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俯臥位功能體位板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02:10:11

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用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俯臥位功能體位板。
背景技術:
俯臥位,患者俯臥,兩臂屈曲放於頭的兩側,兩腿伸直。是手術常採用體位之一,適用範圍:脊椎椎體活檢、胸椎部分切除、胸椎前融合術、胸椎矯形和固定、脊髓腫瘤切除等脊椎部位手術,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退變(突出狹窄滑脫)、腰椎骨折等腰部手術;腰背部檢查或配合胰,膽管造影檢查時;脊椎手術後或腰,背,臀部有傷口,不能使用平臥或側臥的患者。其具有暴露手術野充分、便於醫生操作等特點,但長時間俯臥位易引起皮膚壓瘡、眼部受損、呼吸功能障礙、循環功能障礙、神經損傷等併發症,通常俯臥位時患者的兩臂屈曲在手術床上的手託上,手託上為固定結構不可拆卸,手託的存在不方便手術車與手術床並排對接,手託結構簡單面積小病人因手術時間過長易導致的壓瘡(褥瘡)發生。
技術實現要素:
為要解決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俯臥位功能體位板。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俯臥位功能體位板,包括主板、側板、可摺疊連接結構和頭部託板,其特徵在於所述主板採用T型結構,所述側板有2個,2個所述側板分別設置在所述主板兩側,所述頭部託板所設置所述主板上部,2個所述側板和所述頭部託板通過所述可摺疊連接結構與所述主板連接,所述側板的長度大於所述頭部託板的長度,所述側板上設置凝膠平片體位墊,所述側板與所述凝膠平片體位墊通過連接結構連接,所述頭部託板上設置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內設置頭部託墊,所述側板和所述主板底部設置通孔,所述主板和所述側板的邊角處設置倒角。
所述可摺疊連接結構為折頁,所述側板的長度比所述頭部託板的長度大10-20cm。
所述側板與所述主板連接處的所述可摺疊連接結構為1-3個。
所述連接結構為固定夾、固定帶、末端設置有連接卡扣的固定帶或末端設置有尼龍粘扣的固定帶。
所述通孔為橢圓形或圓形。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患者使用舒適安全,不影響呼吸和循環功能,充分顯露視野,便於醫護人員操作使用,有效降低醫護人員工作強度,便於透視,且生產成本低廉,經濟適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背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
1.主板 2.側板
3.可摺疊連接結構 4.凝膠平片體位墊
5.連接結構 6.限位槽
7.頭部託墊 8.通孔
9.頭部託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做出說明。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俯臥位功能體位板,包括主板、側板、可摺疊連接結構和頭部託板,主板採用T型結構,側板有2個,2個側板分別設置在主板兩側,頭部託板所設置主板上部,2個側板和頭部託板通過可摺疊連接結構與主板兩側連接,側板與主板連接處的可摺疊連接結構為1-3個,可摺疊連接結構為折頁,便於側板收起,方便手術車與手術床並排對接,頭部託板通過可摺疊連接結構收起或者支撐,適應不同患者的需要,側板的長度大於頭部託板的長度,側板的長度比頭部託板的長度大10-20cm,經試驗和實際工作檢查確定側板的長度比頭部託板的長度大15cm,便於患者上肢的放置,手掌略高於頭頂,可側板上設置凝膠平片體位墊,用來緩解病人因手術時間過長而導致的壓瘡(褥瘡)發生,側板與凝膠平片體位墊通過連接結構連接,頭部託板上設置限位槽,限位槽內設置頭部託墊,方便放置頭部託墊,防止頭部託墊滑動,頭部託墊便於患者俯臥位呼吸和插放胃管和導氣管,側板和主板底部設置通孔,大小適於手部抓握,方便醫護人員調整體位板位置和裝卸,主板和側板的邊角處設置倒角,防止刮傷患者和醫護人員。
連接結構為固定夾、固定帶、末端設置有連接卡扣的固定帶或末端設置有尼龍粘扣的固定帶,方便快捷。通孔為橢圓形或圓形,方便醫護人員調整體位板位置和裝卸,防止刮傷患者和醫護人員。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範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於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