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臥式旋轉式壓縮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23 09:09:56 1
專利名稱:一種臥式旋轉式壓縮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臥式旋轉式壓縮機,特別涉及一種油氣混合物用於冷卻電機 轉子和定子繞組,同時減少壓縮機帶油量的臥式旋轉式壓縮機。
背景技術:
一般密閉式旋轉式壓縮機可以根據流體壓縮方式分為旋轉式壓縮機、往復式壓縮 機和渦旋式壓縮機。旋轉式壓縮機根據安裝的類型不同分為臥式和立式兩種類型。以往的一種臥式旋轉式壓縮機的結構如
圖1所示。在
圖1中,密閉殼體與吸氣管、 排氣管相連接,其內部安裝著電動組件及壓縮組件,並封入潤滑油。電動組件由定子及轉子 組成;壓縮組件主要由主軸承、汽缸、旋轉活塞、副軸承、以及將電動組件的動力傳遞給壓縮 組件的曲軸、固定於主軸承上的消音罩組成。這種壓縮機的製冷劑工質的流動路線為製冷 劑通過吸氣管進入壓縮組件氣缸內,在汽缸內壓縮後的製冷劑通過汽缸排至消音罩,並通 過消音罩上的排氣孔排出,然後經過轉子和定子之間的間隙,流經排氣管排出壓縮機,進入 系統。在這種現有結構的密閉型壓縮機中,存儲於密閉殼體下部的潤滑油藉助於由壓縮 機吸氣管進入的製冷劑的壓力,通過曲軸內部的油路,被分別輸送到壓縮機的各個滑動部 件,從而完成潤滑的工作。一部分潤滑後的潤滑油會滴落在密閉殼體的下部,另一部分潤滑 油則跟製冷劑一起流經轉子和定子之間的環形空間,並通過排氣管,被排出壓縮機。因此在 壓縮機工作一個階段後,由於壓縮機的潤滑油被帶出過多,由此會導致壓縮機各個滑動部 件的磨損會不可避免的增加,因而壓縮機的壽命會縮短,並降低壓縮機的可靠性。
發明內容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夠使排到壓縮機外部的潤滑油的量 減少,同時可以冷卻電機,延長壓縮機的使用壽命,改善壓縮機的可靠性的臥式旋轉式壓縮 機。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是採取如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的—種臥式旋轉式壓縮機,包括與吸氣管和排氣管相連的密閉殼體,密閉殼體內部 裝有電動組件和壓縮組件,壓縮組件由主軸承、汽缸、旋轉活塞、副軸承,以及曲軸和消音罩 構成,主軸承與電動組件之間安裝有一擋圈,擋圈下部固定在主軸承上,擋圈上部從主軸承 向電動組件的定子延伸,當主軸承與密閉殼體聯接時,所述擋圈上部與主軸承相鄰內側面 形成一個間隙。另一種臥式旋轉式壓縮機,包括與吸氣管和排氣管相連的密閉殼體,密閉殼體內 部裝有電動組件和壓縮組件,壓縮組件由主軸承、汽缸、旋轉活塞、副軸承,以及曲軸和消音 罩構成,主軸承與電動組件之間安裝有一擋圈,擋圈下部固定在主軸承上,擋圈上部從主軸 承向電動組件的定子延伸,當汽缸與密閉殼體連接時,所述擋圈上部與密閉殼體相對擋圈 的內表面形成一個間隙。
3[0009]上述方案中,所述擋圈下部與主軸承內凹環形相嵌套,通過碟型彈簧固定在主軸 承的內凹環形內。所述擋圈上部為喇叭形。本實用新型不受壓縮機泵體與殼體連接方式的限制,採用本實用新型的臥式壓縮 機引導從消音罩中出來的氣流(油氣混合物)路徑的裝置,即擋圈,均能達到引導壓縮機內 的冷媒氣體流動路徑,冷媒氣體既可以冷卻電機,同時減少了帶出壓縮機殼體的潤滑油量, 提高了壓縮機的性能。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是現有的一種臥式旋轉式壓縮機的縱剖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主軸承部分的局部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個實施例的縱剖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個實施例的縱剖視圖。
