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拍避震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5 02:28:06 1
專利名稱:球拍避震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球拍結構,特別是指球拍避震裝置。
背景技術:
網球運動相對於其它運動而言是一種很安全的運動,但仍有少數人會因為球拍擊球時的反作用力或振動而導致俗稱「網球肘」的運動傷害。所以,業者一直致力於改善球拍避震功能。一般球拍的避震結構是由球拍拍柄上形成彈性層,也有的球拍的避震結構是通過在拍框邊緣增加彈性層或採用雙網線等。但這些球拍的震蕩一般還是由手來吸收,避震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不同的使用者力度、手感的不同也不能隨之調整。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減輕對使用者手部的震蕩,從而達到降低運動損傷的球拍避震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根據不同使用者手感而調整球拍震蕩大小的球拍避震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球拍避震裝置,其是在球拍的拍柄內壁上設置避震塊。
該避震塊是由一橡膠圈包覆一兩端懸空的碳棒構成。
所述的碳棒的粗細可以調節。
該避震塊是由具軟性的吸震塊配合硬質的避震體構成。
該避震塊是對稱的設置在拍框內壁的前、後兩側或左、右兩側。
所述的球拍的拍柄側壁上設有固定避震塊的固定孔。
採用上述方案後,由於球拍拍柄的內壁上避震塊的設置,當球拍在擊球後,由拍框傳來的振動波在傳至手柄時,此避震塊可以有效阻隔拍框的振動波全部傳至使用者的手臂上,保護手臂的安全,提高球拍的避震功能;另外可以通過調整避震塊中硬質吸震體的大小,實現因應不同使用者手感而調整球拍震蕩大小的目的。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剖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過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球拍避震裝置,是在球拍拍柄1的內壁上呈前、後或是左、右設置避震塊2,避震塊2是固定在拍柄1的固定孔11上,避震塊2是由一軟質的吸震塊21配合一硬質的吸震體22構成,軟質的吸震塊21為一橡膠圈,且其一側是固定在拍柄1的固定孔11上,硬質的吸震體22是被包覆於橡膠圈之中,其為一圓柱形的碳棒,該碳棒的兩端是呈懸空設置。
配合圖4所示,當球拍進行擊球後,拍框上的振動波會沿著拍框向拍柄1傳遞過來,當振動波傳至拍柄1時,拍柄1內壁上設置的軟質吸震塊21會吸收此振動波,由於軟性材質的變形,消耗一部分能量,餘下的振動波便傳至硬質的吸震體22即碳棒上,碳棒兩端的懸空設置,通過其硬質材料特性,其兩端的擺動即可將餘波消耗怠盡。如此,拍柄1中避震塊2的設置,阻隔了拍框上的振動波全部傳至於手臂上,對手臂具有保護作用。
如圖3所示,此避震塊2中的碳棒,可以通過對其粗細的調整,以調整球拍的避震能力的大小,會滿足不同使用者對球拍力度及手感的要求。
權利要求1.一種球拍避震裝置,其特徵在於是在球拍的拍柄內壁上設置避震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避震裝置,其特徵在於避震塊是由具軟性的吸震塊配合硬質的避震體構成。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球拍避震裝置,其特徵在於該避震塊是由一橡膠圈包覆一兩端懸空的碳棒構成。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球拍避震裝置,其特徵在於碳棒的粗細可以調節。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避震裝置,其特徵在於避震塊是對稱的設置在拍框內壁的上、下兩側或左右兩側。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避震裝置,其特徵在於球拍的拍柄側壁上設有固定避震塊的固定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球拍避震裝置,其是在球拍的拍柄內壁上設置避震塊。由於球拍拍柄的內壁上避震塊的設置,當球拍在擊球後,由拍框傳來的振動波在傳至手柄時,此避震塊可以有效阻隔拍框的振動波全部傳至使用者的手臂上,保護手臂的安全,提高球拍的避震功能。
文檔編號A63B49/02GK2675196SQ200320117840
公開日2005年2月2日 申請日期2003年11月4日 優先權日2003年11月4日
發明者沈文振 申請人:廈門新凱復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