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燙傷藥物的製備方法
2023-05-23 16:55:06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燙傷藥物的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藥物的製備方法,尤其涉及一種治療燙傷藥物的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治療燙傷的藥物種類繁多,但對於燙傷面積較大和燙傷深度較嚴重的患者而言,往往在傷愈後會留下疤痕或者需要植皮、整容,給患者增加經濟和精神方面的負擔, 尤其在農村醫療條件較差,距離醫院較遠而又交通不便的山區。本發明治療燙傷的中草藥製劑能夠就地取材。經濟便宜,又能方便患者,且治療效果極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治療燙傷藥物的製備方法,以改善燙傷患者的治療現狀。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治療燙傷藥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以下原料和步驟,所述各原料的重量配比為
鳳尾蕨根500-600份,
野杜英樹根的皮350-450份,
野山茶樹葉80-100份;
所述的各步驟為
A.將上述原料按所述比例混合攪碎,得到混合物;
B.將步驟A得到的混合物按104的重量比與水混合攪勻,得到藥漿;
C.將步驟B得到的藥漿壓濾,得到成品藥汁,濾渣廢棄。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製備的治療燙傷(火燙傷或水燙傷)的藥物對燙傷患者有明顯的療效,在燙傷後的1-2周內使用本發明的藥物噴塗或塗抹在患處,愈後不留疤痕,不用整容、植皮,藥汁無毒副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及其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特徵在於它包括以下原料和步驟,所述各原料的重量配比為
鳳尾蕨根500-600份
野杜英樹根的皮350-450份野山茶樹葉80-100份所述的各步驟為
A.將上述原料按所述比例混合攪碎,得到混合物;
B.將步驟A得到的混合物按10;4的重量比與水混合攪勻,得到藥漿;
C.將步驟B得到的藥漿壓濾,得到成品藥汁,濾渣廢棄。以下給出本發明的實施例實例I
將鳳尾蕨根500克、野杜英樹根的皮350克、野山茶樹葉100克,置於容器中混合攪拌搗碎,加清水380克,攪勻得藥漿,用布包裹壓濾,濾汁即為藥物,可噴塗或塗抹於患處,次數不限,直至創面癒合為止,愈後不留疤痕,無需植皮、整容。實例2
鳳尾蕨根550克、野杜英樹根的皮400克、野山茶樹葉90克,加清水416克,其餘同實例I.
實例3
鳳尾蕨根600克、野杜英樹根的皮450克、野山茶樹葉80克,加清水452克,其餘同實例I。以下介紹病例與療效
例I :陳某,男,50多歲,湖南攸縣涼江橋人,務農,因放炮不小心導致臉部全部燒傷,兩天後塗用此藥物1-2次,燒傷部位全部癒合,無留下任何傷疤。例2 :易某,女,四歲,湖南攸縣涼江橋人,因洗澡開錯龍頭導致頭部燙傷,當天塗用此藥物2-4次,燙傷部位全部癒合,無留下任何傷疤。例3 :王某,女,三歲,湖南攸縣賈山人,因家人看管不小心被開水嚴重燙傷兩條小腿,醫院治療幾天無明顯效果,出院用此藥物外用2-3次,燙傷部位全部癒合,無留下任何傷疤。例4 :王某,男,40多歲,湖南攸縣賈山人,因坐摩的不小心摔倒把腳申進煙窗不能及時抽出導致小腿大面積燒傷,回家後多次使用此藥物2個星期內燙傷部位全部癒合,無留下任何傷疤。例5 :羅某,女,30多歲,湖南攸縣山堆人,農民,因開水燙傷腳,住院兩天回家,因腳浮腫不能穿鞋,疼痛難忍,上午塗用此藥兩次,下午即可以穿鞋做事,用藥期間無任何不適,愈後無疤痕。以下結合本發明原料的來源出處
鳳尾蕨,拉丁學名spider brake,別稱井欄草、小葉鳳尾草,別名井欄邊草(《本草拾遺》),鳳尾蕨、野雞尾(《廣西中獸醫藥植》),青蕨(《陸川本草》),小鳳尾(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系陸生矮小多年生蕨類植物,高一般在35-45cm左右,喜溫暖陰溼環境,分布於雲南、四川、廣東、廣西、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江蘇、福建、臺灣等地。味淡微苦,性寒。 功效清熱利溼,涼血止血,消腫解毒。(摘自「百度網」的記載)。野山茶樹,見《植物雜誌》1993年第一期;《滇南本草》和《中華本草》均有記載, 為山茶科植物,產於湘、桂、雲、貴、川等省,生於海拔1000-2800米的山溝、水旁或樹林中, 性辛、苦、潘、平,功效活血、止血、治燒傷、燙傷。野杜英 Elaeocarpus chinensis
野杜英 Elaeocarpus chinensis (Chinese Elaeocarpus)
別名中華杜英,華杜英,羊屎烏杜英科 Elaeocarpaceae 杜英屬 Elaeocarpus L.
產地香港各地.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越南、寮國,常綠小喬
4木,高達4M,生於常綠闊葉林中,嫩枝有毛,老枝幹後黑褐色,
山杜英和野杜英相似,野杜英葉柄長,先端長銳尖,葉柄在葉基彭大;山杜英葉基部至柄漸窄,不彭大,先端漸尖,樹皮和果皮含單寧,可提供考膠,
藥用性味根辛,溫,功效根散瘀消腫,治跌打損傷瘀腫(摘自「百度網」的記載)。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燙傷藥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以下原料和步驟,所述各原料的重量配比為鳳尾蕨根500-600份,野杜英樹根的皮350-450份,野山茶樹葉80-100份;所述的各步驟為A、將上述原料按所述比例混合攪碎,得到混合物;B、將步驟A得到的混合物按104的重量比與水混合攪勻,得到藥漿;C、將步驟B得到的藥漿壓濾,得到成品藥汁,濾渣廢棄。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燙傷藥物的製備方法。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燙傷藥物的製備方法。本發明的特徵是它包括以下原料和步驟,所述各原料的重量配比為鳳尾蕨根500-600份,野杜英樹根的皮350-450份,野山茶樹葉80-100份;所述的各步驟為A.將上述原料按所述比例混合攪碎,得到混合物;B.將步驟A得到的混合物按104的重量比與水混合攪勻,得到藥漿;C.將步驟B得到的藥漿壓濾,得到成品藥汁,濾渣廢棄。本發明主要用於治療燙傷。
文檔編號A61K36/82GK102579689SQ201210082008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6日
發明者王孟海, 王才俊, 王玉美 申請人:王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