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壓傳動式球磨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23 23:05:16 1
專利名稱:油壓傳動式球磨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球磨機,特別是關於一種油壓傳動式球磨機。
傳統的球磨機的傳動方式一般為如
圖1所示的皮帶傳動方式。如圖所示,習用球磨機由臥式電動機A依次地傳動皮帶輪B、三角皮帶C、皮帶輪D、E、三角皮帶F、皮帶輪G、H、三角皮帶I而傳動桶身J,使桶身J旋轉完成研磨工作,並利用臥式剎車電動機K及渦輪減速機構L剎車。這種皮帶傳動式球磨機,在啟動動時由於桶身J本身重量大,因此必須以平常電流的五至六倍的起動電流才能啟動,所需傳動馬力大,且其轉速固定,雖然採用無接點式結構,可將啟動電流降低至二倍左右,但仍不能調整轉速,以降低研磨時間及傳動馬力而造成成本的增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實現轉速調整和降低驅動力的油壓傳動式球磨機。
本實用新型的油壓傳動式球磨機包括一球磨機機體,由筒身和機架組成,所述筒身設置於機架上;一傳動系統,它包括與油壓馬達同軸的皮帶輪和連結皮帶輪與筒身的三角皮帶以使筒身旋轉,其特點是,它還包括一油壓動力系統,它包括一提供機械能的電動機,一將機械能轉換為油壓壓力能的高壓油泵,一控制油壓馬達正反轉和剎車的三位四通電磁閥,一提供動力的油壓馬達,一組成剎車迴路的剎車閥,一組用於啟動與變速的電磁卸壓閥和一保護油壓馬達並降低噪音的背壓閥。
採用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結構,通過電動機驅動高壓油泵,使機械能轉換成油壓壓力能,高壓油經過三位四通電磁閥控制可實現油壓馬達的正反轉和剎車,這樣通過傳動系統而使球磨機筒身緩慢啟動並可設定調整轉速,而在停機時,通過油量調節使油壓馬達慢慢減速並配合三位四通電磁閥關閉使筒身完全停止;這樣,與已有技術相比,這種油壓傳動式球磨機具有起動電流小,可調節轉速,從而省時省電,具有良好經濟性的優點。
現通過一具體實施倒並結合其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和特點。
圖1.為已有技術的球磨機傳動系統的俯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的立體圖;圖3.為圖2所示實施例的俯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油壓動力系統的油路圖。
首先,請參閱圖2和圖3,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由球磨機機體1、油壓動力系統2和傳動系統3組成。其中,該球磨機機體1由筒身11及機架12組成,筒身11設置於機架12上,並由傳動系統3帶動旋轉。該油壓動力系統2請參閱圖4所示的油路圖,它通過電動機21驅動高壓油泵22,使機械能轉換成油壓的壓力能,該壓力油受一三位四通電磁閥23的控制,驅動油壓馬達24正反轉和剎車,在停機時可漸漸減少壓力油流量,使油壓馬達24慢慢減速,直到球磨機筒身11的轉速降低至設定值時,三位四通電磁閥23便關閉,而使球磨機完全停止。具體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油壓動力系統包括有一提供機械能的電動機21、一將機械能轉換為油壓壓力能的高壓油泵22、一控制油壓馬達正反轉和剎車的三位四通電磁閥23、一產生動力的油壓馬達24、一組成剎車迴路的剎車閥25、一組用於啟動和變速的電磁卸壓閥26及一用於保護油壓馬達並降低噪音的背壓閥27。在本實施例中,含有兩個電磁卸壓閥26,各閥都有一電磁開關S1、S2,當電磁開關S1啟動時,可提供大扭矩低轉速,而在電磁開關S1、S2都啟動時,可提供高轉速,進行轉速調整,可根據不同研磨階段,提供不同轉速從而降低研磨時間;另外,本實用新型的三位四通電磁閥23具有兩電磁開關S3、S4,用以控制控制閥油路的方向使油壓馬達24實現轉向。
本實用新型的傳動系統3包括有與油壓馬達24同軸設置的皮帶輪31和連結皮帶輪31與筒身11的三角皮帶32,由油壓馬達24傳動的同軸的皮帶輪31,通過多條三角皮帶32將動力傳遞給球磨機筒身11使之慢慢啟動旋轉,並藉助電磁卸壓閥26的控制調整轉速。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和目的,並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範圍的限制,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說明書所揭示的原理和構思還可作出種種替代和等效的變化結構,這些變化結構都包括於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油壓傳動式球磨機,它包括一球磨機機體,它包括筒身和機架,筒身設置於機架上;一傳動系統,它包括與油壓馬達同軸的皮帶輪和連結皮帶輪與筒身的三角皮帶以使筒身旋轉;其特徵在於,它還包括一油壓動力系統,它包括一提供機械能的電動機、一將機械能轉換為油壓壓力能的高壓油泵、一控制油壓馬達正反轉和剎車的三位四通電磁閥、一提供動力的油壓馬達、一組成剎車迴路的剎車閥、一組用於啟動與變速的電磁卸壓閥和一保護油壓馬達並降低噪音的背壓閥。
專利摘要一種油壓傳動式球磨機由球磨機機體、傳動系統和油壓動力系統組成,通過電動機驅動高壓油泵,產生高壓油,由一三位四通電磁閥控制驅動油壓馬達正反轉和剎車,再通過一傳動系統使球磨機筒身慢慢啟動旋轉和調定轉速以及通過油量控制停機,因而可降低傳動所需動力,以及節省研磨時間而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文檔編號B02C17/24GK2198974SQ942190
公開日1995年5月31日 申請日期1994年8月13日 優先權日1994年8月13日
發明者劉邦沐, 劉謝瑞珍 申請人:劉邦沐, 劉謝瑞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