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膠砂振實臺的製作方法
2023-05-23 16:08:5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振實臺,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水泥膠砂振實臺。
背景技術:
水泥膠砂振實臺是水泥膠砂強度測試設備,其工作時由同步電機帶動凸輪轉動,使振動部件上升運動,升到定值高度後落下,從而產生振動,使水泥膠砂在多次振動力的作用下振實。
現有公開號為CN205483721U的中國專利提供了一種新型水泥膠砂振實臺,包括前臺座和後臺座,前臺座和後臺座的下端用於將水泥膠砂振實臺固定在設定的混凝土工作檯上,前臺座的上端鉸接有搖臂,搖臂的另一端設置有臺面,臺面與前臺座之間的距離、後臺座與前臺座之間的距離相同,以保證搖臂轉動後,臺面能夠與後臺座相撞擊。
在安裝前臺座與後臺座時,前臺座、後臺座之間的距離必須保證與前臺座、臺面之間的距離一致,但是,當工作檯的長度短於前臺座與臺面之間的距離時,水泥膠砂振實臺卻無法安裝,只能定製搖臂較短的水泥膠砂振實臺。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適用不同長度工作檯的水泥膠砂振實臺。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水泥膠砂振實臺,包括前臺座和後臺座,所述前臺座的上端轉動連接有搖臂,所述搖臂遠離前臺座的一端沿搖臂長度方向滑移連接有調節臂,所述調節臂遠離前臺座的一端設置有振實臺,所述搖臂上設置有當調節臂滑移至設定位置時可與調節臂外側壁相抵以固定調節臂的固定部。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當工作檯的長度較長或較短時,首先將前臺座和後臺座固定在工作檯上預設的位置,然後調節臂在搖臂上沿搖臂長度方向滑移,以使振實臺、前臺座之間的距離與前臺座、後臺座之間的距離相同,然後通過固定部將調節臂固定在搖臂上,實現振實臺與後臺座之間距離的調節,達到使水泥膠砂振實臺適用不同長度的工作檯的效果;另一方面,在運輸時,可以將調節臂從搖臂上滑出,從而便於將振實臺、前臺座和後臺座分開放置,以便於運輸。
進一步地,所述搖臂呈圓管狀結構,所述調節臂插設在搖臂管內且呈圓柱杆狀結構。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圓管或圓柱杆狀的結構沒有稜角,減少應力集中的現象,進而減少搖臂、調節臂上微小裂紋擴展造成的斷裂。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包括同軸設置在搖臂內側壁且與搖臂朝向振實臺方向端壁相通的環形槽、設置在環形槽內的橡膠環、與環形槽內側壁螺紋連接以沿搖臂長度方向擠壓橡膠環的擠壓環。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能夠有效避免調節臂外表面被固定部磨損;另一方面,由橡膠製成的橡膠環的摩擦力較大,便於調節臂的固定。
進一步地,所述橡膠環與調節臂貼合的內側壁設置有用於增大橡膠環內側壁粗糙度的防滑凸紋。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固定調節臂後,進一步防止調節臂在搖臂內沿其長度方向滑動,以更好的固定調節臂。
進一步地,所述擠壓環且位於環形槽外部一端的外側壁周向設置有若干個便於轉動擠壓環的轉動凹槽。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轉動凹槽的設置,能夠便於操作人員對擠壓環施加轉動力,以使橡膠環充分被擠壓,橡膠環擠壓的越嚴重,則橡膠環對調節臂的牴觸力越大,進一步對調節臂進行固定。
進一步地,所述擠壓環的內側壁滾動嵌置有若干個同時與調節臂外側壁相抵的滾珠。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若干個滾珠能夠減小擠壓環在調節臂上的晃動,以便於擠壓環對接環形槽上螺紋孔。
進一步地,所述擠壓環背離搖臂的端壁同軸設置有內側壁與調節臂外側壁相抵以清潔調節臂外側壁的清潔圈。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當調節臂向搖臂管內滑動時,清潔圈能夠將調節臂外側壁上的膠砂清潔,以減少膠砂進入搖臂管內。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包括貫穿設置在搖臂管壁上的固定孔、與固定孔內側壁螺紋連接的鎖緊杆。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需要固定調節臂時,通過旋動鎖緊杆以抵緊調節臂外側壁,從而實現調節臂的調節。
進一步地,所述鎖緊杆朝向調節臂方向的端壁設置有彈性方向與鎖緊杆長度方向一致的彈性件。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鎖緊杆旋緊後,彈性件被壓縮,彈性件始終對鎖緊杆具有沿其軸向的抵緊力,以防止鎖緊杆的固定孔內側壁上鬆脫。
