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澆口浮套頂出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23:28:36 1
專利名稱:潛澆口浮套頂出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潛澆口浮套頂出機構,屬於模具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塑料產品生產中,為實現自動化生產或由於產品外觀要求,往往會使用潛澆口進膠的方式對產品進行注塑填充。而潛澆口由於大部分水口完全處在模仁中,經常會造成頂出不平衡的狀態,致使水口無法順利頂出。
發明內容
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更加平衡的頂出水口的潛澆口浮套頂出機構,使其順利脫模。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潛澆口浮套頂出機構,模具內設置有潛澆口和流道,特點是與模具內流道相對的部位設有T形槽,T形槽裡安裝有T形浮套,T形浮套的凸出部置於T形槽的凹出部中,T形槽凹出部的長度大於T形浮套凸出部的長度,T形浮套中設有直孔,直孔中安裝有與其相配的頂針。進一步地,上述的潛澆口浮套頂出機構,其中,所述T形浮套中設有圓柱形直孔, 圓柱形直孔中安裝有與其相配的圓柱形頂針。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實質性特點和進步主要體現在
本發明設計新穎,頂針頂出時,將充斥在冷料井中的料向外頂,受到塑膠料的粘性附著力的影響,浮套被帶動向外頂,既而對處在浮套範圍內的流道產生頂出力,這樣大面積的頂出將大大提高頂出的平衡性,從而使潛澆口段水口能夠更加順利的脫模。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圖1 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潛澆口浮套頂出機構,模具內設置有潛澆口和流道,與模具內流道相對的部位設有T形槽,T形槽裡安裝有T形浮套2,T形浮套的凸出部置於T形槽的凹出部中,T形槽凹出部的長度大於T形浮套凸出部的長度,T形浮套2中設有圓柱形直孔,圓柱形直孔中安裝有與其相配的圓柱形頂針3。在注塑完成後,形成塑膠產品1,頂針3頂出時, 將充斥在冷料井中的料向外頂,受到塑膠料的粘性附著力的影響,浮套2被帶動向外頂,既而對處在浮套範圍內的流道產生頂出力,這樣大面積的頂出將大大提高頂出的平衡性。產品進膠採用潛澆口的方式,流道下的頂針3置於一個可上下活動的浮套3中,浮套3具有可活動的距離。頂針3頂出時,浮套2受到冷料井中的塑膠料的粘性附著力的影響,隨其一起頂出,使頂流道的作用面積加大,從而提高頂出的平衡性。頂出一段距離後,原本處在模仁中的潛澆口段被完全頂出,此時浮套2停止頂出,頂針3繼續頂出,水口脫離浮套,最終完成頂出過程。本發明潛澆口浮套頂出機構能更加平衡的頂出水口,使潛澆口段水口能夠更加順利的脫模。需要理解到的是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潛澆口浮套頂出機構,模具內設置有潛澆口和流道,其特徵在於與模具內流道相對的部位設有T形槽,T形槽裡安裝有T形浮套,T形浮套的凸出部置於T形槽的凹出部中, T形槽凹出部的長度大於T形浮套凸出部的長度,T形浮套中設有直孔,直孔中安裝有與其相配的頂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潛澆口浮套頂出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T形浮套中設有圓柱形直孔,圓柱形直孔中安裝有與其相配的圓柱形頂針。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潛澆口浮套頂出機構,模具內設置有潛澆口和流道,與模具內流道相對的部位設有T形槽,T形槽裡安裝有T形浮套,T形浮套的凸出部置於T形槽的凹出部中,T形槽凹出部的長度大於T形浮套凸出部的長度,T形浮套中設有直孔,直孔中安裝有與其相配的頂針。注塑完成後,頂針頂出時,將充斥在冷料井中的料向外頂,受到塑膠料的粘性附著力的影響,浮套被帶動向外頂,既而對處在浮套範圍內的流道產生頂出力,這樣大面積的頂出將大大提高頂出的平衡性。
文檔編號B29C45/40GK102275273SQ20111023278
公開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15日
發明者梁伯耀 申請人:蘇州金安精密模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