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6-四氫酞醯亞胺類化合物及其製備和用途的製作方法
2023-05-23 15:17:51 4
>編號抑制率黃瓜立枯病黃瓜枯萎病番茄灰黴病番茄葉黴病萵筍菌核病辣椒疫病蘋果輪紋病I-11-11-13I-2-------注抑制率=0~20%時用1表示;抑制率=20~40%時用2表示;抑制率=40~60%時用3表示;抑制率=60~80%時用4表示;抑制率=80~100%時用5表示;-表示是負抑制率或未測。在對上述供試樣品的生物活性測試中,結果發現該類化合物有良好的殺菌活性和殺菌譜。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化合物結構合理,採用的原料範圍廣泛,製備方法簡便,合成工藝成本低,具有良好的殺菌活性和殺菌譜,產品符合環境友好和綠色化學的要求。無附圖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人經過大量研究,發現醯亞胺類化合物(I)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可以直接用作藥物或殺菌劑使用,或者可以作為有用藥物或殺菌劑的中間體。其中,R1和R2獨立地選自H原子、羥基、巰基、烷基、SCN、N3、芳基、雜芳基、稠雜芳基;R3獨立地選自羥基、巰基、滷原子、SCN、非取代烷基、烷氧基、N3、芳基、雜芳基、稠雜芳基;X為N原子或CH。為了達到合成目的,本發明人採取了反應流程1所示的方法。反應流程1在反應流程1中,R1和R2獨立地選自H原子、羥基、巰基、烷基、SCN、N3、芳基、雜芳基、稠雜芳基;R3獨立地選自羥基、巰基、滷原子、SCN、非取代烷基、烷氧基、N3、芳基、雜芳基、稠雜芳基;X為N原子或CH。在反應流程1中,所有反應的溶劑均可為水、1,4-二氧六環、二氯甲烷、氯仿、四氫呋喃、甲苯、三甲苯中的單一溶劑或混合溶劑,反應溫度保持在80℃-150℃。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述,但本發明並不限於這些實施例,實施例中未提到的試劑從市面購得並以原樣應用。實施例1N-(4,6-雙甲基嘧啶-2-基)-1,2,3,6-四氫酞醯亞胺(I-1)的製備稱量1,2,3,6-四氫苯酐152mg(1mmol)置於25mL圓底燒瓶中,加入10mL三甲苯,再向其中加入123mg2-氨基-4,6-雙甲基嘧啶(1mmol)。反應溫度保持在150℃。攪拌10小時,脫溶劑後柱層析(40g矽膠H,2%CH3OH/CH2Cl2洗脫)分得白色固體93mg。產率36%。其理化數據如下[1H]NMR(400MHz,CDCl3)δ/ppm;7.075(s,1H,H-Pyrimidine),6.007-5.999(m,2H,2CH=),3.281-3.265(t,J1=J2=3.130Hz,2H,2CH),2.700-2.657(m,2H),2.534(s,6H,2CH3),2.381-2.328(m,2H).Mp.176-178℃。實施例2N-(4-甲基吡啶-2-基)-1,2,3,6-四氫酞醯亞胺(I-4)的製備稱量1,2,3,6-四氫苯酐152mg(1mmol)置於25ml圓底燒瓶中,加入10ml氯仿,再向其中加入108mg2-氨基-4-甲基嘧啶(1mmol)。反應溫度保持在80℃。攪拌12小時,脫溶劑後柱層析(40g矽膠H,2%CH3OH/CH2Cl2洗脫)分得白色固體217mg。產率90%。其理化數據如下[1H]NMR(400MHz,CDCl3)δ/ppm;8.470-8.455(d,J=4.521Hz1H,H-Py),7.157-7.140(d,J=5.275Hz,1H,H-Py),7.038(s,1H,H-Py),5.988-5.968(m,2H,2CH=),3.271-3.254(t,J1=2.261Hz,J2=3.014Hz,2H,2CH),2.719-2.646(m,2H),2.373(s,3H,CH3),2.317-2.254(m,2H).Yield=90%.Mp.89-90℃。實施例3反應溫度保持在110℃,加入10mL氯仿改變為加入10mL甲苯,其他反應條件同實施例1,產率40%,產物理化數據同實施例1。實施例4反應溫度保持在120℃,加入10mL三甲苯改變為加入7mL三甲苯和3mL氯仿,其他反應條件同實施例2,產率55%,產物理化數據同實施例2。按照實例1隻要改變化合物(II)的種類即可製備化合物(I)。當(II)是2-氨基-4-氯-6-甲基嘧啶時生成N-(4-氯-6-甲基嘧啶-2-基)-1,2,3,6-四氫酞醯亞胺(I-2);當(II)是2-氨基-4-甲基嘧啶時生成N-(4-甲基嘧啶-2-基)-1,2,3,6-四氫酞醯亞胺(I-3)。