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適用於圓形沉澱池的蜂窩斜管的製作方法
2023-05-23 12:39:36 2
專利名稱:一種適用於圓形沉澱池的蜂窩斜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處理設備中採用沉澱法的固液分離技術。
蜂窩斜管是水處理設備中常用的填料,如在沉澱池、澄清池、綜合淨水器等水處理構築物中,就常安裝蜂窩斜管以提高水處理的效果。在本實用新型作出之前,這些設備中採用的都是矩形蜂窩斜管,因此,它只能應用於矩形沉澱池等水處理構築物中。有人也試圖將矩形蜂窩斜管應用於圓形池中,但安裝很困難,且空隙較多,都沒有成功。由此只能採取兩種消極的辦法,或者在設計時採用矩形池;或者設計成圓形池,但池內不加斜管,而加大圓形池的直徑。眾所周知,圓形池相比矩形池具有受力條件好,池壁薄等優點,採用矩形池或增大圓形池的直徑顯然會增加基建投資,採用圓形池而不加斜管,又會影響水處理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既能減少基建投資,又能提高水處理效果的適用於圓形沉澱池的蜂窩斜管。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蜂窩斜管由外端大、內端小的呈扇形的斜管單元拼接組成,每個斜管單元的外弧長與內弧長之比等於該扇形蜂窩斜管體的外徑與內徑之比,外弧長與內弧長之差為3-8毫米。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扇形蜂窩斜管的結構圖。
圖2為扇形蜂窩斜管安裝在圓形池中的平面示意圖。
圖中標號分別表示1、斜管正單元;2、斜管負單元;3、斜管單元;4、蜂窩斜管。
扇形蜂窩斜管[4]的內部結構如
圖1所示,每個蜂窩斜管體都是由凹折形的斜管單元拼接而成,[1]為正單元,[2]為負單元,正負兩單元對接後就組成一個完整的斜管單元[3],每個斜管單元的外端略大,內端略小,多個斜管單元拼接後就自然構成一扇形的斜管體[4]。拼接時可採用常規的拼接方法,一般可採用樹脂膠泥作拼接材料。蜂窩的形狀可做成圖示的矩形,也可做成正方形或六角形等。為了保證拼接而成的扇形蜂窩斜管體在整體安裝時相互緊密,不留縫隙,每個斜管單元的外弧長La與內弧長Lb的比值應等於該斜管體的外徑Ra與內徑Rb之比,即La/Lb=Ra/Rb。
本實用新型扇形蜂窩斜管的高度h以400~500毫米為宜。為了提高水質淨化的效果,在沉澱池中一般可上下安放兩層,安放時,如下層斜管體向右傾斜,上層斜管體則向左傾斜,其傾角α為60-70度。
圖2為扇形蜂窩斜管使用於圓形池中的平面示意圖。圖形池的進水口設置在圓心處,出水口在圓池四周。在該例中,安裝了9層斜管體,最外層由24個扇形蜂窩斜管體[4]拼裝組成,最裡層則為6個。從裡到外每一層中的扇形斜管體,其弧長都是各不相同的;同一層中的每個扇形斜管體,其弧長和大小都完全一樣。
本實用新型的扇形蜂窩斜管可用有一定剛性的玻璃鋼製成。在工廠化製造時,可以成批生產不同半徑、不同弧長及厚度的扇形蜂窩斜管體,在安裝時,每個斜管體必須按照預先的設定,安裝在池中相應的部位,即必須「對號入座」,當然,對於有經驗的技術人員來講,也可以將正負斜管單元直接運到施工現場,就地安裝。
採用扇形蜂窩斜管的圓形池,與採用矩形蜂窩斜管的矩形池相比,取得同樣的沉澱效果,可節省基建投資百分之二十以上。
權利要求一種適用於圓形沉澱池的蜂窩斜管[4],其特徵是蜂窩斜管[4]由外端大、內端小的扇形的斜管單元[3]拼接組成,斜管單元[3]的外弧長La與內弧長Lb的比值等於該扇形蜂窩斜管的外徑Ra與內徑Rb的比值,即La/Lb=Ra/Rb,外弧長La與內弧長Lb之差為3-8毫米。
專利摘要一種適用於圓形沉澱池的蜂窩斜管。涉及水處理設備中採用沉澱法的固液分離技術。這種蜂窩斜管由外端大、內端小的呈扇形的斜管單元拼接組成,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矩形的蜂窩斜管無法應用於圓形池中的不足之處,在圓形沉澱池中採用這種扇形蜂窩斜管,能提高沉澱效果。
文檔編號B01D21/02GK2073319SQ9021436
公開日1991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1990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1990年7月19日
發明者郭東亞 申請人:郭東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