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控制粉末多孔管壁厚均勻性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08:09:46
專利名稱:一種控制粉末多孔管壁厚均勻性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粉末多孔管加工製作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控制粉末多孔管 壁厚均勻性的裝置。
背景技術:
現如今,生產粉末壓坯管時,一般採用冷等靜壓成型方法,冷等靜壓成型過程中, 所採用的冷等靜壓模具是粉末壓坯管成形的關鍵物質基礎。而向冷等靜壓模具中裝粉的過 程非常重要,是確保所成型粉末多孔管的壁厚均勻性的關鍵工序之一;且裝粉時,如何實現 管壁厚度的均勻難度較大。目前,一般採用漏粉環在冷等靜壓模具的頂端進行裝粉,無法保 證粉末在模具內部各個位置上的均勻性,因而所加工成型的粉末多孔管廢品率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控制 粉末多孔管壁厚均勻性的裝置,其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加工製作及安裝布設方便且投入成 本低、使用操作簡便、使用效果好,所製成粉末多孔管的壁厚均勻,能有效降低因壁厚不均 而產生的廢品率,提高粉末多孔管的加工質量。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控制粉末多孔管壁厚 均勻性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能在成型粉末多孔管用冷等靜壓成型模具內部豎直上下 移動的壁厚均勻控制器和帶動壁厚均勻控制器豎直上下移動的牽引裝置,所述牽引裝置布 設在壁厚均勻控制器上;所述壁厚均勻控制器為一個內部為空腔且其上開有多個漏粉孔的 移動式漏粉環,多個所述漏粉孔呈均勻布設,所述移動式漏粉環套裝在用於成型所述粉末 多孔管的冷等靜壓成型模具和芯棒之間,且所述移動式漏粉環的內徑和外徑分別與芯棒的 直徑和所述冷等靜壓成型模具的內徑相同,所述冷等靜壓成型模具、移動式漏粉環和芯棒 由外至內進行同軸布設。上述一種控制粉末多孔管壁厚均勻性的裝置,其特徵是所述冷等靜壓成型模具 包括外鋼套和同軸套裝在外鋼套內部的膠套,所述移動式漏粉環的內徑和外徑分別與芯棒 的直徑和膠套的內徑相同。上述一種控制粉末多孔管壁厚均勻性的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牽引裝置為移動牽 引杆,所述移動牽引杆的數量為多個,且多個移動牽引杆沿圓周方向均勻安裝在所述移動 式漏粉環上。上述一種控制粉末多孔管壁厚均勻性的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移動牽引杆的數量 為三個或四個。上述一種控制粉末多孔管壁厚均勻性的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移動牽引杆為金屬 絲或金屬杆。上述一種控制粉末多孔管壁厚均勻性的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移動式漏粉環內部 設置有多個凹槽,凹槽沿所述移動式漏粉環的軸向進行布設,多個所述凹槽沿圓周方向均勻布設在所述移動式漏粉環內部且其結構與尺寸均相同。上述一種控制粉末多孔管壁厚均勻性的裝置,其特徵是所述凹槽的數量為三個。本實用新型與現 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加工製作及安裝布設方便且投入成本低。2、使用操作簡便,實際使用過程中,將芯棒與膠套裝配好後,先將壁厚均勻控制器 放在芯棒底部,之後開始進行裝粉,且裝粉時由上而下進行裝粉,裝粉過程中,一邊裝粉一 邊通過移動牽引杆將壁厚均勻控制器豎直向上牽引提升直至裝粉結束。裝粉過程中,通過 上下移動壁厚均勻控制器,保證了裝粉的均勻性,並且達到控制粉末多孔管壁厚均勻性的 目的。3、所製成粉末多孔管的壁厚均勻,能有效降低因壁厚不均而產生的廢品率,提高 粉末多孔管的加工質量。4、使用效果好,可實現粉末多孔管壁厚的均勻一致性,特別適用於粉末冶金多孔 管壁厚的均勻成形過程,本實用新型可以實現粉末多孔管在任意位置的壁厚均勻性,且其 壁厚精度均在士0. 2mm之內,特別適用多孔圓形管及截面複雜的星形管的壁厚均勻控制過程。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加工製作及安裝布設方便且投入成本 低、使用操作簡便、使用效果好,所製成粉末多孔管的壁厚均勻,能有效降低因壁厚不均而 產生的廢品率,提高粉末多孔管的加工質量。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參考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壁厚均勻控制器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的A-A剖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牽引裝置與壁厚均勻控制器的組裝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壁厚均勻控制器;2-移動牽引杆;3-芯棒;4-外鋼套;5-膠套;6-凹槽;7-粉末。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能在成型粉末多孔管用冷等靜壓成型模具內部豎直 上下移動的壁厚均勻控制器1和帶動壁厚均勻控制器1豎直上下移動的牽引裝置,所述牽 引裝置布設在壁厚均勻控制器1上。所述壁厚均勻控制器1為一個內部為空腔且其上開有 多個漏粉孔的移動式漏粉環,多個所述漏粉孔呈均勻布設,所述移動式漏粉環套裝在用於 成型所述粉末多孔管的冷等靜壓成型模具和芯棒3之間,且所述移動式漏粉環的內徑和外 徑分別與芯棒3的直徑和所述冷等靜壓成型模具的內徑相同,所述冷等靜壓成型模具、移 動式漏粉環和芯棒3由外至內進行同軸布設。