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防溢鍋的製作方法
2023-05-23 13:27:46 1
專利名稱:自然防溢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廚房炊具鍋,特別涉及自然防溢鍋。
目前,公知的國內外防溢電飯鍋,為了達到防溢的目的,全都採用控制溫度的辦法,即把發熱體(底盤)的最高溫度控制在100℃-103℃之間,而此時鍋裡水的溫度只有98℃,尚未達到水的沸點,而且此溫度也僅僅只保持5分鐘,超過5分鐘發熱體(底盤)就開始降溫、保溫。因此,這種防溢鍋根本就不是防溢鍋,因為鍋內水的溫度根本就沒達到沸點,所以,「煮」出來的流質食品實際上是燜出來的,色、香、味都很差,而且此種防溢鍋操作起來費時費電。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防溢鍋操作時費時費電,「煮」出來的流質食品色、香、味都很差,尤其是不能使鍋內水的溫度達到沸點,而提供一種自然防溢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自然防溢鍋包括鍋的本體、鍋蓋,其特徵在於在鍋蓋的邊緣或在外鍋的邊緣或在內鍋的邊緣有風道,或在鍋本體的邊緣安裝一與鍋本體相適配的活動風道,所述的風道的進風口與風機的出風口相通,在風道上開有噴風孔。風道的形成可以是將鍋蓋做成夾層,或將鍋蓋邊緣、內鍋邊緣或外鍋邊緣做成夾層。
所述噴風孔是在風道的內側均勻排列的;所述鍋蓋的邊緣是指鍋蓋的下邊緣;所述風機是安裝在本體與外鍋之間,或安裝在鍋蓋夾層中間,或安裝在活動風道外側。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可使風機產生的風從噴風孔噴向鍋內而吹破在煮流質食品時產生的氣泡。經實驗,無論煮什麼流質食品都不會溢鍋,而且色、香、味俱佳,操作時省時、省電。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自然防溢鍋;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自然防溢鍋。
1.本體2.風道3.噴風孔 4.排氣5.鍋蓋6.內鍋7.線控板 8.底座 9.發熱體 10.外鍋11.風機 12.蒸鍋 13.鍋本體 14.活動風道實施例1。
如
圖1所示。自然防溢電飯煲是由本體、外鍋、內鍋、鍋蓋、排氣口、發熱體、線控板、風機、風道、噴風孔、底座所組成。外鍋底部裝有發熱體,本體前部裝有線控板、後部裝有風機。在使用時,利用現有的電飯鍋中心開關處和鍋蓋處的熱敏電阻,分別採集發熱體(底盤)和鍋內的溫度數據,從而實現對風機啟停的控制;風機所產生的風通過風道從噴風孔噴向鍋內,吹破在煮流質食品時產生的氣泡,從而使所煮的流質食品不會溢鍋,而且色、香、味俱佳,操作時省時、省電。
實施例2。
如圖2所示。通用自然防溢鍋是由鍋本體、鍋蓋、排氣口、線控板、風機、活動風道、噴風孔、蒸鍋所組成。在鍋本體的上口邊緣安裝一活動風道,在活動風道的外側安裝有風機和線控板,蒸鍋放在活動風道上,活動風道內側安裝有熱敏電阻以採集鍋內的溫度數據,從而實現對風機啟停的控制;風機所產生的風通過風道從噴風孔噴向鍋內,吹破在煮流質食品時產生的氣泡,從而使所煮的流質食品不會溢鍋,而且色、香、味俱佳,操作時省時、省電。
權利要求1.一種自然防溢鍋,包括鍋的本體、鍋蓋,其特徵在於在鍋蓋的邊緣或在外鍋的邊緣或在內鍋的邊緣有風道,或在鍋本體的邊緣安裝一與鍋本體相適配的活動風道,所述的風道的進風口與風機的出風口相通,在風道上開有噴風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防溢鍋,其特徵在於所述噴風孔是在風道的內側均勻排列的。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防溢鍋,其特徵在於所述鍋蓋的邊緣是指鍋蓋的下邊緣。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防溢鍋,其特徵在於所述風機是安裝在本體與外鍋之間,或安裝在鍋蓋夾層中間,或安裝在活動風道外側。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防溢鍋,其特徵在於所述風道是將鍋蓋做成夾層,或將鍋蓋邊緣、內鍋邊緣或外鍋邊緣做成夾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廚房炊具鍋,特別涉及自然防溢鍋。防溢鍋包括鍋的本體、鍋蓋,其特徵在於:在鍋蓋的邊緣或在外鍋的邊緣或在內鍋的邊緣有風道,或在鍋本體的邊緣安裝一與鍋本體相適配的活動風道,所述的風道的進風口與風機的出風口相通,在風道上開有噴風孔。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可使風機產生的風從噴風孔噴向鍋內而吹破在煮流質食品時產生的氣泡。經實驗,無論煮什麼流質食品都不會溢鍋,而且色、香、味俱佳,操作時省時、省電。
文檔編號A47J27/56GK2427154SQ00239090
公開日2001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00年6月16日 優先權日1999年10月12日
發明者洪文明 申請人:洪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