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視水溫的冷熱水調節式龍頭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13:36:41 3
專利名稱:可視水溫的冷熱水調節式龍頭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水龍頭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視水溫的冷熱 水調節式龍頭。
背景技術:
通常使用的冷熱水調節式龍頭,其混水筒與外筒之間的較大間隙 致使混水筒在外筒內能前後運動,從而達到開、關水和調節水量的目 的,但它使用數次後,該"動配合"即導致混水筒與磁片錯位,造成 冷、熱水調節失控,使用壽命縮短。當冷、熱水進入混水筒再經混水 筒底部反向流入導管內出水,造成水壓減弱,使用效果差,且因未設 置水溫顯示裝置,使用時較難調節和控制水溫。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結合上述冷熱水調節式龍頭存在的問題, 提供一種外筒與混水筒之間間隙小,冷熱水經混水筒、出水管直接流 入導管內出水,且水壓強的可視水溫的冷熱水調節式龍頭。
本實用新型的可視水溫的冷熱水調節式龍頭由外筒、萬向出水套、 導管、水閥、水溫顯示計、出水管、混水筒、冷水進管、熱水進管、 外筒底蓋部件構成。
本實用新型的外筒與設置有冷水進管、熱水進管的外筒底蓋連接。 外筒內設置有混水筒,混水筒的上端設置有出水管,混水筒的下端設 置有冷水進孔與熱水進孔。出水管與導管連接,導管的一端依次設置 有水閥、水溫顯示計,導管的另一端設置有萬向出水套。
本實用新型的可視水溫的冷熱水調節式龍頭結構簡單,成本低, 出水壓力強,使用效果好,經久耐用,安全、可靠,適宜推廣。
圖l,系本實用新型的可視水溫的冷熱水調節式龍頭的立面結構示意圖2,系本實用新型的可視水溫的冷熱水調節式龍頭的外筒底蓋 的立面示意圖3,系本實用新型的可視水溫的冷熱水調節式龍頭的混水筒的 立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上述附圖實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可視水溫的冷熱水調節 式龍頭作進一步詳述。
本實用新型的可視水溫的冷熱水調節式龍頭的實例,包括有外筒 1、萬向出水套2、導管3、水閥4、水溫顯示計5、出水管6、混水筒 7、冷水進管9、熱水進管IO、外筒底蓋ll。
本實用新型的外筒1與設置有冷水進管9、熱水進管10的外筒底 蓋11連接。外筒1內設置有混水筒7,混水筒7的上端設置有出水管 6,混水筒7的下端設置有冷水進孔8、熱水進孔12。出水管6與導管 3連接,導管3的一端依次設置有控制出水量大小的水閥4和監控水 溫的水溫顯示計5,導管3的另一端設置有能方便不同方位使用的萬 向出水套2。
本實用新型的可視水溫的冷熱水調節式龍頭組裝時,將下端設置 有冷水進孔8與熱水進孔12、上端設置有出水管6的混水筒7置於外 筒1內,再將設置有冷水進管9與熱水進管10的外筒底蓋11旋於外 筒1的底端,然後將水閥4、水溫顯示計5依次設置於導管3的一端, 並將導管3的一端與混水筒7的上端設置的出水管6連接,再將萬向 出水套2設置於導管3的另一端。使用時,將冷水進管9與熱水進管 IO分別與冷、熱水源管連接,並根據所需水溫,左、右旋轉導管3, 致使混水筒7左、右旋轉,即可調節冷水進孔8、熱水進孔12分別與 冷水進管9、熱水進管10的冷、熱水進入量,達到調節水溫的目的。 進入混水筒7內的混合水,經由出水管6流入設置有水溫顯示計5、 水闊4的導管3內,再經導管3的另一端設置的萬向出水管2流出, 從而避免了忽冷、忽熱地出水給人體造成的傷害。
權利要求1、一種由外筒(1)、萬向出水套(2)、導管(3)、水閥(4)、水溫顯示計(5)、出水管(6)、混水筒(7)、冷水進管(9)、熱水進管(10)、外筒底蓋(11)構成的可視水溫的冷熱水調節式龍頭,其特徵在於外筒(1)與設置有冷水進管(9)、熱水進管(10)的外筒底蓋(11)連接,外筒(1)內設置有混水筒(7),混水筒(7)的上端設置有出水管(6),混水筒(7)的下端設置有冷水進孔(8)、熱水進孔(12),出水管(6)與導管(3)連接,導管(3)的一端依次設置有水閥(4)、水溫顯示計(5),導管(3)的另一端設置有萬向出水套(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視水溫的冷熱水調節式龍頭。它由外筒、萬向出水套、導管、水閥、水溫顯示計、出水管、混水筒、冷水進管、熱水進管、外筒底蓋部件構成。其外筒與設置有冷水進管、熱水進管的外筒底蓋連接。外筒內設置有混水筒,混水筒的上端設置有出水管,混水筒的下端設置有冷水進孔與熱水進孔。出水管與導管連接,導管的一端依次設置有水閥、水溫顯示計,導管的另一端設置有萬向出水套。它結構簡單,成本低,出水壓力強,使用效果好,經久耐用,安全、可靠,適宜推廣。
文檔編號F16K11/08GK201382184SQ20092012708
公開日2010年1月13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16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16日
發明者屹 劉, 羽 鄧 申請人:鄧 羽;劉 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