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輥道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3 17:49:41 1
專利名稱:分流輥道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長形物料輸送輥道裝置,具體為分流輥道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機械製造廠家常用的用於輸送長形物料的輸送輥道,其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輥道架1,在輥道架I上對應的前後兩側邊安裝有軸承座2,直徑相同的一組滾筒3分別通過軸承安裝於軸承座2。這種結構的輸送輥道存在一個缺陷:當同時有兩根長形物料在滾筒上通過時,在輸送過程中兩根長形物料易碰撞,無法始終沿平行的直線前行,因此通常情況下只適合單根較重的長形物料在輸送輥道上運輸,工作效率低。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情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分流輥道結構,能夠解決現有的輸送輥道工作效率低的技術問題。其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分流輥道結構其包括輥道架、軸承座,滾筒通過軸承安裝於所述軸承座,一組所述滾筒間隔排列於所述輥道架上,其特徵在於:所述滾筒一端粗、一端細,其粗端和細端的交接面形成為圓臺,其粗端和細端同一軸心,位於同一端的所述滾筒中,每間隔一個所述滾筒的其粗端的上端高度一致。其進一步特徵在於:從所述滾筒的長度方向的一半的位置劃分為粗端和細端。本實用新型採用上述結構後,一次輸送時兩根較重的長形物料可以分別通過滾筒的兩邊(粗端、細端)輸送,而兩根長形物料則是分別在每間隔的一個滾筒的粗端上行進,同時依次通過,互不影響,因此這種結構在輸送長形物料時起到了分流作用,能夠提高工作效率。
圖1、現有輸送輥道的結構示意圖;圖2、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3、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2、圖3,本實用新型包括輥道架1、軸承座2,滾筒通過軸承安裝於軸承座2,滾筒為一組,間隔排列於棍道架I上,滾筒一端粗、一端細,從滾筒的長度方向的一半的位置劃分為粗端3-1和細端3-2,其粗端3-1和細端3-2的交接面形成為圓臺3-3,其粗端3_1和細端3-2同一軸心,位於同一端的滾筒中,每間隔一個滾筒其粗端3-1的上端高度一致,形成為相鄰的兩個滾筒的粗端3-1、細端3-2呈現交錯排列,這樣,當兩根長形物料同時輸送時,可分別放置於滾筒的兩邊,使兩根物料在行進過程中,一根始終在滾筒的左側前行,另一根始終在滾筒的右側前行,而且兩根長形物料均分別在每間隔一個滾筒的粗端3-1的上行進,互不影響,使得兩根長形物料呈現出在滾筒上依次行進的狀態,相比現有輸送輥道結構,能夠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權利要求1.分流輥道結構,其包括輥道架、軸承座,滾筒通過軸承安裝於所述軸承座,一組所述滾筒間隔排列於所述輥道架上,其特徵在於:所述滾筒一端粗、一端細,其粗端和細端的交接面形成為圓臺,其粗端和細端同一軸心,位於同一端的所述滾筒中,每間隔一個所述滾筒的其粗端的上端高度一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輥道結構,其特徵在於:從所述滾筒的長度方向的一半的位置劃分為粗端和細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分流輥道結構,能夠解決現有的輸送輥道工作效率低的技術問題。其包括輥道架、軸承座,滾筒通過軸承安裝於所述軸承座,一組所述滾筒間隔排列於所述輥道架上,其特徵在於所述滾筒一端粗、一端細,其粗端和細端的交接面形成為圓臺,其粗端和細端同一軸心,位於同一端的所述滾筒中,每間隔一個所述滾筒的其粗端的上端高度一致。
文檔編號B65G39/02GK202944821SQ20122057591
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5日
發明者黃漪 申請人:無錫市亞青機械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