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調整重心的平衡式後輪驅動叉裝車的製作方法
2023-05-23 10:31:16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機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自動調整重心的平衡式後輪驅動叉裝車。
背景技術:
現代工業的蓬勃發展帶動了工程領域的飛速進步,裝載裝置在工程領域中的使用已經十分廣泛,工程叉裝車大量應用在碼頭、石材荒料場、石材礦區、物流集散中心等地進行搬運行駛。
工程叉裝車大多數採用的是前輪驅動,如公開號為CN200910111391.3和CN201110217317.7的中國發明專利所述的工程叉裝車,其前、後車架的鉸接點都比較靠近前輪,前、後車架之間裝配的轉向油缸推動前車架相對於後車架水平轉動實現前轉向;其工作裝置安裝在前車架上,駕駛室、發動機、變矩器、變速箱、平衡重安裝在後車架上。該工程叉裝車裝載貨物轉向行駛時,前驅動橋受到一個附加的側向力,使轉向內側輪胎受力增加,車架發生左右傾斜,整車穩定性降低,特別是重載、偏載高速急轉向時,前驅動橋受到一個很大的附加側向力,使轉向內側輪胎受力猛增,輪胎被壓扁,車架左右傾斜大,危險性大;安裝在後車架上的駕駛室與安裝在前車架上的工作裝置作業時會相互轉動加上兩者的前後距離較大,導致駕駛員的視野較差,從而降低了作業質量和工作效率。
目前也出現很多採用後輪驅動的工程叉裝車,如公開號為CN201120205550.9和CN201220273293.7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所述的工程叉裝車,前、後車架通過銷軸鉸接,鉸接點靠近後輪,前、後車架之間對稱裝有可推動後車架相對於前車架水平轉動的兩轉向油缸;工作裝置、駕駛室、發動機、變矩器、變速箱、上平衡重裝在前車架上,下平衡重裝在後車架上。該叉裝車整車受力狀況相對較好,裝載貨物轉向行駛比前輪驅動的叉裝車平穩;駕駛員視野好,裝卸貨物準確、快速,工作效率高。
但是,現有技術中,不論是前輪驅動工程叉裝車將全部平衡重安裝在後車架最後方,還是後輪驅動工程叉裝車採用雙平衡重將上平衡重裝在前(主)車架最後方、下平衡重裝在後(輔)車架最後方。該叉裝車的平衡重都是固定在整車的最後方的,因此當叉裝車在空載行駛時重心過於靠後容易後翻;當叉裝車進行叉裝工作時,整車的重心隨著叉裝貨物重量的改變而改變,容易前翻和側翻。不能有效的保證工作過程和行駛過程的安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叉裝屬具能夠感應叉裝貨物重力,上配重會根據貨物重力自動進行前後移動調整重心的平衡式後輪驅動叉裝車,達到自動調整整車重心,有效的保證工作過程和行駛過程安全的技術效果。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自動調整重心的平衡式後輪驅動叉裝車,包括駕駛室1、安裝叉裝屬具22的貨叉架2、前車架31、後車架32、發動機4、變矩器5、油箱6、可移動上平衡配重7、下平衡配重8、重心調整控制中心9。
其中,前車架31和後車架32通過上下鉸接銷33鉸接,鉸接點設置於前後車輪之間並且靠近後車輪;駕駛室1、安裝叉裝屬具22的貨叉架2、發動機4、變矩器5、油箱6、可移動上平衡配重7以及前車輪設置於前車架31上,下平衡配重8以及後車輪設置於後車架32上;
叉裝屬具22與貨叉架2的勾連處上安裝有重力感應器21,重力感應器21傳感信號給重心調整控制中心9、重心調整控制中心9輸出控制信號給可移動上平衡配重7;
前車架31上的可移動上平衡配重7側面連接有可以提供動力的移動變矩器71,可移動上平衡配重7下方是減小移動摩擦力的移動滑軌72。
優選的,所述變矩器5和移動變矩器71為渦輪液壓變矩器。
優選的,所述的叉裝屬具22為貨叉總成或鏟鬥總成或夾木鉗總成。
優選的,所述駕駛室1安裝在前車架31上,駕駛室1的正前方緊鄰安裝叉裝屬具22的貨叉架2。
優選的,所述可移動上平衡配重7安裝在前車架31上且位於前車架31的最後部的配重箱內,可以通過移動變矩器71和移動滑軌72進行前後的移動。
優選的,所述下平衡重8安裝在後車架32上且位於後車架32的最後方。
優選的,重力感應器21接收到的重力信息通過線路傳給重心調整控制中心9,重心調整控制中心9根據整車重心情況通過移動變矩器71和移動滑軌72對可移動上平衡配重7進行前後移動調整重心。
