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下藥蓋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02:09:46 1
專利名稱:一種新型下藥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新型下藥蓋。
背景技術:
我國的中藥文化源遠流長,中藥資源豐富。近年來由於中藥具有療效好、副作用小、對環境汙染小等突出優點,使「中藥熱」在國際風行。但目前在全世界的中藥出口量中, 中國只佔很少的一部分,主要原因在於我國仍在採用原始生藥和手抓、秤稱的傳統配藥方式,在中藥發藥過程中很難避免藥品交叉汙染等不利因素,且速度慢,計量誤差大,而且很難與配藥規範化、標準化、科學化的國際市場接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新型下藥蓋及其下藥方法,能有效的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下藥蓋,包括上蓋、 計量件、下蓋,所述上蓋為杯狀,底部中心設有圓錐型突起,且圍繞該突起均勻設置1-14個下藥孔;所述計量件為圓形,中心設有固定軸,沿計量件邊緣均勻設置1-14個計量槽;所述下蓋由圓環和圓盤組成,圓盤固定在圓環內,所述圓盤中心設有圓孔且邊緣均勻設置1-14 個出藥槽;所述計量件的固定軸與下蓋的圓孔間隙配合,上蓋底面與下蓋固定連接。作為優選,所述上蓋的下藥孔、計量件的計量槽、下蓋的出藥槽數量相同位置對應,所述下藥孔和出藥槽位置不重疊。作為優選,所述計量件的圓環邊緣設有用於定位的定位件。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方便安裝與維修, 用於下藥計量、分格,可回收利用節約了資源,且與外界隔絕好能很好的防塵、防漏氣、防漏藥。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剖視圖;圖2為上蓋的立體圖;圖3為計量件的立體圖;圖4為下蓋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至4所示,一種新型下藥蓋,包括上蓋1、計量件2、下蓋3,所述上蓋1為杯狀,底部中心設有圓錐型突起4,且圍繞該突起4均勻設置1-14個下藥孔5 ;所述計量件2 為圓形,中心設有固定軸6,沿計量件2邊緣均勻設置1-14個計量槽7 ;所述下蓋3由圓環8和圓盤9組成,圓盤9固定在圓環內8,所述圓盤9中心設有圓孔10且邊緣均勻設置1-14 個出藥槽11 ;所述計量件2的固定軸與下蓋3的圓孔10間隙配合,上蓋2底面與下蓋3固定連接。所述上蓋2的下藥孔5、計量件2的計量槽7、下蓋3的出藥槽11數量相同位置對應,所述下藥孔5和出藥槽11位置不重疊。所述計量件2的圓環8邊緣設有用於定位的定位件12。在使用時,電機軸插入下蓋3的圓孔10與計量件2的固定軸6鍵連接,帶動計量件2轉動使其的計量槽7和上蓋1的下藥孔5相吻合,藥粉流入計量件2,繼續轉動計量件 2使計量槽7與下蓋3的出藥槽11相吻合,計量件2裡的藥粉流出完成計量和出藥。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下藥蓋,其特徵在於包括上蓋(1)、計量件(2)、下蓋(3),所述上蓋(1)為杯狀,底部中心設有圓錐型突起(4),且圍繞該突起(4)均勻設置1-14個下藥孔(5);所述計量件(2)為圓形,中心設有固定軸(6),沿計量件(2)邊緣均勻設置1-14個計量槽(7);所述下蓋(3)由圓環(8)和圓盤(9)組成,圓盤(9)固定在圓環內(8),所述圓盤(9)中心設有圓孔(10)且邊緣均勻設置1-14個出藥槽(11);所述計量件(2)的固定軸與下蓋(3)的圓孔 (10)間隙配合,上蓋(2)底面與下蓋(3)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下藥蓋,其特徵在於所述上蓋(2)的下藥孔(5)、 計量件(2)的計量槽(7)、下蓋(3)的出藥槽(11)數量相同位置對應,所述下藥孔(5)和出藥槽(11)位置不重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下藥蓋,其特徵在於所述計量件(2)的圓環(8)邊緣設有用於定位的定位件(1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下藥蓋,包括上蓋、計量件、下蓋,所計量件的固定軸與下蓋的圓孔間隙配合,上蓋底面與下蓋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方便安裝與維修,用於下藥計量、分格,可回收利用節約了資源,且與外界隔絕好能很好的防塵、防漏氣、防漏藥。
文檔編號B65D83/06GK202163753SQ201120176658
公開日2012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30日
發明者周巧敏, 周翔 申請人:四川新綠色藥業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