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應用於循環流水池的糞便收集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3 16:46:46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產養殖設施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應用於循環流水池的糞便收集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水產養殖工業化模式的迅速發展,池塘循環水養殖模式也步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池塘循環水養殖模式是將傳統池塘分為循環流水養殖區和水質生態修復區。在循環流水養殖區修建循環流水池,並通過氣提設備推動水體流動,同時將水體中糞便、殘渣等帶動至流水池末端集中收集並移除,糞便收集的效果直接影響到養殖水質的穩定,現有的集汙裝置通過插拔管來控制排汙口的開閉,不需要排汙時用插拔管的一端堵住排汙口,需要排汙時,拔出插拔管。由於水體的遮擋,插板管拔起後,很難再插回原位。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應用於循環流水池的糞便收集裝置,排汙操作方便快捷。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應用於循環流水池的糞便收集裝置,包括集汙區,所述集汙區底部設有凹坑,所述凹坑為漏鬥型,凹坑底部設有排汙口,凹坑中設有與排汙口適配的堵塞球,所述堵塞球懸掛在拉繩上,所述拉繩的自由端伸出集汙區頂面。
進一步的,還包括養殖池,所述集汙區設於養殖池中,集汙區位於養殖池下遊,所述集汙區上遊設有攔魚網。
進一步的,還包括汙泥池,所述排汙口通過集汙排水管與汙泥池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集汙區下遊也設有攔魚網。
進一步的,所述養殖池的底面從上遊向集汙區的方向向下傾斜。養殖池底面的坡度設計有利於養殖水體流動和殘餌糞便的收集。
進一步的,所述堵塞球為實心,堵塞球外表面包裹一層柔性材料。柔性材料可以讓球吸在錐形漏鬥壁上,避免漏水。
進一步的,所述凹坑等間隔設有2-6個,凹坑排列在一條直線上,凹坑的排列方向與水流方向垂直。
進一步的,所有堵塞球懸掛在一根拉繩上。
進一步的,所述凹坑平行設有兩排。
進一步的,所述集汙排水管與汙泥池底部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凹坑等間隔設有5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需要排汙時,向上拉動拉繩,堵塞球被提起即可進行排汙;當不需要排汙時,鬆開拉繩,堵塞球靠自身的重力順著凹坑側壁滑回原位,操作方便;
2.所有堵塞球懸掛在一根拉繩上,拉動拉繩,所有堵塞球都抬起來了,操作簡單快捷。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集汙區、2-凹坑、3-堵塞球、4-排汙口、5-集汙排水管、6-拉繩、7-汙泥池、8-養殖池、9-攔魚網。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公開的應用於循環流水池的糞便收集裝置,包括集汙區1,集汙區1底部設有凹坑2,凹坑2為漏鬥型,凹坑2底部設有排汙口4,凹坑2中設有與排汙口4適配的堵塞球3,堵塞球3懸掛在拉繩6上,拉繩6的自由端伸出集汙區1頂面。堵塞球3為實心,堵塞球3外表面包裹一層柔性材料。堵塞球3外壁有一層軟包可以讓球吸在錐形漏鬥壁上,避免漏水。凹坑2可以有多個,凹坑2的個數可以根據集汙區1的大小來設置。
糞便收集裝置還包括汙泥池7,排汙口4通過集汙排水管5與汙泥池7連通,集汙排水管5與汙泥池7底部相連。通常情況下集汙區1的水位比汙泥池的水位高,因此集汙區底部汙物會通過壓力排放至汙泥池,當汙泥池中水位與集汙區平齊時,採用水泵將汙泥池的底泥抽走,降低汙泥池水位。
這種漏鬥型凹坑的設計使得糞便和殘渣更容易集中到該區域。當糞便和殘渣在集汙區積累到一定程度後,拉動拉繩拔起凹坑中的堵塞球,使集汙區的汙物隨集汙排水管排放至汙泥池,採用這種方式進行糞便收集、移除效率更高,操作便捷且不需動力輸送。
實施例2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於:還包括養殖池8,如圖2所示,集汙區1設於養殖池8中,集汙區1位於養殖池8下遊,集汙區1上遊設有攔魚網9;養殖池8設有排水口,排水口位於集汙區1下遊。集汙區1下遊也設有攔魚網9。集汙區1下遊的攔魚網9,可以作為養殖池8的排水口,同時可以用於阻擋魚類從下遊進入集汙區。在養殖池的末端設計漏鬥型的凹坑,集汙區1的上遊和下遊均安裝攔魚網,用於阻擋魚類進入集汙區。養殖池8的底面從上遊向集汙區1的方向向下傾斜。凹坑2等間隔設有2-6個,凹坑2排列在一條直線上,凹坑2的排列方向與水流方向垂直。凹坑2排列數量根據循環流水池寬度和錐形漏鬥的尺寸確定。圖2中,每一排等間隔設有5個凹坑2。由於養殖池中水體是流動的,為更好收集糞便,凹坑2平行設有兩排。為便於統一控制堵塞球3,堵塞球3懸掛在一根拉繩6上。堵塞球3通過短繩懸掛在拉繩6上,短繩一端與拉繩6連接,短繩另一端與堵塞球3連接。
這種漏鬥型凹坑的設計和養殖池8底面的斜坡設計,使得養殖池8中的糞便和殘渣更容易集中到該區域。通常情況下汙泥池中水位高度低於養殖池水位,因此集汙區底部汙物會通過壓力排放至汙泥池,當汙泥池中水位與養殖池平齊時,採用水泵將底泥抽走,降低汙泥池的水位。
在製作漏鬥型凹坑時,可以挖除泥土形成漏鬥型的土坑,然後塗上水泥;也可以採用不鏽鋼或玻璃鋼材質的漏鬥型模具,放置在集汙區1底部,然後用水泥將模具的邊緣固定。當然凹坑的製作方式有很多,此處就不一一贅述。
當糞便和殘渣在集汙區積累到一定程度後,拉動拉繩拔起錐形漏鬥中的堵塞球,將集汙區的汙物隨管道排放至汙泥池,拉繩的拉動距離與凹坑的尺寸適應,應避免這個過程中將堵塞球完全拉出凹坑。採用這種方式進行糞便收集、移除效率更高,操作便捷且不需動力輸送。
本實用新型在養殖池中通過對水流速度的精準控制,使得糞便和飼料殘渣通過重力沉降精準集中於集汙區的凹坑中,通過拉動拉繩提起堵塞球統一控制排汙,拉繩連接所有堵塞球,拉起後所有堵塞球同時抬起,同時排汙,節省人工,操作方便。
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方式,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於本實用新型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