向第二側墊內側面收折後,利用該接合件與對接件相結合而使得第一側墊與第三側墊不致相對第二側墊展開。
文檔編號A45C13/00GK2715592SQ2004200068
公開日2005年8月10日 申請日期2004年8月3日 優先權日2004年8月3日
發明者江枝昌 申請人:中山皇冠皮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