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物流自動配貨車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11:14:31 3
一種物流自動配貨車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物流運輸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物流自動配貨車。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動化程度高、生產效率高的物流自動配貨車。一種物流自動配貨車,包括有車輪、貨物、車廂、前後移動裝置、上下伸縮裝置、左右移動裝置、氣缸吸盤、視覺識別系統、運貨車和控制系統。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目前這些提升物流產業的關鍵技術系統性不強,自動化程度低,生產效率無法提高,配貨重量不均勻,車身左右重量失衡,容易導致車禍的缺點,本實用新型達到了自動化程度高,生產效率高,配貨重量均勻,車身左右重量平衡,能夠減少車禍發生的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物流自動配貨車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於物流運輸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物流自動配貨車。
【背景技術】
[0002] 隨著產業分工和物聯網的迅速發展,物流產業也是高速發展,逐漸壯大,給人們的 生活帶來了方便,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
[0003] 目前,物流運輸裝備的自動化程度已經制約了該產業發展,現有提高物流運輸裝 備自動化程度的主要途徑有:(1)採用尾板系統,降低上下貨物的勞動強度;(2)採用自動 叉車和人工叉車,降低搬運貨物的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3)開始採用標準化託盤運 輸,有利於提高自動化水平;但由於目前這些提升物流產業的關鍵技術系統性不強,自動化 程度低,生產效率無法提高,並且配貨重量不均勻,車身左右重量失衡,容易導致車禍,所以 是在物流自動配貨方面的系統技術的發展,已成為該產業進一步發展的關鍵。 實用新型內容
[0004]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5]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目前這些提升物流產業的關鍵技術系統性不強,自動化程度 低,生產效率無法提高,配貨重量不均勻,車身左右重量失衡,容易導致車禍的缺點,本實用 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動化程度高,能夠提高生產效率,帶有智能系統,配貨 重量均勻,車身左右重量平衡的物流自動配貨車。
[0006] (2)技術方案
[0007]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這樣一種物流自動配貨車,包括有車 輪、貨物、車廂、前後移動裝置、上下伸縮裝置、左右移動裝置、氣缸吸盤、視覺識別系統、運 貨車和控制系統,所述前後移動裝置、上下伸縮裝置、左右移動裝置、視覺識別裝置和氣缸 吸盤均與控制系統連接;所述前後移動裝置安裝在車廂頂端;所述視覺識別系統安裝在前 後移動裝置上;所述左右移動裝置安裝在前後移動裝置上;所述上下伸縮裝置安裝在左右 移動裝置上;所述氣缸吸盤安裝在上下伸縮裝置上;所述前後移動裝置、左右移動裝置和 上下伸縮裝置共同工作,可在車廂內的三維立體空間自由移動。
[0008] 優選地,所述氣缸吸盤可分撿輕重兩種貨物,輕貨物為0-8公斤,重貨物為8公斤 以上。
[0009] 優選地,所述貨物尺寸大小完全一樣,重量不同。
[0010] 前後移動裝置設有導軌,可以伸縮。
[0011] 工作原理:尺寸大小完全一樣,重量不同的貨物由運貨車送至自動配貨車旁邊, 首先把前後移動裝置的導軌伸出自動配貨車,視覺識別裝置判斷貨物所在位置,將識別信 號發送至控制系統,控制系統控制前後移動裝置沿導軌前後移動,左右移動裝置沿導軌左 右移動,上下伸縮裝置上下伸縮,將氣缸吸盤移動到貨物所在位置,氣功吸盤接觸到貨物, 先用低檔吸力吸取貨物,能夠吸起來,說明是輕貨物,然後將貨物根據控制程序,放至車廂 內輕貨物區域,如果吸不起來,說明是重貨物,控制系統控制氣缸吸盤改用高檔吸力吸取貨 物,然後將貨物根據控制程序放至車廂內重貨物區域;控制系統和控制程序通過所屬領域 編程即可實現。
[0012] 裝貨完成後,前後移動裝置的導軌收縮至車廂內。
[0013] 前後移動裝置、上下伸縮裝置、左右移動裝置和氣缸吸盤均屬機械領域現有技術, 連接結構為成熟技術,在此不再贅述。
[0014] 視覺識別系統為視覺識別【技術領域】的現有技術,連接結構為成熟技術,在此不再 贅述。
