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閥門密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3 15:38:31
本實用新型一種閥門密封裝置,屬於閥門密封技術領域,主要用於氣動提升閥組件。
背景技術:
目前,很多閥門在使用過程中,其密封面長期受到介質的衝刷和腐蝕,以及密封副之間的摩擦,工況條件是相當惡劣,由於密封性能差或密封壽命短而產生的流體洩露,會造成環境汙染和經濟損失,增加事故機率,給安全生產運行帶來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閥門密封裝置,使閥門不致有外漏出現,延長閥門使用的壽命。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閥門密封裝置,包括閥杆、殼體、填料壓蓋、外部密封圈、內填料密封圈和石墨纖維圓繩,所述殼體套裝在閥杆上,所述填料壓蓋和外部密封圈也套裝在閥杆上,且所述填料壓蓋位於殼體的背部和外部密封圈之間,所述填料壓蓋通過連接螺栓固定在殼體上,所述填料壓蓋和外部密封圈焊接固定在一起,所述石墨纖維圓繩套裝在閥杆上,且所述石墨纖維圓繩位於外部密封圈和閥杆之間,所述內填料密封圈縱向截面呈凸形,所述內填料密封圈套裝在閥杆上,並從外部密封圈和閥杆之間的間隙插入將石墨纖維圓繩壓緊,且所述內填料密封圈的端部通過擰緊螺栓固定在外部密封圈上。
所述玻璃纖維墊和殼體之間設置有密封膠。
所述內填料密封圈將石墨纖維圓繩壓緊在填料壓蓋上。
所述密封膠為588RTV矽酮。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中石墨纖維圓繩經內填料密封圈軸向壓縮,當閥杆與石墨纖維圓繩有相對運動時,由於石墨纖維圓繩的塑性,使它產生徑向力,並與軸緊密接觸,從而都能夠起到密封作用,當閥杆往復運動時,不讓閥內介質隨閥杆運動而洩漏,石墨纖維圓繩,主要用於高溫、高壓、耐腐蝕介質下閥門的密封,使閥門不致有外漏出現,延長閥門使用的壽命。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閥杆、2為殼體、3為填料壓蓋、4為外部密封圈、5為石墨纖維圓繩、6為石墨纖維圓繩、7為連接螺栓、8為擰緊螺栓、9為密封膠、10為玻璃纖維墊。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閥門密封裝置,包括閥杆1、殼體2、填料壓蓋3、外部密封圈4、內填料密封圈5和石墨纖維圓繩6,所述殼體2套裝在閥杆1上,所述填料壓蓋3和外部密封圈4也套裝在閥杆1上,且所述填料壓蓋3位於殼體2的背部和外部密封圈4之間,所述填料壓蓋3通過連接螺栓7固定在殼體2上,所述填料壓蓋3和外部密封圈4焊接固定在一起,所述石墨纖維圓繩6套裝在閥杆1上,且所述石墨纖維圓繩6位於外部密封圈4和閥杆1之間,所述內填料密封圈5縱向截面呈凸形,所述內填料密封圈5套裝在閥杆1上,並從外部密封圈4和閥杆1之間的間隙插入將石墨纖維圓繩6壓緊,且所述內填料密封圈5的端部通過擰緊螺栓8固定在外部密封圈4上。
所述玻璃纖維墊10和殼體2之間設置有密封膠9。
所述內填料密封圈5將石墨纖維圓繩6壓緊在填料壓蓋3上。
所述密封膠9為588RTV矽酮。
本實用新型中石墨纖維圓繩6經內填料密封圈5軸向壓縮,當閥杆1與石墨纖維圓繩6有相對運動時,由於石墨纖維圓繩6的塑性,使它產生徑向力,並與軸緊密接觸,從而都能夠起到密封作用,當閥杆1往復運動時,不讓閥內介質隨閥杆1運動而洩漏,石墨纖維圓繩6,主要用於高溫、高壓、耐腐蝕介質下閥門的密封,使閥門不致有外漏出現,延長閥門使用的壽命。
本實用新型中玻璃纖維墊10,具有不燃、絕緣、抗腐蝕、良好的壓縮回彈性,起到保溫、隔熱、絕緣、耐熱作用。
本實用新型中588RTV矽酮密封膠9,使用於靜密封,通常叫做液體密封,是利用液態密封膠的粘附性、流動性和單分子膜效應(越薄的膜自然回復傾向越大),在適當壓力下,使它像墊圈一樣地起作用,所以使用著的密封膠,也叫做液體墊圈,耐高溫300℃以上,不流淌,使用時可代替墊片,維修時易拆卸。
本實用新型中密封是靠內填料密封圈5從外部壓緊填料來實現的,在內填料密封圈5壓緊軸向力作用下,石墨纖維圓繩6與閥杆1之間產生徑向接觸壓力,使各圈填料都能夠起到密封作用,從而形成擴張—收斂形洩漏通道。
本實用新型的各部件作用說明:
(1)玻璃纖維墊,用於對閥門內側的介質起到保溫、隔熱、密封的作用;
(2)填料壓蓋,用於和殼體連接;
(3)外部密封圈,用於和填料壓蓋焊接,以及和內填料密封圈螺栓連接。
(4)內填料密封圈,用於在軸向力作用下, 石墨纖維圓繩與閥杆之間產生徑向接觸壓力。
(5)石墨纖維圓繩,用於閥門的密封,自潤滑、強度高,適用於高溫高壓。
(6)閥杆,用於傳動,上接執行機構或者手柄,下面直接帶動閥芯移動或轉動,以實現閥門開關或者調節作用。
(7)殼體,用於儲存氣體介質。
(8)588RTV矽酮密封膠,用於殼體等結合面的密封。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上述實施例,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範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