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建房不住有什麼講究(農村蓋房有句老話)
2023-05-23 23:20:09
生活在農村的朋友,蓋新房的時候,可能會遇到這樣的事情,誰家的房子晚蓋,就會比鄰居家的房屋靠前一些。比如一條路的兩邊,都是房屋,其中一戶蓋房較早,距離道路有2米的距離,而鄰居家的房子晚蓋,那麼距離道路可能只有1.5米。
這就是本篇內容要和大家說的一個俗語,或者說農村蓋房的一個現象,被稱為「蓋房時要挫前不挫後」。大概意思就是說,蓋房的時候儘量要靠前,而不是靠後。民間有這樣一種說法,如果自家的房屋比鄰居家的房屋靠前,寓意著日子會比鄰居家過得高,如果比鄰居家位置靠後,寓意著做什麼事情都要比鄰居家落後(同一排的房子)。
「蓋房時要挫前不挫後」這句老話,不僅在以前適用,現在還有一些地方同樣存在這種情況。不過,據筆者所理解,「挫」字的寫法可能有誤,「挫」所指的意思是錯開,所以,筆者更傾向於用「錯」字,我覺得「蓋房時要錯前不錯後」更為準確。
說個筆者所在的村莊一個真實的案例,就是因為蓋房的原因,本來兩家關係非常好的鄰居,到最後鬧得互相不說話。為了方便大家理解,這兩戶家庭分別稱為小趙和老趙。
小趙相對年輕一些,年齡40多歲,在外打工了好幾年,去年的時候,把家裡的老房子拆了,蓋了2層半的樓房,面積就按照原來的宅基地面積,四周的院牆,也是按照以前老房子的位置,等於面積沒變,不多也不少,把房子蓋了起來。
老趙相對年長一些,今年50歲出頭,由於家裡的兒子要結婚,需要蓋新房,方便兒子結婚。老趙的老房子和小趙的房子之間,原先間隔大概有1米左右,大門正前方,是一個小路,不是主路,老趙和小趙平時關係非常好,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有什麼事情,也都互相幫忙。
但是,從老趙開始蓋房的那一刻開始,關係就悄然地發生了變化。老趙嫌以前老房子所佔的面積小一些,這次蓋房的時候,四周分別都擴了擴。挨著小趙家的那一面,本來留有1米的距離,但是,現在蓋新房後,老趙要把院牆和小趙家的緊挨著。正對大門的那一面,原先和小路留有1米左右的距離,現在直接把大門的距離,基本上挨著道路了。
這樣一來,不僅比小趙家的房子凸出了1米的距離,兩家之間的屋簷下水道,基本上也沒有了,小趙肯定不願意,就找老趙說,不能這樣幹,大家都按照以前的面積建造房子多好。可是老趙不聽,非得往外擴。平時關係再好,一旦關乎到自己利益的時候,就誰也不認識誰了,親兄弟還得明算帳,更何況只是鄰居關係。
然後兩家互相大罵,罵人的話很難聽,相信大家能想到罵街的行為,這裡就不多說了。關於這件事,村裡面的人也在背後討論了不少。有人說,老趙不在理,把房子蓋得比小趙家的靠前,這事放在誰身上誰也不願意。有人說,小趙不在理,本來自己蓋房子是屬於自己的事,只要沒佔他人的宅基地,就可以隨便蓋,小趙之所以生氣,可能是感覺自己當初蓋房子,沒有把房子靠前蓋,現在看到老趙提前了,有點嫉妒,反正說什麼的都有。
上述就是由於蓋房子靠前而引發的鄰裡之間的矛盾,除了房子靠前之外,還有一種情況也比較常見,蓋房子的時候,把宅基地墊得很高,鄰居之間,誰家房子蓋的晚,誰家的宅基地就會越高,同樣都是蓋2層半的樓房,因為地基墊高了50cm左右,最終蓋好的房子,整體高度,也要比鄰居家高50cm。寓意高人一等,這種情況,也經常導致鄰裡之間發生矛盾。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的思想也有了很大的轉變,對於農村老話「蓋房時要挫前不挫後」的說法,也有了不一樣的觀點。
比如有人說「其實建房比別人退後一些還好些,古話傳下來叫犬守門,代表前面的房子是只狗,擋在前面幫你看家,有什麼對你不利的因素前面的房子幫後面的房子擋住了,這也證明了退一步海闊天空,也證明了凡事讓人一步對自己有好處。」
另外,隨著車輛的普及,也有不少農村的朋友,在蓋房時,會向後錯一段距離,這樣的話,方便門前能停車。如果房子太靠前,大門又過小的情況下,自己的車輛進不去,沒地方停車,也顯得比較尷尬。
現在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這兩年農村宅基地的確權工作,基本上也已經完畢,蓋房都不能超過確權的面積,如果超過了,可能會不批准,或者拆掉重蓋,尤其是佔用農業用地的情況,管控會更加嚴格。
以上就是關於農村蓋房「挫前不挫後」的相關內容,大家當地有沒有類似的情況呢?歡迎在評論中說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