本實施例中,所述冷等靜壓成型模具包括外鋼套4和同軸套裝在外鋼套4內部的膠套5,所述移動式漏粉環的內徑和外徑分別與芯棒3的直徑和膠套5的內徑相同。 結合圖4,所述牽引裝置為移動牽引杆2,所述移動牽引杆2的數量為多個,且多個 移動牽引杆2沿圓周方向均勻安裝在所述移動式漏粉環上。所述移動牽引杆2的數量為三 個或四個,且所述移動牽引杆2為金屬絲或金屬杆。本實施例中,所述移動牽引杆2的數量 為三個。結合圖2、圖3,所述移動式漏粉環內部設置有多個凹槽6,凹槽6沿所述移動式漏 粉環的軸向進行布設,多個所述凹槽6沿圓周方向均勻布設在所述移動式漏粉環內部且其 結構與尺寸均相同。本實施例中,所述凹槽6的數量為三個。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是首先將芯棒3與膠套5裝配好後,將壁厚均勻控制器1 沿芯棒3逐漸下放到芯棒3底部;之後,開始進行裝粉,且裝粉時由上而下進行裝粉,裝粉過 程中,一邊裝粉一邊通過移動牽引杆2將壁厚均勻控制器1豎直向上牽引提升,使得所裝粉 末7能沿壁厚均勻控制器1上所開設的多個漏粉孔均勻裝入芯棒3與膠套5之間;待裝完 結束後,再按照常規冷等靜壓成型方法進行壓製成型,便可獲得不同位置與不同方向上薄 厚均一致的粉末多孔管。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 據本實用新型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更以及等效結構變化,均仍 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一種控制粉末多孔管壁厚均勻性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能在成型粉末多孔管用冷等靜壓成型模具內部豎直上下移動的壁厚均勻控制器(1)和帶動壁厚均勻控制器(1)豎直上下移動的牽引裝置,所述牽引裝置布設在壁厚均勻控制器(1)上;所述壁厚均勻控制器(1)為一個內部為空腔且其上開有多個漏粉孔的移動式漏粉環,多個所述漏粉孔呈均勻布設,所述移動式漏粉環套裝在用於成型所述粉末多孔管的冷等靜壓成型模具和芯棒(3)之間,且所述移動式漏粉環的內徑和外徑分別與芯棒(3)的直徑和所述冷等靜壓成型模具的內徑相同,所述冷等靜壓成型模具、移動式漏粉環和芯棒(3)由外至內進行同軸布設。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控制粉末多孔管壁厚均勻性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 冷等靜壓成型模具包括外鋼套(4)和同軸套裝在外鋼套(4)內部的膠套(5),所述移動式漏 粉環的內徑和外徑分別與芯棒(3)的直徑和膠套(5)的內徑相同。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控制粉末多孔管壁厚均勻性的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牽引裝置為移動牽引杆(2),所述移動牽引杆(2)的數量為多個,且多個移動牽引杆 (2)沿圓周方向均勻安裝在所述移動式漏粉環上。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控制粉末多孔管壁厚均勻性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 移動牽引杆(2)的數量為三個或四個。
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控制粉末多孔管壁厚均勻性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 移動牽引杆(2)為金屬絲或金屬杆。
6.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控制粉末多孔管壁厚均勻性的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移動式漏粉環內部設置有多個凹槽(6),凹槽(6)沿所述移動式漏粉環的軸向進行布 設,多個所述凹槽(6)沿圓周方向均勻布設在所述移動式漏粉環內部且其結構與尺寸均相 同。
7.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控制粉末多孔管壁厚均勻性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 凹槽(6)的數量為三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控制粉末多孔管壁厚均勻性的裝置,包括能在成型粉末多孔管用冷等靜壓成型模具內豎直上下移動的壁厚均勻控制器和帶動壁厚均勻控制器豎直上下移動的牽引裝置;壁厚均勻控制器為一內部為空腔且其上開有多個均勻布設漏粉孔的移動式漏粉環,移動式漏粉環套裝在用於成型粉末多孔管的冷等靜壓成型模具和芯棒之間,且移動式漏粉環的內外徑分別與芯棒直徑和冷等靜壓成型模具內徑相同,冷等靜壓成型模具、移動式漏粉環和芯棒由外至內進行同軸布設。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安裝布設方便且投入成本低、使用操作簡便、使用效果好,所製成粉末多孔管的壁厚均勻,能有效降低因壁厚不均而產生的廢品率,提高粉末多孔管的加工質量。
文檔編號B22F5/12GK201735796SQ20102050056
公開日2011年2月9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20日
發明者李亞寧, 楊保軍, 湯慧萍, 汪強兵, 熊雙全, 王建永, 王曉罡, 石英, 葛淵, 許中國, 談萍 申請人: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