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收儲銷售制度(糧食收儲公司的小貓膩)
2023-05-23 21:32:52 2
糧食收儲銷售制度?2022年,審計局在開展市國有糧庫專項審計時,通過一串用鉛筆寫在銷售發票上的數字,順藤摸瓜發現了糧食收儲公司的小貓膩,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於糧食收儲銷售制度?下面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糧食收儲銷售制度
2022年,審計局在開展市國有糧庫專項審計時,通過一串用鉛筆寫在銷售發票上的數字,順藤摸瓜發現了糧食收儲公司的小貓膩。
一行奇怪的鉛筆字
2022年大暑這一天,根據上級審計機關安排,由老楊、大張和小波組成的審計組正式進點滿倉公司。
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雖然開著空調,老楊背後的汗還是滲透了他白色的襯衣,辦公室裡出奇的安靜,3名審計人員翻閱資料的沙沙聲顯得格外清晰。
「2021年12月30日,市糧食局、財政局組成專班對滿倉公司當年輪出後剩餘的庫存進行了確認,核定剩餘糧食庫存為174.1萬公斤,並按照包幹經費補貼標準,一次性給予14.8萬元費用補貼。」負責帶隊的老楊拿起一份被審計單位提供的資金請示文件,接著說,「看來財政和糧食部門已經摸過底了嘛。」
審計組成員大張接過話,「這倒是好事,別的部門檢查過,有結論性的材料,我們都可以拿來借鑑一下,免得做重複性工作。」
這時,小波突然喊道,「老楊,過來幫我看看,這張發票上的數字是什麼意思?」
原來在審查滿倉公司的銷售憑據時,小波無意間發現最後一張發票的右上方用鉛筆寫著「庫餘136.07」幾個小字。開票時間是2021年12月20日,他越琢磨越覺得蹊蹺。
小波回憶道,進點時滿倉公司臨時負責人黨經理曾介紹,近兩年來,X市糧食託市收購,由於價格因素沒有啟動,公司主要業務是負責執行每年的地方儲備糧收購存儲計劃,並沒有承接別的業務。
老楊仔細看著這張發票,又拿出了那份看過很多遍的資金請示文件,到底是174.1?還是136.07?
他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假設發票上寫的「庫餘136.07」這幾個字代表實際的剩餘庫存,那麼,在沒有開展別的業務的情況下,「174.1」豈不是偽造的?
技術大拿大張立馬會意,馬上調出滿倉公司2021年的庫存統計表進行核對。經查找,並沒有發現136.07萬公斤這個數字。
審計組一行決定先找劉會計摸摸情況。
劉會計顧左右而言他
帶著疑問,小波叫來了滿倉公司的劉會計。
劉會計看到票據上的字跡後明顯有些慌亂,支支吾吾地說:「我在公司只負責做帳,銷售這一塊也不是很清楚,不知道這幾個字是什麼意思。」
可大張通過調取相關資料發現,滿倉公司的會計主管、記帳、覆核以及庫存統計等職務均為劉會計一人兼任,也就是說,理論上劉會計一定對滿倉公司的糧食收購、存儲和銷售情況很了解。
審計組早有準備。
「劉會計,您看一下,這是銀行帳戶查詢函。」老楊把提前準備好的函件拿給劉會計,「請你配合我們的工作,把公司去年銀行帳戶銷售流水列印出來給我們確認一下。」
劉會計依舊顧左右而言他:「你說的那個鉛筆字可能就是我當時隨手寫的,時間太久記不住了。還有,那個,我們公司的法人吧,他得病了,對,急病,在武漢住院,目前電話聯繫不上,列印公司帳戶必須要他批准才行的。」
說完,劉會計就匆忙告辭離開了。
劉會計走後,審計組三人更加確定這個數字有貓膩!
於是,審計組決定兵分兩路:一組對滿倉公司目前的存糧情況和存儲驗收情況進行現場核實和丈量,另一組對糧食的銷售情況和倉庫出入庫明細進行核對。
經過兩天加班加點的核查:截至2021年12月20日,滿倉公司地方儲備糧實際剩餘庫存確實僅為136.07萬公斤,與之前核定的174.1萬公斤相差38.03萬公斤,短庫的38.03萬公斤糧食12月30日前就已被銷售。
按照實際剩餘糧食庫存136.07萬公斤計算,滿倉公司多獲取財政補貼3.23萬元。
在大量證據面前,袁經理和劉會計不得不低頭,承認了公司通過虛增庫存多獲取財政補貼的事實。
隨後,經審計業務會議討論商定,決定把此問題線索移交市紀委監委作進一步調查處理。
水落石出
經市紀委監委進一步查證,原來,滿倉公司在收到政府將取消其地方儲備糧的存儲資格和對剩餘庫存給予一次性財政補助的消息後,決定抓住「最後的機會」,在上報時隱瞞了部分已經提前銷售但購買方還未拖走的儲備糧。
加上市糧食局、財政局專班人員在確認時並未查看單位財務帳據和銷售記錄,也未向公司人員詢問儲備糧售賣情況,僅通過測量以及查閱糧庫管理臺帳的方式對其申報的剩餘存庫數量予以確認上報,導致滿倉公司渾水摸魚多獲取了財政補貼。
在審計項目結束前,公司已將多獲取的補貼資金退回到財政。市紀委監委也就審計移送的案件線索,專門作出通報,對4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追責問責處理。
作者:湖北省鍾祥市審計局 楊波
責任編輯:楊明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