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別墅天窗排水槽板一次性成型的折彎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06:36:02

本發明屬於別墅天窗排水槽板一次性成型折彎的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能一次性成型多道彎的折彎裝置。
背景技術:
:
現代工業中,企業在製造別墅天窗排水槽板時,需要對薄板進行多次折彎。但是目前市場上很多折彎裝置對薄板進行折彎時,對於同一塊薄板折幾道彎,需要多次裝夾、定位才能完成對薄板成品的折彎加工。另外,對於不同厚度或者不同材料等回彈量不相同的薄板,需要在多個折彎裝置上完成。針對目前市場上折彎裝置存在的這類問題,企業在對薄板進行加工時,不僅浪費人力和物力,而且大大提高了製造成本,甚至出現了生產效率低下且產品質量難以保證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是針對現有折彎裝置在技術上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種別墅天窗排水槽板一次性成型的折彎裝置。該折彎裝置最大特點是使用彈簧模具,可以有效解決別墅天窗排水槽板一次性折出三道彎的問題,而且針對不同厚度或者不同材料等回彈量不相同的槽板,也可以在同一臺折彎裝置上完成。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於別墅天窗排水槽板一次性成型的折彎裝置,包括主體部分,彈簧模具,傳動裝置以及氣缸;主體部分包括工作檯支架,立柱支架,折彎機構以及連接部位;彈簧模具包括彈簧模具頂板,彈簧模具側板,彈簧,模具前調整板,模具後板,浮動墊板,樹脂棒,輕載支架以及距離式傳感器;傳動裝置包括電機,長軸,齒輪,皮帶,皮帶輪,以及滾動軸承底座。
上述主體部分的折彎機構包括第一折彎機構和第二折彎機構,第一折彎機構由前偏心迴轉盤,前翻板底板以及前翻板墊板;第二折彎機構由後偏心迴轉盤以及後壓板組成。上述短軸旋轉,帶動法蘭、偏心迴轉盤旋轉,偏心迴轉盤可以帶動前、後翻板進行360°旋轉,從而得到企業所要求的折彎角度。
上述主體部分的連接部位是指折彎機構與皮帶、皮帶輪之間的部位,由短軸,滾珠軸承底座以及法蘭組成。
上述彈簧模具組成:彈簧模具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前面部分:上述樹脂棒與彈簧模具側板連接,通過第一折彎機構轉動可以折出圓角第一道彎;浮動墊板通過銷連接在彈簧模具側板上,在折彎過程中,銷可以在圓弧形槽中自由滑動,前翻板底板和前翻板墊板通過擠壓浮動墊板,浮動墊板下降,同時配合模具前調整板作用,折出第二道彎,彈簧連接在彈簧模具側板上,當折彎過程完成後,彈簧會拉動浮動墊板回到初始位置;模具前調整板通過螺釘固定在彈簧模具側板上,當材料相同,厚度不同時,變形回彈量也會存在差異,可以通過調整螺釘在弧形的槽中的固定的位置,從而使即使是不同的回彈量,也能使其達到折彎的要求。這樣可以保證在同一臺折彎機上,不同厚度的材料的即使發生不同的變形回彈也在要求範圍內。後面部分:模具後板通過螺釘固定在模具側板上,通過第二折彎機構折出第三道彎。距離式傳感器連接在彈簧模具側板上,當折彎達到要求後,距離式傳感器發出信號,即電機停止,停止繼續折彎。上述模具頂板與主體部分的立柱支架連接,相當於起到了導軌的作用,彈簧模具在氣缸作用下,在立柱的豎直方向範圍內進行上下滑動。立柱上裝有光電感應開關,當翻板返回到初始位置時,光電感應開關發出信號,電機停止。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折彎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彈簧模具前和第一折彎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彈簧模具後和第二折彎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第一折彎機構及連接部位結構圖;
