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儲糧中防治害蟲抑制害蟎及黴菌的產品的製作方法
2023-05-09 05:02:46 2
家庭儲糧中防治害蟲抑制害蟎及黴菌的產品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為家庭儲糧中防治害蟲抑制害蟎及黴菌的產品,屬於糧食儲藏領域,主要應用於家庭中原糧儲存及糧食製品的保存。本發明針對家庭儲存原糧及糧食製品中的有害生物,精選16種殺蟲植物及1種動物殼,採取科學加工工藝復配製成,使用新一代環保材料無紡布袋包裝。本發明產品殺蟲譜廣,能有效防治麥娥、玉米象、扁谷盜、嗜卷書蝨等常見儲糧害蟲,對害蟲的成蟲、幼蟲、卵具有明顯的拒食、驅避、燻殺、觸殺作用;對儲糧麴黴、青黴、灰黴病菌、赤黴病菌、炭疽病菌有明顯抑制效果,對炭疽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等10種革蘭氏陽性菌及大腸桿菌、變形桿菌、霍亂弧菌等7種革蘭氏陰性菌具有顯著抑制和殺滅作用;對蟎有明顯抑制作用。
【專利說明】家庭儲糧中防治害蟲抑制害蟎及黴菌的產品
[0001]【技術領域】:本發明專利屬於糧食儲藏領域,涉及一種由多種天然植物復配的用於糧食防蟲治蟲的產品,主要應用於家庭中原糧儲存及糧食製品的保存。
[0002]【背景技術】:糧食是關係國計民生的特殊物資,是國家三大經濟安全之首(糧食安全、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在耕地日益減少,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工業用糧不斷增加,糧食供應日趨緊張的形勢下,保管好糧食減少損失意義重大。家庭儲糧易受昆蟲、蟎和黴菌等生物的侵害,造成數量損失及品質下降,影響人民生活及身體健康。據國家糧食局調查,農戶儲糧損失率平均為8%,全國每年農戶儲糧損失約400億斤,相當於一個中等省的年產量。城市家庭儲糧發生蟲蝕或黴變後一般直接扔掉,損失更高。家庭儲糧環境下不宜採取化學藥劑燻蒸殺蟲,需要適合家庭使用的高效、便捷、無毒、環保的新型綠色儲糧防蟲殺蟲產品。近年來,國內外都十分重視生物防治儲糧害蟲的科學研究,利用植物進行防蟲殺蟲的研究已取得較大進展。植物在長期與昆蟲協同進化過程中,產生了防禦昆蟲取食的次生代謝物質,目前已知殺蟲植物約3萬多種,均不同程度地對昆蟲有觸殺、拒食、忌避、引誘、不育、抑制生長發育等作用,有些還有胃毒、燻殺等作用。
[0003]本專利技術的推廣有利於減少家庭儲糧損失,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同時,本專利技術產品能夠保持糧食品質基本不降,有利於提高群眾飲食健康水平。
[0004]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家庭儲存原糧及糧食製品中有害生物,採用楊樹葉8% (按產品各原配料乾重計,下同)、煙骨7%、山茶子5%、花椒15%、海帶5%、苦楝葉5%、野菊花5%、山蒼子5%、菖蒲5%、艾草5%、生薑5%、幹蒜8%、紅辣椒3%、陳皮5%、柚皮5%、胡椒5%等16種殺蟲植物及蟹殼3%,採取精選一清洗一切片(段)一分品種乾燥一分類粉碎一加鹽I %增效一混合一包裝的科學加工工藝復配製成。
[0005]不同地區、不同糧食品種發生蟲黴的種類及特徵有共性,也有不同。本發明根據需要可製成廣譜防蟲殺蟲產品;也可針對不同防護對象,選用部分植物製成專項防殺產品,以降低成本,同時提高防殺效果。
[0006]本發明產品使用新一代環保材料無紡布袋包裝,包裝具有防潮、透氣、柔韌、質輕、不助燃、容易分解、無毒無刺激性、色彩豐富、價格低廉、可循環再用等優點。
[0007]本發明產品作用機理主要是破壞昆蟲口器的化學感受器、麻痺神經與肌肉、破壞昆蟲的生理生化狀態、擾亂昆蟲內分泌激素平衡等。
[0008]本發明產品殺蟲譜廣,能有效防治麥娥、玉米象、扁谷盜、嗜卷書蝨等常見儲糧害蟲,對上述害蟲的成蟲、幼蟲、卵具有明顯的拒食、驅避、燻殺、觸殺作用;對儲糧麴黴、青黴、灰黴病菌、赤黴病菌、炭疽病菌有明顯抑制效果,對炭疽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等10種革蘭氏陽性菌及大腸桿菌、變形桿菌、霍亂弧菌等7種革蘭氏陰性菌具有顯著抑制和殺滅作用;對蟎有明顯抑制作用。
[0009]【具體實施方式】:若糧食未生蟲,將本發明產品袋埋入糧堆中下部,紮緊糧袋或蓋緊盛糧裝具,密閉保存;若糧食已生蟲,將本發明產品埋入糧堆中下部,敞開糧袋或裝具若干天,待害蟲成蟲(飛蛾等)消失、幼蟲被燻殺後,再紮緊糧袋或蓋緊盛糧裝具,密閉保存。
[0010]本發明產品保護的大米等糧食或糧食製品可直接蒸煮食用,附聚在糧食上的氣味加熱即揮發,不影響米飯的色香味及營養價值。移除本產品後,糧食中殘留的氣味幾天即可消失。
【權利要求】
1.一種家庭儲糧中防治害蟲抑制害蟎及黴菌的產品,其特徵是採用楊樹葉8% (按產品各原配料乾重計,下同)、煙骨7%、山茶子5%、花椒15%、海帶5%、苦楝葉5%、野菊花5%、山蒼子5%、菖蒲5%、艾草5%、生薑5%、幹蒜8%、紅辣椒3%、陳皮5%、柚皮5%、胡椒5%等16種殺蟲植物及蟹殼3%,採取精選一清洗一切片(段)一分品種乾燥一分類粉碎一加鹽I %增效一混合一包裝的科學加工工藝復配製成。
2.本發明產品使用新一代環保材料無紡布袋包裝。
【文檔編號】A23B9/24GK103999932SQ201410250377
【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9日
【發明者】吳高峻, 孫華 申請人:吳高峻, 孫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