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排溼熱能一次利用的烘房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00:18:5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烘房的保溫,更具體地說,是涉及利用排溼熱能保溫的烘房。
背景技術:
傳統烘房,在烘乾排溼時,其溼熱空氣往往是直接排掉,或者利用全熱交換器回收,利用效果較差。
烘房熱量損失是客觀存在的,如果被烘物料含水量較少,烘房本身熱量損失可佔烘乾總熱量的80%以上,因此傳統烘房存在熱損失大、熱利用率低的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利用廢棄的排溼的熱空氣對烘房進行保溫,可大大減少烘房內部熱量擴散到外部,達到節約能源,且熱利用率高的一種排溼熱能一次利用的烘房。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提供一種排溼熱能一次利用的烘房,包括烘房外壁,裝設於烘房外壁內的烘房內膽,裝設在烘房內膽的熱源和循環風機,與烘房內膽相連通的進新風管,裝設在進新風管上的新風閥,所述烘房內膽的頂部設有與烘房內膽內部相連通的第一排溼風口,所述烘房外壁與烘房內膽外壁之間形成供溼熱空氣流動的保溫夾層,烘房外壁設有與該保溫夾層相連通的第二排溼風口。
作為優選的,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二排溼風口設置在烘房外壁的下部。
作為優選的,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排溼風口內裝設有排溼風機。
作為優選的,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烘房外壁為中空結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通過在烘房外壁與烘房內膽之間形成供溼熱空氣流動的保溫夾層,烘烤時,熱源和循環風機啟動,溫度升高,被烘物料中水份蒸發,當烘房內溼度升高至溼度設定值,新風閥打開,排溼風機啟動,熱的溼空氣通過第一排溼口進入保溫夾層。當溼熱空氣充滿保溫夾層後,多餘的溼熱空氣從第二排溼風口排出,從而利用廢棄的排溼的熱空氣對烘房進行保溫,排溼的熱空氣與烘房內膽溫度相差小,由於溫差是傳熱的動力,溫差小,可大大減少烘房內部熱量擴散到外部,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排溼熱能一次利用的烘房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排溼熱能一次利用的烘房的組裝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排溼熱能一次利用的烘房的最佳實例,並不因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請參考圖1,圖中示出了一種排溼熱能一次利用的烘房,包括烘房外壁1,裝設於烘房外壁1內的烘房內膽2,裝設在烘房內膽2的熱源3和循環風機4,與烘房內膽2相連通的進新風管5,裝設在進新風管5上的新風閥6,所述烘房內膽2的頂部設有與烘房內膽2內部相連通的第一排溼風口7,所述烘房外壁1與烘房內膽2外壁之間形成供溼熱空氣流動的保溫夾層8,烘房外壁1設有與該保溫夾層8相連通的第二排溼風口9,烘烤時,熱源3和循環風機4啟動,溫度升高,被烘物料中水份蒸發,當烘房內溼度升高至溼度設定值,新風閥6打開,排溼風機10啟動,熱的溼空氣通過第一排溼口7進入保溫夾層8。當溼熱空氣充滿保溫夾層8後,多餘的溼熱空氣從第二排溼風口9排出,從而利用廢棄的排溼的熱空氣對烘房進行保溫,排溼的熱空氣與烘房內膽2溫度相差小,由於溫差是傳熱的動力,溫差小,可大大減少烘房內部熱量擴散到外部,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
作為優選地,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排溼風口9設置在烘房外壁1的下部,充分利用溼熱空氣上升保溫,較低溫度空氣下沉,最後從第二排溼風口9排出的是較低溫度的溼空氣。
作為優選地,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溼風口7內裝設有排溼風機10,通過排溼風機10將烘房內膽2內的溼熱空氣排出到保溫夾層8內。
作為優選地,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烘房外壁1為中空結構,能進一步提高烘房的保溫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如下:
Ti≈Tm>To。
式中;Ti表示中烘房內膽內的溫度;
Tm表示中保溫夾層內的溫度;
To表示中烘房外壁外部的溫度。
由於溫差是傳熱的動力,通過設置保溫夾層8,使Tm≈Ti,故通過烘房內膽向保溫夾層8內的散熱量非常少,即從烘房內膽2排出的溼熱熱空氣有保溫效果;Tm>To,故保溫夾層8部分向烘房外散熱較大,烘房的保溫夾層8部分損失的熱量,由烘房內膽2排出的溼熱空氣源源不斷補充。
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並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