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犢牛補飼食槽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08:52:41 1
專利名稱:一種新型犢牛補飼食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犢牛補飼食槽,包括料槽、內料筒、攪拌軸以及外圈限制欄,所述料槽設置於內料筒和外圈限制欄的下方,所述內料筒設置於外圈限制欄的內部並懸空設置在料槽上方,所述攪動軸設置在內料筒的內部,所述外圈限制欄為外側面具有若干等間距空隙的中空圓筒狀欄,所述外圈限制欄的側面設置有若干等間距平行分布的斜柱,所述斜柱的傾斜方向一致,所述斜柱的傾斜角度α為20~30°。本實用新型由於在內料筒的外部設置外圈限制欄並加上斜柱設計,能夠防止補飼時犢牛相互爭奪,讓犢牛同時補飼的頭數更多,斜柱的使用還可以限制牛頭的活動以減少浪費,本實用新型能夠提高飼料利用率,同時減少了工人勞動量,為養殖戶增加養殖效益。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犢牛補飼食槽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犢牛補飼食槽。
【背景技術】
[0002]在目前養牛場犢牛補飼過程中,由於犢牛出生時間不同,補飼時犢牛體型大小不一,而且犢牛補飼階段為自由採食,因為食槽沒有科學的規格與設計,補飼時犢牛經常發生爭奪,進而造成採食不均勻,以及造成飼料浪費嚴重,增加了養殖成本;實際飼餵工作中,為了減少飼料浪費,飼餵人員常採取少量多次德飼餵方式,然而這種方式增加了飼養工人的勞雲力量。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背景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新型犢牛補飼食槽,適於犢牛補飼所用,提高了飼料利用率,減少了浪費,同時減少了工人勞動量,增加了養
殖效益。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新型犢牛補飼食槽,其特殊之處在於:包括料槽、內料筒、攪拌軸以及外圈限制欄,所述料槽設置於內料筒和外圈限制欄的下方,所述內料筒設置於外圈限制欄的內部並懸空設置在料槽上方,所述攪動軸設置在內料筒的內部,所述外圈限制欄為外側面具有若干等間距空隙的中空圓筒狀欄,所述外圈限制欄的側面設置有若干等間距平行分布的斜柱,所述斜柱的傾斜方向一致,所述斜柱的傾斜角度α為20?30°。
[0006]進一步,所述料槽為圓形料槽,所述料槽的邊緣與外圈限制欄連接為一體。
[0007]進一步,所述所述內料筒的下端與料槽的槽底距離在10?50mm。
[0008]進一步,所述斜柱的傾斜角度α優選為24°。
[0009]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犢牛補飼食槽,由於在內料筒的外部設置外圈限制欄,而且外圈限制欄設有等間距平行分布的斜柱,這樣就能防止補飼時犢牛相互爭奪,讓犢牛同時補飼的頭數更多,因為採用的是斜柱,而不是豎向設置,這樣還可以限制牛頭的活動以減少浪費,本實用新型適於犢牛補飼所用,能夠提高飼料利用率,減少浪費,同時減少了工人勞動量,能夠為養殖戶增加養殖效益。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其中,1、外圈限制欄,2、內料桶,3、攪拌軸,4、斜柱,5、料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0013]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新型犢牛補飼食槽,包括料槽5、內料筒2、攪拌軸3以及外圈限制欄1,料槽5設置於內料筒2和外圈限制欄I的下方,內料筒2設置於外圈限制欄I的內部並懸空設置在料槽5上方,所述攪動軸3設置在內料筒2的內部,外圈限制欄I為外側面具有若干等間距空隙的中空圓筒狀欄,外圈限制欄I的側面設置有若干等間距平行分布的斜柱4,斜柱4的傾斜方向一致,斜柱4的傾斜角度α為20?30°。
[0014]料槽5為圓形料槽,所述料槽5的邊緣與外圈限制欄I連接為一體。
[0015]內料筒2的下端與料槽5的槽底距離在10?50mm。
[0016]斜柱4的傾斜角度α優選為24°。
[0017]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新型犢牛補飼食槽,由於在內料筒的外部設置外圈限制欄,而且外圈限制欄設有等間距平行分布的斜柱,這樣就能防止補飼時犢牛相互爭奪,讓犢牛同時補飼的頭數更多,因為採用的是斜柱,而不是豎向設置,這樣還可以限制牛頭的活動以減少浪費,經過實際試驗,這種設計效果確實好,犢牛補飼時牛頭不會亂動,浪費也顯著降低,該新型犢牛補飼食槽的內料筒2內配備攪動軸,如遇堵塞,轉動攪拌軸,排除堵塞,確保槽內有飼料。使用時只需即時向內料筒內補加飼餵料即可,該新型犢牛補飼食槽適於犢牛補飼所用,有效地解決了犢牛育肥過程中採食不均勻、飼料浪費嚴重等問題,能夠提高飼料利用率,減少浪費,同時減少了工人勞動量,能夠為養殖戶增加養殖效益。
[0018]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犢牛補飼食槽,其特徵在於:包括料槽(5)、內料筒(2)、攪拌軸(3)以及外圈限制欄(I),所述料槽(5)設置於內料筒(2)和外圈限制欄⑴的下方,所述內料筒(2)設置於外圈限制欄(I)的內部並懸空設置在料槽(5)上方,所述攪拌軸(3)設置在內料筒(2)的內部,所述外圈限制欄⑴為外側面具有若干等間距空隙的中空圓筒狀欄,所述外圈限制欄⑴的側面設置有若干等間距平行分布的斜柱(4),所述斜柱(4)的傾斜方向一致,所述斜柱⑷的傾斜角度α為20?3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犢牛補飼食槽,其特徵在於:所述料槽(5)為圓形料槽,所述料槽(5)的邊緣與外圈限制欄(I)連接為一體。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新型犢牛補飼食槽,其特徵在於:所述內料筒(2)的下端與料槽(5)的槽底距離在10?50mm。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犢牛補飼食槽,其特徵在於:所述斜柱(4)的傾斜角度α優選為24°。
【文檔編號】A01K5-01GK204272893SQ201420452963
【發明者】王峰, 何小龍, 田春英, 欒慶江, 成立新 [申請人]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