其它化合物的理化數據N-(4-氯-6-甲基嘧啶-2-基)-1,2,3,6-四氫酞醯亞胺(I-2)白色固體.[1H]NMR(400MHz,CDCl3)δ/ppm;7.265(s,1H,H-Pyrimidine),6.001-5.996(m,2H,2CH=),3.282-3.273(t,J1=J2=3.130Hz,2H,2CH),2.697-2.654(m,2H),2.582(s,3H,CH3),2.370-2.318(m,2H).Yield=10%.Mp127-128℃。N-(4-甲基嘧啶-2-基)-1,2,3,6-四氫酞醯亞胺(I-3)[1H]NMR(400MHz,CDCl3)δ/ppm;8.686-8.672(d,J=4.521Hz1H,H-Pyrimidine),7.243-7.228(d,J=4.521Hz1H,H-Pyrimidine),5.997(m,2H,2CH=),3.319-3.299(t,J1=J2=3.014Hz,2H,2CH),2.711-2.65l(m,2H),2.574(s,3H,CH3),2.368-2.310(m,2H).Yield=98%.Mp168-169.℃。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並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範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醯亞胺類化合物,其特徵在於其結構為結構式I表示的化合物及其非毒性鹽其中,R1和R2獨立地選自H原子、羥基、巰基、烷基、SCN、N3、芳基、雜芳基、稠雜芳基;R3獨立地選自羥基、巰基、滷原子、SCN、非取代烷基、烷氧基、N3、芳基、雜芳基、稠雜芳基;X為N原子或CH。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醯亞胺類化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結構式I表示的化合物及其非毒性鹽選自N-(4,6-雙甲基嘧啶-2-基)-1,2,3,6-四氫酞醯亞胺(I-1)N-(4-氯-6-甲基嘧啶-2-基)-1,2,3,6-四氫酞醯亞胺(I-2)N-(4-甲基嘧啶-2-基)-1,2,3,6-四氫酞醯亞胺(I-3)N-(4-甲基吡啶-2-基)-1,2,3,6-四氫酞醯亞胺(I-4)3.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醯亞胺類化合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惰性溶劑存在下,將結構II所示的化合物與結構式III所示的化合物反應得到結構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中,R1和R2獨立地選自H原子、羥基、巰基、烷基、SCN、N3、芳基、雜芳基、稠雜芳基;R3獨立地選自羥基、巰基、滷原子、SCN、非取代烷基、烷氧基、N3、芳基、雜芳基、稠雜芳基;X為N原子或CH。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醯亞胺類化合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惰性溶劑是水、1,4-二氧六環、二氯甲烷、氯仿、四氫呋喃、甲苯、三甲苯中的單一溶劑或混合溶劑;反應溫度保持在80℃-150℃。5.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醯亞胺類化合物及其非毒性鹽的應用,其特徵在於在製備殺菌劑中的應用。全文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醯亞胺類化合物及其製備方法,可用於製備殺菌劑,其為結構式I所示的醯亞胺類化合物及其非毒性鹽,在惰性溶劑水、1,4-二氧六環、二氯甲烷、氯仿、四氫呋喃、甲苯、三甲苯中的單一溶劑或混合溶劑存在下,反應溫度保持在80-150℃,將結構式II所示的化合物與結構式III所示的化合物反應得到結構式I所示的化合物,如上式其中,R文檔編號A01N43/34GK1749255SQ20051001516公開日2006年3月22日申請日期2005年9月23日優先權日2005年9月23日發明者席真,班樹榮,陳文彬,李康,施捷,王勇申請人:南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