優選的,當叉裝車空載行駛時,重力感應器未感應到貨物重力,可移動上平衡配重7位於前車架後部配重箱的最前部,以防止叉裝車後翻。
優選的,當叉裝車載重工作或行駛時,重力感應器根據感應到的重力大小,將可移動上平衡配重7向後推相應的距離,直至滿載工作或行駛時,將可移動上平衡配重7推至最後端。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由於叉裝車擁有一塊可移動上平衡配重,該配重會根據叉裝屬具感應叉裝貨物的重力通過變矩器自動前後移動,達到自動調整整車重心的技術效果。當叉裝車在空載行駛時不易後翻;當叉裝車進行叉裝工作時不易前翻和側翻,有效的保證工作過程和行駛過程的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自動調整重心的平衡式後輪驅動叉裝車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自動調整重心的平衡式後輪驅動叉裝車空載時的配重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自動調整重心的平衡式後輪驅動叉裝車滿載時的配重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對於這些實施方式的說明用於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但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各個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徵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衝突就可以相互組合。
第一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調整重心的平衡式後輪驅動叉裝車,包括駕駛室1、安裝叉裝屬具22的貨叉架2、前車架31、後車架32、發動機4、變矩器5、油箱6、可移動上平衡配重7、下平衡配重8、重心調整控制中心9。
其中,前車架31和後車架32通過上下鉸接銷33鉸接,鉸接點設置於前後車輪之間並且靠近後車輪;駕駛室1、安裝叉裝屬具22的貨叉架2、發動機4、變矩器5、油箱6、可移動上平衡配重7以及前車輪設置於前車架31上,下平衡配重8以及後車輪設置於後車架32上;
叉裝屬具22與貨叉架2的勾連處上安裝有重力感應器21,重力感應器21傳感信號給重心調整控制中心9、重心調整控制中心9輸出控制信號給可移動上平衡配重7;
前車架31上的可移動上平衡配重7側面連接有可以提供動力的移動變矩器71,可移動上平衡配重7下方是減小移動摩擦力的移動滑軌72。
所述變矩器5和移動變矩器71為渦輪液壓變矩器。
所述駕駛室1安裝在前車架31上,駕駛室1的正前方緊鄰安裝叉裝屬具22的貨叉架2。
所述可移動上平衡配重7安裝在前車架31上且位於前車架31的最後部的配重箱內,可以通過移動變矩器71和移動滑軌72進行前後的移動。
所述下平衡重8安裝在後車架32上且位於後車架32的最後方。
重力感應器21接收到的重力信息通過線路傳給重心調整控制中心9,重心調整控制中心9根據整車重心情況通過移動變矩器71和移動滑軌72對可移動上平衡配重7進行前後移動調整重心。
如圖2所示,當叉裝車空載行駛時,重力感應器未感應到重力,可移動上平衡重位於前車架後部配重箱的最前部,以防止叉裝車後翻。
當叉裝車載重工作或行駛時,重力感應器根據感應到的重力大小,將可移動上平衡重向後推相應的距離。直至滿載工作或行駛時,將可移動上平衡重推至最後端,如圖3所示。
第二實施例
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調整重心的平衡式後輪驅動叉裝車,所述的安裝叉裝屬具22的貨叉架2為鏟鬥總成屬具。
本實施例未述部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
以上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不限於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對這些實施方式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仍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