進一步地,所述前臺座沿水平方向設置有稜型管,所述後臺座上設置有一端與稜型管內側壁滑移連接以使前臺座與後臺座的下端壁位於同一平面的稜型柱。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當工作檯的上表面不平整時,前臺座和後臺座的下端壁仍能保持在同一平面上,以使振動臺的下表面與後臺座的上表面完全接觸,以減小對振動臺的下表面的損傷。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調節臂在搖臂內的伸縮,以及固定部的固定,從而實現適用不同長度的工作檯的效果;在將調節臂向搖臂的管壁滑移的過程中,清潔圈對調節臂外側壁進行自動清潔。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一中固定部的剖視圖,主要用於體現擠壓環的結構;
圖3為圖2中A部分的放大圖名主要用於體現防滑凸紋與橡膠環的結構關係;
圖4為實施例二中固定部的剖視圖,主要用於體現彈性件的結構。
圖中:1、前臺座;11、前安裝板;12、稜型管;2、後臺座;21、後安裝板;22、稜型柱;3、搖臂;4、調節臂;41、振實臺;5、固定部;51、環形槽;52、橡膠環;521、防滑凸紋;53、擠壓環;531、轉動凹槽;532、滾珠;533、清潔圈;54、固定孔;55、鎖緊杆;551、轉動手柄;552、彈性件;6、工作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實施例一:
一種水泥膠砂振實臺,參照圖1,其包括前臺座1和後臺座2,前臺座1、後臺座2的下部均設置有用於安裝在工作檯6上的前安裝板11、後安裝板21,前臺座1沿水平方向設置有稜型管12,後臺座2上設置有稜型柱22,稜型柱22遠離後臺座2的一端與稜型管12內側壁滑移連接,以使前安裝板11和後安裝板21下端壁位於同一平面,優選兩組稜型管12和稜型柱22。
參照圖1和圖2,前臺座1的上端轉動連接有搖臂3,搖臂3遠離前臺座1的一端沿搖臂3的長度方向滑移連接有調節臂4,搖臂3優選圓管狀結構,調節臂4優選圓柱杆狀結構,調節臂4的一端插設在搖臂3的管內,調節臂4的另一端設置有振實臺41,優選兩組搖臂3和調節臂4,為了便於描述,以下僅以其中一個搖臂3和調節臂4的連接關係為例。
參照圖2,搖臂3上設置有固定部5,調節臂4在搖臂3上滑移至所需的位置,通過固定部5與調節臂4外側壁相抵以固定調節臂4,從而實現調節振實臺41與前臺座1之間的距離。
參照圖2,固定部5包括環形槽51、橡膠環52、擠壓環53,環形槽51同軸設置在搖臂3內側壁上且與搖臂3朝向振實臺41方向的端壁相通,橡膠環52位於環形槽51內,擠壓環53的外側壁與環形槽51的內側壁螺紋連接,擠壓環53通過螺紋旋動,可以沿搖臂3長度方向移動並擠壓橡膠環52。
參照圖3,橡膠環52與調節臂4貼合的內側壁設置有防滑凸紋521,防滑凸紋521大大增大了橡膠環52內側壁粗糙度;擠壓環53的內側壁滾動嵌置有若干個滾珠532,若干個滾珠532同時與調節臂4外側壁相抵。
參照圖2,擠壓環53背離搖臂3的端壁同軸設置有清潔圈533,清潔圈533可以由橡膠製成,也可以由布料、海綿等製成,清潔圈533的內側壁與調節臂4的外側壁相抵,當調節臂4不斷向搖臂3的管內滑動時,清潔圈533將調節臂4外側壁上的膠砂等雜質進行清潔;擠壓環53且位於環形槽51外部的一端外側壁周向設置有若干個轉動凹槽531,轉動凹槽531的底壁優選圓弧面凹陷,轉動凹槽531與操作人員手指的肉麵相吻合,以便於轉動擠壓環53。
工作原理如下:當工作檯6的長度較長或較短時,首先將前安裝板11通過螺釘等固定在工作檯6上,然後稜型柱22在稜型管12內沿其長度方向滑移,直至後臺座2與前臺座1之間的距離能夠與工作檯6長度相適配,然後將後安裝板21固定在工作檯6上。
然後,將擠壓環53從環形槽51內旋出一部分,以使調節臂4能夠在搖臂3的管內滑動,將振實臺41、前臺座1之間的距離調節至與後臺座2與前臺座1之間的距離相同,此時,振實臺41位於後臺座2上,然後旋動擠壓環53,以使擠壓環53向橡膠環52一側移動,橡膠環52在搖臂3長度方向上受到擠壓力,從而橡膠環52沿搖臂3長度方向逐漸被壓縮,橡膠環52沿搖臂3徑向逐漸脹形,從而抵緊調節臂4的外側壁,實現調節臂4的固定,完成水泥膠砂振實臺的安裝,通過上述調節,從而能夠使該水泥膠砂振實臺適用不同長度的工作檯6。
實施例二:
一種水泥膠砂振實臺,參照圖4,以實施例一為基礎,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於固定部5不同,本實施例中的固定部5包括固定孔54和鎖緊杆55,固定孔54貫穿設置在搖臂3的管壁上,鎖緊杆55與固定孔54內側壁螺紋連接,鎖緊杆55位於搖臂3外部的一端彎曲形成轉動手柄551,以便於操作人員轉動鎖緊杆55;鎖緊杆55朝向調節臂4方向的端壁設置有彈性件552,彈性件552的彈性方向與鎖緊杆55的長度方向一致,彈性件552可以為彈簧,也可以為橡膠塊,這裡優選彈簧。
工作原理如下: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於:當需要固定調節臂4時,旋動轉動手柄551,從而使鎖緊杆55不斷旋入固定孔54,直至彈簧與調節臂4外側壁相抵,繼續旋轉轉動手柄551,直至彈簧被完全壓縮在調節臂4外側壁與鎖緊杆55之間。完成調節臂4的固定;當需要滑動調節臂4時,通過反向旋轉轉動手柄551,從而使彈簧脫離與調節臂4外側壁相抵,便可以滑移調節臂4,通過上述方式,完成調節臂4的滑移與固定過程。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僅局限於上述實施例,凡屬於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