圖1至圖4中1、密閉殼體,1-1、密閉殼體相對擋圈內表面,2、電動組件,2-1、定 子,2-2、轉子,3、壓縮組件,3-1、主軸承,3-1-1、主軸承與擋圈相鄰內側面,3-2、汽缸,3_3、 旋轉活塞,3-4、副軸承,3-5、曲軸,3-6、消音罩,3-7、消音罩上的排氣孔,3-8、蝶型彈簧,4、 潤滑油,5、擋圈,5-1、擋圈上部,5-2、擋圈下部,5-3、間隙,6、電機轉子和定子環形空間,7、 定子和殼體上部之間的通道,8、吸氣管,9、排氣管。
具體實施方式
第一實施例主軸承與殼體焊接在一起。如圖2、圖3所示,一種臥式旋轉式壓縮機,密閉殼體1與吸氣管8和排氣管9連 接,密閉殼體1內部安裝著電動組件2及壓縮組件3,並封入潤滑油4。電動組件2由定子
2-1及轉子2-2組成。壓縮組件3主要由主軸承3-1、汽缸3-2、旋轉活塞3_3、副軸承3_4、 以及將電動組件2的動力傳遞給壓縮組件3的曲軸3-5、通過蝶型彈簧3-8固定於主軸承
3-1上的消音罩3-6組成。壓縮組件3通過主軸承3-1與殼體1焊接在一起來實現壓縮組 件3與殼體1之間的連接,排氣管9位於壓縮機密閉殼體1上部。在壓縮機主軸承3-1與電動組件2之間設計一個擋圈5,擋圈5固定在主軸承3-1 上部(圖2),並從主軸承3-1向電動機定子2-1延伸,擋圈上部5-1至少有一部分與主軸 承3-1的相鄰內側面3-1-1形成一個間隙5-3。擋圈下部5-2根據主軸承3-1的內部設計 相嵌套的對應形狀,擋圈上部5-1呈喇叭形,擋圈下部5-2通過碟型彈簧3-8固定在主軸承 3-1的內凹環形內,碟形彈簧3-8由消音罩3-6通過螺釘壓緊。由於在主軸承3-1與電動組件2之間設計一個擋圈5,並且主軸承與擋圈相鄰內 側面形成一個間隙5-3,因此能夠引導壓縮機內的冷媒氣體流動路徑。壓縮機在安裝擋圈5 之後壓縮機製冷劑的流動途徑為被壓縮組件3壓縮的製冷劑進入壓縮機後與潤滑油形成 油氣混合氣體,氣體經消音罩3-6上的排氣孔3-7排出壓縮組件3,然後流經電機轉子和定 子環形空間6。經過電機後,冷媒氣體轉向,一部分經過定子和殼體上部之間的通道7,然後 通過排氣裝置9進入製冷系統;另一部分經過殼體中較低的位置和上述的定子,通過這種 方式潤滑油到達電機定子2-1和壓縮組件3之間的腔體後可以返回密閉殼體1內中。[0021]第二實施例氣缸與殼體焊接在一起。如圖2、、圖4所示,另一種臥式旋轉式壓縮機,密閉殼體1與吸氣管8和排氣管9 連接,其內部安裝著電動組件2及壓縮組件3,並封入潤滑油4。電動組件2由定子2-1及 轉子2-2組成;壓縮組件3主要由主軸承3-1、汽缸3-2、旋轉活塞3-3、副軸承3_4、以及將 電動組件2的動力傳遞給壓縮組件3的曲軸3-5、通過蝶型彈簧3-8固定於主軸承3-1上 的消音罩3-6組成;在主軸承3-1與電動機組件2之間設計一個擋圈5,擋圈5固定在主軸 承3-1上部(圖2),並從主軸承3-1向電動機定子2-1延伸,當壓縮機組件汽缸3-2與密閉 殼體1焊接時,擋圈上部5-1至少有一部分與密閉殼體1相對擋圈內表面1-1形成一個間 隙5-3。擋圈下部5-2根據主軸承3-1的內部設計相嵌套的對應形狀,擋圈上部5-1呈喇叭 形,擋圈下部5-2通過碟型彈簧3-8固定在主軸承3-1的內凹環形內。碟形彈簧5-3由消 音罩3-6通過螺釘壓緊。排氣管9位於壓縮機密閉殼體1上部。由於在主軸承3-1與電動組件2之間設計一個擋圈5,擋圈上部5-1至少有一部分 與密閉殼體1相對擋圈內表面形成一個間隙5-3,因此能夠引導壓縮機內的冷媒氣體流動 路徑。