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水中大熊貓有哪些(21世紀滅絕的5大物種不止長江白鱘)
2023-05-23 11:32:29 2
人類科技發展迅速,生活變得舒適的同時,亦在壓縮其他動物們的生存空間。大家有想像過,疫情後出發去旅行,再也沒辦法看見那曾經生存於同一星球的物種嗎?除了最近備受熱議的淡水魚王長江白鱘,還有我國的水中大熊貓等21世紀滅絕的5大物種,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
絕種動物【1】我國的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鱘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22年正式宣布長江白鱘已滅絕。據了解,這種被譽為中國淡水魚之王的白鱘,最後出現在長江流域要追溯到2003年。要知道白鱘是距今1.5億年的中生代白堊紀殘存下來,極少數的古代魚類,作為一代活化石如今化為飛灰,實在讓人心痛!
有著水中大熊貓之稱的白鰭豚,在1988年被中國政府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但隨著我國工業和漁業急速發展,白鰭豚數量無可避免大幅銳減。據了解,現時白鰭豚可能還有殘餘個體,但已不足以延續種群,《皇家協會生物信箋》期刊在2007年公布白鰭豚已功能性滅絕(即族群過少、無法進行繁殖),亦代表將在不久的將來完全滅絕。
西非黑犀牛,又名西部黑犀牛,是黑犀牛之中最珍稀的亞種,曾廣泛分布於非洲中西部大草原,由於當地偷獵行為非常普遍,因此難逃被偷獵者捕殺的命運,在過去的50多年,西非黑犀牛的種群數量下降逾80%,近年於喀麥隆的棲息地中已無法看到它們的身影,最終於2006年宣布滅絕。
彎角劍羚生活於整個北非地區,屬當地常見大型哺乳類動物之一,然而隨著人類過度獵殺,作食用及皮革販賣用途,加上人類過度開拓土地導致喪失棲息地,彎角劍羚物的種族數量大幅下降,現時已被IUCN列為野外絕滅,現在被部份地區人工圈養,等候未來能有奇蹟降臨,再次回歸大自然的懷抱。
在1819年,德國自然歷史學家斯皮克斯射殺了一隻斯皮克斯金剛鸚鵡,並製成標本,因而得名斯皮克斯鸚鵡。然而隨著雀鳥貿易捕捉活動,加上人類活動侵佔其棲息地,亦有入侵物種對其生態造成破壞,現時已經被IUCN列為野外絕滅。
地球上有不少動物仍然處於危難當中,或許不久的將來,很多小動物就會徹底離我們而去。大家如果希望下次周遊列國,還能夠看見這些珍稀的動物,或許就要為保護環境,防止全球變暖及抑制人類過度開發而出一分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