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吃甘蔗吐嗎(大熊貓吃甘蔗嗎)
2023-05-23 07:49:29 2
我們知道大熊貓都愛吃竹子,但實際上大熊貓也會吃零食,偶爾也會在飼養員的監督下換換口味,甘蔗就是其中一種。
甘蔗雖然富含水分和糖分,但甘蔗的纖維素也比較多,那大熊貓吃甘蔗時,會不會像人類一樣吐渣呢?
大熊貓吃甘蔗吐渣嗎?曾經有遊客真的觀察到了大熊貓吃甘蔗,發現大熊貓吃甘蔗和啃竹子一樣,先用嘴巴啃下一塊甘蔗,再用手固定含有纖維素較多的外殼,然後將柔軟的內芯一口口吃掉,中間並沒有吐渣。這說明大熊貓在吃甘蔗的時候是不吐渣的。
對於人類而言,吃甘蔗不吐渣不僅口感不好,而且非常難以消化,但對於大熊貓來說,它們每天吃的竹子和甘蔗一樣含有較多的纖維素,甚至纖維素含量更豐富,因此對於它們來說吃甘蔗和吃竹子的難度差不多。
不過,對於熊貓來說,吃甘蔗和吃竹子一樣,都不好消化。這一切,還要從大熊貓的腸胃說起。
大熊貓其實是一種非常奇怪的生物,它們的牙齒和腸胃,都表現出食肉動物的特徵,也就是尖而鋒利的牙齒,以及較短的腸道。
其實這些特徵並不適合吃植物,因為尖而鋒利的牙齒在研磨植物時不如平而大的牙齒,比如:我們研磨食物時通常使用磨牙。
較短的腸道,意味著植物還未來得及發酵,便會被生物排出體外,不利於個體從植物中獲取營養。
食草動物一般都擁有多個胃,比如:牛擁有4個胃,這些胃中幾乎不含胃酸,可以讓微生物在此生存下去,而微生物可以幫助食草動物分解植物,分解後的殘渣才能被食草動物所吸收。
所以,食草動物吃的食物中,有一大半是為了給體內的微生物準備的,自己吸收的營養是微生物分解之後的殘渣。
然而大熊貓只有一個胃,胃部含有胃酸,這意味著大量微生物無法在胃部生存,只能在腸道幫助大熊貓分解植物。
根據研究表示:大熊貓對植物的利用率非常低,主要是因為它們用於消化的時間實在是太短了,食物從吃下去到排洩,只用到4個小時。
根據論文《宏基因組研究揭示大熊貓的腸道菌群可能並沒有特化出發酵纖維的能力》顯示:
大熊貓腸道內的菌群並沒有產生消化竹子中的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的特化,竹子在其消化系統中停留的時間相對較短,這也不利於多糖類物質的發酵。大熊貓取食竹子的過程中獲取到的能量是非常有限的。
也就是說,大熊貓不能適應高纖維化的植物,導致它們從植物中獲取的能量非常有限。研究表示,大熊貓每天要食用15公斤的竹子,但也會拉出差不多重量的粑粑,因此大熊貓也被稱為造糞機。(偷偷說一句,由於大熊貓粑粑中富含纖維,已經有人將這些粑粑開始製作成衛生紙了哦,而且這種衛生紙售價並不便宜。)
既然大熊貓對食物的利用率那麼低,那為什麼大熊貓還會吃得那麼胖呢?
大熊貓為什麼這麼胖?如果一種生物吃的食物雖然營養元素不高,但仍舊很胖,那就說明它們吃的多、運動的少。對於大熊貓也是這樣。
大熊貓體型較大,而且大熊貓生活的區域沒有大型食肉動物,所以大熊貓在當地的生態位中沒有天敵,因此它們不需要敏捷的速度。
再加上大熊貓所在的地區竹子資源非常豐富,它們不必為了覓食而長時間遷徙,這就造成了大熊貓日常代謝能力較低,就像人類一樣整天不運動容易變胖。
大熊貓雖然吃的食物營養價值低,但它們每天會花費大量時間進食,有人形容說:如果你看到大熊貓沒有在吃飯,那它一定是睡著了。
長時間的進食,再加上不愛運動,所以大熊貓才可以保持如此肥碩的體型。
總結其實大熊貓不僅僅只吃竹子,由於竹子的營養含量較低,所以在大熊貓基地,飼養員們還會為它們準備蘋果、奶粉、以及特製的營養團,但對於大熊貓來說,它們的最愛仍是竹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