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流環密封油系統氫冷發電機的氣體置換方法與流程
2023-05-08 23:41:26 2
本發明涉及氫冷發電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雙流環密封油系統氫冷發電機的氣體置換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氫冷發電機機組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啟停較為頻繁,因此發電機氣體置換的次數也較多,需消耗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及氫氣;現有技術中,發電機氣體置換均按如下常規操作方法:
先將發電機內氣體壓力通過排放降至0.05MPa左右,以氫側密封油箱油位可控為準,一般維持發電機內氣體壓力最低可達0.02Mpa。發電機檢修工作結束後,先向發電機內充入壓縮空氣,待壓縮空氣壓力至少大於0.02Mpa後,啟動密封油系統運行,維持發電機內壓縮空氣壓力0.1Mpa左右。用二氧化碳氣體置換壓縮空氣前,將發電機內空氣壓力排至0.02-0.05Mpa後,開始充入二氧化碳氣體,發電機內氣體壓力升至0.1Mpa左右,停止充入二氧化碳,靜置30分鐘,又將發電機內氣體壓力排至0.02-0.05Mpa,又開始充入二氧化碳氣體,如此往復進行多次置換,直至機內二氧化碳純度合格為止,其它氣體置換操作方法一樣;採用這種方法,用二氧化碳置換壓縮空氣(氫氣)一次,耗用二氧化碳數量在30-35瓶,用氫氣置換二氧化碳一次,耗用氫氣約1200m3;還有一種較為快速的方法是整個置換過程中維持發電機內氣體壓力0.02-0.05Mpa,進行邊補邊排的方式,雖然發電機氣體置換操作耗用時間較短,但耗氣量更大,若無特殊要求,一般不考慮這種置換方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技術問題,從而提供一種避免發電機出現進油事故,且達到了節約氣體消耗量的雙流環密封油系統氫冷發電機的氣體置換方法。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
本發明提供的雙流環密封油系統氫冷發電機的氣體置換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S1、強制關閉氫側油箱與發電機連接的自動排油閥;
S2、將所述發電機內的氣體壓力完全排淨後再充入需置換的氣體;
S3、判斷氫側油箱油位是否高於正常油位50mm,若是,則執行步驟S4;若否,則執行步驟S5;
S4、所述氫側油箱向所述空側油箱排油;
S5、所述空側油箱向所述氫側油箱補油。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4包括以下步驟:
S41、在氫側油箱和空側油箱之間設置臨時排油門;
S42、開啟所述氫側油箱的氫側油泵,將密封油排出至所述空側油箱的空側油泵入口。
進一步地,所述氫側油泵的出口壓力大於所述空側油泵的入口壓力,且所述氫側油泵的出口壓力大於0.7Mpa。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5中,所述空側油箱向所述氫側油箱補油包括:所述氫側油箱自動補油閥開啟,所述空側油泵的出口管向所述氫側油箱補油。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2中,需置換的氣體為氫氣或二氧化碳。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通過採用本發明的氣體置換方法後,不但可合理維持發電機的氫側油箱油位,避免發電機出現進油事故,而且在氣體置換過程中能有效節約氣體消耗量,降低了發電成本。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的雙流環密封油系統氫冷發電機的氣體置換方法的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徵能更易於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參閱圖1所示,本發明的雙流環密封油系統氫冷發電機的氣體置換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S1、強制關閉氫側油箱與發電機連接的自動排油閥;這樣可以防止發電機內氣體壓力降至低限後,因氫側油箱的油麵上氣體壓力過低,氫側油箱的安裝位置較低等因素,使氫側油箱的油位靜壓低於空側油位的油位靜壓,從而使空油箱通過氫側油箱的排油閥往氫側油箱進行倒流,進而導致氫側油箱滿油,造成發電機進油事故。
S2、將發電機內的氣體壓力完全排淨後再充入需置換的氣體;與常規操作方法的區別是:常規操作需維持發電機內氣體壓力0.02-0.05Mpa進行氣體置換,而本發明中可將發電機內氣體壓力降至0後進行置換,因此,發電機內積存的氣體量很少,此時進行氣體置換,則充入氣體的純度上升較快,從而可減少氣體置換量,氣體置換操作耗用時間也有一定減少。
S3、判斷氫側油箱油位是否高於正常油位50mm,若是,則執行步驟第四步;若否,則執行步驟S5;具體的判斷裝置可通過在氫側油箱內設置油位傳感器,利用油位傳感器感應密封油的油位。其中,正常油位為氫側油箱工作時的常態油位。
S4、氫側油箱向空側油箱排油;
S5、空側油箱向氫側油箱補油。
本發明通過採用本發明的氣體置換方法後,不但可合理維持發電機的氫側油箱油位,避免發電機出現進油事故,而且在氣體置換過程中能有效節約氣體消耗量,降低了發電成本。
具體地,步驟S4包括以下步驟:
S41、在氫側油箱和空側油箱之間設置臨時排油門;
S42、開啟氫側油箱的氫側油泵,將密封油排出至空側油箱的空側油泵入口。
其中,氫側油泵的出口壓力大於空側油泵的入口壓力,且氫側油泵的出口壓力大於0.7Mpa。氫側油箱比空側油泵入口壓力高,使得氫側油箱的密封油能順利進入到空側油泵,從而有效解決氫側油箱的油位高的問題。
步驟S5中,空側油箱向氫側油箱補油包括:氫側油箱自動補油閥開啟,空側油泵的出口管向氫側油箱補油。此種方式為現有技術中的正常補油方式,有效解決氫側油箱的油位低的問題。
優選的,步驟S2中,需置換的氣體為氫氣或二氧化碳。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優點在於:
採用本發明的方法後,用二氧化碳置換空氣(氫氣)一次,耗用二氧化碳數量在20-25瓶,用氫氣置換二氧化碳一次,耗用氫氣約850m3。經過多次實踐證明,本發明能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使氣體置換過程中耗氣量大為減少,用二氧化碳置換空氣(氫氣)一次,可節約二氧化碳近10瓶,用氫氣置換二氧化碳一次,可節約氫氣約350m3,按現市場價格,每臺發電機氣體置換一次可節約費用約2000元人民幣,對公司降低發電成本有著積極的作用。
以上,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