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製品的底紗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19:41:31 2
專利名稱:織製品的底紗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織製品的底紗。
通常上述織製品的面紗主要是採用人造纖維如人造絲(Rayon)、尼龍絲(Nylon)或聚酯纖維(Polyester)材質的紗線,底紗大部分採用經過精紡的棉紗(Cotton Yarn);且該棉紗預先被卷繞成一橄欖狀小體積的線軸(Bobbin),以便裝置在梭子的罩殼內供織製品加工過程使用。
然而,由於棉紗本身有許多物理特性與人造纖維差異甚大,因此以人造纖維為面紗、棉紗為底紗所製成的織製成品,在後續的染整過程中常衍生諸多不利特徵,例如習知該種織製成品的底紗是使用由多數天然纖維所並成的棉紗,而面紗則採用由多數連續性長纖維併合而成的人造纖維,二者雖合織在同一布疋上,各方面特性卻均有巨大的差異,例如,上述織製品一般在染色加工時,其對染色條件及染色效果的設定完全以面紗的人造纖維為準,較難以顧及底紗的棉紗材料染色條件,就以面紗為人造絲紗、底紗為棉紗的織製品為例,染色後,該面紗與底紗的染色效果有顯著的差異,染色均勻度甚至不及70%,而且該底紗的染色堅牢度也不好,經洗滌後很容易退色,更加劇該面紗與底紗之間的色差,因此無法產出色澤美觀的高級成品;此外,誠如上述,棉紗材料的抗拉強度遠不如人造纖維,因此織成品在後續的定形加工過程中,常因對布疋整平的伸展、壓軋操作不慎而容易造成底紗的棉紗纖維斷裂,嚴重破壞產品品質。
目前,為了避免上述織製品的面紗與底紗色差過大,通常是先將該面紗與底紗的不同材質的原料紗線,分別依符合各自染色條件加以染色加工,以獲得具有相同或較接近成色的原料紗線後,再用來進行織制加工,據此獲得具有成色極佳的高級織成品;然而,這種將原料紗線事先染色的做法,卻導致大幅增加生產成本,且也無法克服上述定形加工方面的缺失。
鑑於上述缺失,有部分同業選用具低價位、普遍性的經預先加捻或假捻加工的尼龍或聚酯纖維紗線來作為織製品的底紗,試圖籍此增進底紗的抗拉強度並節省材料成本,由於加捻或假捻的人造纖維紗線表面具有平滑特性,易導致梭子線軸的繞線發生移位滑脫的現象,造成糾結、斷線,導致織制加工失敗或產出不良品質的成品;此外,這種經加捻後的紗線,會提高燃料吸收性造成濃染效果,因而使織成品在染色工程後,底紗的顏色較面紗更深,成為次級品。
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織製品的底紗,是以織制加工將面紗與底紗的原料絲線織成在表面形成所需的花紋圖案或車縫線條的織成品,其特徵在於該底紗是使用以多數併合的連續性長纖維的人造絲為原料紗線,該具有蓬鬆特性的紗線外觀在沿纖維軸向有許多大小不同的毛圈。
該底紗的原料紗線為噴氣式締卷加工紗。
該底紗是與面紗使用相同的人造纖維材料的原料紗線。
該底紗是與面紗使用類似特性的人造纖維材料的原料紗線。
底紗是使用尼龍為原料紗線。
底紗是使用聚酯纖維為原料紗線。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造就織製品的底紗與面紗具有接近的物理特性,進而提升面紗與底紗的染色均勻度,促進底紗的染色堅牢度,並增加底紗的抗拉強度,避免在後續的整平定型加工中,造成底紗斷裂。
本實用新型的織製品,其面紗採用人造絲線(Rayon Yarn)而底紗採用尼龍纖維線(Nylon Yarn)作為織制加工原料紗線;其中,該面紗的原料紗線所具特性及其加工製備均與習知相同,故在此不再贅述;而該底紗的原料紗線的製備,是對其原絲的連續性長纖維(Filament)施予特別的加工,例如是噴氣式締卷加工(Air-Jet Texturing),使該紗線外觀在沿纖維軸向形成許多大小不同的毛圈(Loops,如
圖1所示),並具有些許蓬鬆特性;然後,將具有上述特性的加工紗作為底紗的原料紗線,以織制過程將上述面紗與底紗的原料紗線,織制加工成在表面形成所需立體花紋圖案或線條的織製品。
所成織製品在後續的染整過程相較於以棉紗為底紗的習用織成品,可大幅提升該紗與底紗的染色均勻度,促使底紗的染色堅牢度,並增加底紗的抗拉強度,避免在後續的整平定型加工中,造成底紗斷裂的缺失,從而產出高級的織成品。
在上述實施例中,籍由使用人造纖維的噴氣式締卷加工紗為底紗的原料紗,使織成品獲具極佳的染色均勻度及染色堅牢度,並提升布疋的抗拉強度及防止布料變形的功效;在其他可行的實施例中,我們只要採用與面紗具有相同或類似的物理特性的底紗的紗線材料,例如是面紗用人造絲(Rayon)、底紗採用聚酯纖維(Polyester)……,且使該底紗的紗線為外觀上在沿纖維軸向形成許多大小不同的毛圈及具有蓬鬆特性,如此也可獲得與上述相同的優點。
綜上所述可知,本實用新型並非局限於以上所述形式,很明顯地,就熟悉此項技藝人士而言,在參考上述說明後,能有更多的改良與變化,所以,凡有在相同的創作精神下所作有關本創作的任何修飾或變更,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織製品的底紗,是以織制加工將面紗與底紗的原料絲線織成在表面形成所需的花紋圖案或車縫線條的織成品,其特徵在於該底紗是使用以多數併合的連續性長纖維的人造絲為原料紗線,該具有蓬鬆特性的紗線外觀在沿纖維軸向有許多大小不同的毛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織製品的底紗,其特徵在於該底紗的原料紗線為噴氣式締卷加工紗。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織製品的底紗,其特徵在於該底紗是與面紗使用相同的人造纖維材料的原料紗線。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織製品的底紗,其特徵在於該底紗是與面紗使用類似特性的人造纖維材料的原料紗線。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織製品的底紗,其特徵在於底紗是使用尼龍為原料紗線。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織製品的底紗,其特徵在於底紗是使用聚酯纖維為原料紗線。
專利摘要一種織製品的底紗,是以織制加工將面紗與底紗的原料絲線織成在表面形成所需的花紋圖案或車縫線條的織成品,其特徵在於該底紗是使用以多數併合的連續性長纖維的人造絲為原料紗線,該具有蓬鬆特性的紗線外觀在沿纖維軸向有許多大小不同的毛圈;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造就織製品的底紗與面紗具有接近的物理特性,進而提升面紗與底紗的染色均勻度,促進底紗的染色堅牢度,並增加底紗的抗拉強度,避免在後續的整平定型加工中造成底紗斷裂的缺失,從而產出高級的織成品。
文檔編號D02G1/16GK2549024SQ0220743
公開日2003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02年3月8日 優先權日2002年3月8日
發明者吳啟瑜 申請人:吳啟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