壓縮機冷媒的流動途徑為通過氣缸3-2與殼體1焊接在一起來實現壓縮組件3與 殼體1之間的連接。被壓縮組件3壓縮的冷媒氣體經消音罩3-6上的排氣孔3-7排出壓縮 組件,然後流經電機轉子和定子環形空間6。經過電機後,冷媒氣體轉向,一部分經過定子和 殼體上部之間的通道7,然後通過排氣裝置進入製冷系統;另一部分經過殼體中較低的位 置和上述的定子,通過這種方式潤滑油到達電機定子2-1和壓縮組件3之間的腔體後可以 返回密閉殼體1中。通過以上兩種實施方式,製冷劑這樣流動使製冷劑能夠冷卻電機,同時減少了帶 出壓縮機殼體1的潤滑油量,提高了壓縮機的性能和可靠性。
權利要求一種臥式旋轉式壓縮機,包括與吸氣管和排氣管相連的密閉殼體,密閉殼體內部裝有電動組件和壓縮組件,壓縮組件由主軸承、汽缸、旋轉活塞、副軸承,以及曲軸和消音罩構成,其特徵在於,主軸承與電動組件之間安裝有一擋圈,擋圈下部固定在主軸承上,擋圈上部從主軸承向電動組件的定子延伸,當主軸承與密閉殼體聯接時,所述擋圈上部與主軸承相鄰內側面形成一個間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式旋轉式壓縮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擋圈下部與主軸承內凹 環形相嵌套,通過碟型彈簧固定在主軸承的內凹環形內。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式旋轉式壓縮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擋圈上部為喇叭形。
4.一種臥式旋轉式壓縮機,包括與吸氣管和排氣管相連的密閉殼體,密閉殼體內部裝 有電動組件和壓縮組件,壓縮組件由主軸承、汽缸、旋轉活塞、副軸承,以及曲軸和消音罩構 成,其特徵在於,主軸承與電動組件之間安裝有一擋圈,擋圈下部固定在主軸承上,擋圈上 部從主軸承向電動組件的定子延伸,當汽缸與密閉殼體連接時,所述擋圈上部與密閉殼體 相對擋圈的內表面形成一個間隙。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臥式旋轉式壓縮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擋圈下部與主軸承內凹 環形相嵌套,通過碟型彈簧固定在主軸承的內凹環形內。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臥式旋轉式壓縮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擋圈上部為喇叭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臥式旋轉式壓縮機,包括與吸氣管和排氣管相連的密閉殼體,密閉殼體內部裝有電動組件和壓縮組件,壓縮組件由主軸承、汽缸、旋轉活塞、副軸承,以及曲軸和消音罩構成,其特徵在於,主軸承與電動組件之間安裝有一擋圈,擋圈下部固定在主軸承上,擋圈上部從主軸承向電動組件的定子延伸,當主軸承與密閉殼體聯接時,所述擋圈上部與主軸承相鄰內側面形成一個間隙;當汽缸與密閉殼體連接時,所述擋圈上部與密閉殼體相對擋圈的內表面形成一個間隙。
文檔編號F04C29/02GK201582119SQ20092024592
公開日2010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22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22日
發明者成莉 申請人:西安慶安製冷設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