圖5是本發明第二折彎機構及連接部位結構;
圖6是本發明彈簧模具的左視圖;
圖中所示:1、工作檯支架;2、桌面左墊板;3、輕載支架;4、彈簧模具;5、立柱支架;6、氣缸;7、氣缸墊板;8、光電感應開關;9、桌面右墊板;10、中間支架橫梁11、墊板;12、弧形槽;13、彈簧;14彈簧模具側板;15、彈簧模具頂板;16、模具前調整板;17、浮動墊板;18、模具輕載支架;19、前距離式傳感器;20、樹脂棒;21、模具後板;22、後距離式傳感器;23、前小皮帶輪24、前大皮帶輪;25、上前滾珠軸承底座;26、前偏心迴轉盤;27、前翻板墊板;28、前翻板底板;29、前法蘭;30、前短軸;31、前軸承底座32、前皮帶;33、下前滾珠軸承底座;34、前長軸;35、前電機齒輪;36、前齒輪;37、前電機;38、支架橫梁;39、後小皮帶輪;40、後短軸;41、後大皮帶輪;42、後法蘭;43、後壓板;44、後偏心迴轉盤;45、上後滾珠軸承底座;46、後皮帶;47、下後滾珠軸承底座;48、後長軸;49、後電機;50、後齒輪;51、後電機齒輪;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此例,如圖1-5所示,首先,氣缸6一端進氣一端排氣,拉動整個彈簧模具4向上運動,直到運動到行程起點,放入折彎薄板,折彎機的電力驅動裝置前電機37旋轉,前電機齒輪35通過鍵與前電機37連接,帶動前電機齒輪35旋轉,前電機齒輪35與前齒輪36嚙合,前長軸34通過鍵與前齒輪36連接,帶動前長軸34進行旋轉,前長軸34與下前滾珠軸承底座33連接,同時前長軸34又與兩端的前小皮帶輪23連接,帶動前小皮帶輪23旋轉,通過前皮帶32帶動前大皮帶輪24旋轉,主要傳動部分完成。
前大皮帶輪24與前短軸30通過鍵連接,上述前大皮帶輪24旋轉,帶動固定在上前滾珠軸承底座25上的前短軸30旋轉,同時前短軸30與前法蘭29連接,帶動前法蘭29旋轉,前法蘭29通過螺栓與前偏心迴轉盤26連接,帶動前偏心迴轉盤26旋轉,前偏心迴轉盤26通過螺栓與前翻板底板28連接,帶動前翻板底板28旋轉。前翻板底板28旋轉,會使前翻板墊板27先擠壓樹脂棒20折出圓角第一道彎,然後前翻板底板28繼續旋轉,到達所要零件要求的度數時,前翻板墊板27會擠壓浮動墊板17,浮動墊板17通過銷可以在弧形槽20內滑動,浮動墊板17下沉,前翻板底板28繼續旋轉,進一步擠壓浮動墊板17,浮動墊板17繼續下沉而模具前調整板16保持固定,可以折出第二道彎。當達到要求的角度後,前距離式傳感器19發出信號,前電機37停止,前翻板底板28停止繼續旋轉。
彈簧模具的後面部分也是相似的原理,後偏心迴轉盤44旋轉,帶動後壓板43旋轉,後壓板43擠壓薄板,完成第三道彎。到達位置後,後距離式傳感器22發出信號,後電機49停止,後壓板43停止旋轉。
前電機37停止旋轉後,通過控制電路再次控制前電機37反向旋轉,所以前翻板底板27反向旋轉,當到達初始位置時,光電感應開關8發出信號,前電機37停止。同理,後電機49停止旋轉後,通過控制電路再次控制後電機49反向旋轉,後壓板43反向旋轉,當到達初始位置時,後距離式傳感器22發出信號,後電機49停止。此時氣缸6再次工作,拉動彈簧模具4向上運動,到達行程起點,取出折彎後的薄板,此時一個工作過程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