[0015] 所述氣缸吸盤可分撿輕重兩種貨物,輕貨物為0-8公斤,重貨物為8公斤以上,可 以實現輕重貨物的分撿,保證配貨車左右重量平衡。
[0016] 所述貨物尺寸大小完全一樣,重量不同,規格統一,方便物流貨物的分類及運輸。
[0017] (3)有益效果
[0018]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目前這些提升物流產業的關鍵技術系統性不強,自動化程度 低,生產效率無法提高,配貨重量不均勻,車身左右重量失衡,容易導致車禍的缺點,本實用 新型達到了自動化程度高,生產效率高,配貨重量均勻,車身左右重量平衡,能夠減少車禍 發生的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20] 圖2為本實用新型右視圖的結構示意圖
[0021] 附圖中的標記為:1-車廂,2-前後移動裝置,3-上下伸縮裝置,4-左右移動裝置, 5-氣缸吸盤,6-視覺識別系統,7-貨物,8-運貨車,9-車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22]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23] 實施例1
[0024] -種物流自動配貨車,如圖1-2所示,包括有車輪9、貨物7、車廂1、前後移動裝置 2、上下伸縮裝置3、左右移動裝置4、氣缸吸盤5、視覺識別系統6、運貨車8和控制系統,所 述前後移動裝置2、上下伸縮裝置3、左右移動裝置4、視覺識別裝置和氣缸吸盤5均與控制 系統連接;所述前後移動裝置2安裝在車廂1頂端;所述視覺識別系統6安裝在前後移動裝 置2上;所述左右移動裝置4安裝在前後移動裝置2上;所述上下伸縮裝置3安裝在左右移 動裝置4上;所述氣缸吸盤5安裝在上下伸縮裝置3上;所述前後移動裝置2、左右移動裝 置4和上下伸縮裝置3共同工作,可在車廂1內的三維立體空間自由移動。
[0025] 實施例2
[0026] -種物流自動配貨車,如圖1-2所示,包括有車輪9、貨物7、車廂1、前後移動裝置 2、上下伸縮裝置3、左右移動裝置4、氣缸吸盤5、視覺識別系統6、運貨車8和控制系統,所 述前後移動裝置2、上下伸縮裝置3、左右移動裝置4、視覺識別裝置和氣缸吸盤5均與控制 系統連接;所述前後移動裝置2安裝在車廂1頂端;所述視覺識別系統6安裝在前後移動裝 置2上;所述左右移動裝置4安裝在前後移動裝置2上;所述上下伸縮裝置3安裝在左右移 動裝置4上;所述氣缸吸盤5安裝在上下伸縮裝置3上;所述前後移動裝置2、左右移動裝 置4和上下伸縮裝置3共同工作,可在車廂1內的三維立體空間自由移動。
[0027] 所述氣缸吸盤5可分撿輕重兩種貨物7,輕貨物7為0-8公斤,重貨物7為8公斤 以上。
[0028] 所述貨物7尺寸大小完全一樣,重量不同。
[0029] 前後移動裝置2設有導軌,可以伸縮。
[0030]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 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 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改進及替代,這些都 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 一種物流自動配貨車,其特徵在於,包括有車輪(9)、貨物(7)、車廂(1)、前後移動裝 置(2)、上下伸縮裝置(3)、左右移動裝置(4)、氣缸吸盤(5)、視覺識別系統(6)、運貨車(8) 和控制系統,所述前後移動裝置(2)、上下伸縮裝置(3)、左右移動裝置(4)、視覺識別裝置 和氣缸吸盤(5)均與控制系統連接;所述前後移動裝置(2)安裝在車廂(1)頂端;所述視覺 識別系統(6 )安裝在前後移動裝置(2 )上;所述左右移動裝置(4)安裝在前後移動裝置(2 ) 上;所述上下伸縮裝置(3)安裝在左右移動裝置(4)上;所述氣缸吸盤(5)安裝在上下伸縮 裝置(3)上;所述前後移動裝置(2)、左右移動裝置(4)和上下伸縮裝置(3)共同工作,可在 車廂(1)內的三維立體空間自由移動。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物流自動配貨車,其特徵在於,所述氣缸吸盤(5)可分撿 輕重兩種貨物(7),輕貨物(7)為0-8公斤,重貨物(7)為8公斤以上。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物流自動配貨車,其特徵在於,所述貨物(7)尺寸大小完 全一樣,重量不同。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物流自動配貨車,其特徵在於,前後移動裝置(2)設有導 軌。
【文檔編號】B60P1/54GK203902361SQ201420325421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8日
【發明者】盧志寬, 劉永生 申請人:吉安市綜合物流中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