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菇類培植箱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10:28:06 3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菌菇培育皿。
背景技術:
近年的研究顯示發現,菇類含有許多生理活性物質,如多醣體、三類、麥角固醇、核苷酸、蛋白多醣、核酸、有機鍺、食用纖維等,具有抗腫瘤、免疫調節、降血壓、降血糖、降膽固醇、抗細菌及病毒、延緩骨質疏鬆等保健功效,營養價值頗高,廣受大家喜愛而積極培育。
菇類屬於真菌界,真菌主要特徵是細胞具有細胞核和各種不同功能的胞器,其是通過胞外酵素的分泌,把有機物質分解成可吸收形式的小分子如糖類、胺基酸等,再經由擴散或主動運輸的方式把養分輸送至細胞中,而菇類的栽培過程主要分成菌種製備、栽培基質製作、接種、走菌及刺激出菇的步驟,其中,菇類的主要生長環境為陰暗、潮溼,因此溼度不足,會長不出香菇,但溼度太溼,會造成太空包的香菇腐爛,過與不及都無法培育出香菇,且其環境須陰暗,避免日光照射,才能使菇類容易繁殖,所以培植菇類須營造適當的溼度環境,並保持適量的水氣,以確保菇類的持續生長,但傳統培植上仍會受到氣候及外在環境影響,而導致事倍功半,培植效果不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菌菇培育皿,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菌菇培育皿,一種菌菇培育皿,其特徵在於,其主要是由一培育皿、通氣裝置、潮溼保持系統及活性棉所組成,該培育皿為中空容室,並設有上蓋以封閉培育皿,位於培育皿內設有通氣裝置及潮溼保持系統;該活性棉是覆蓋在培育皿的環邊;該活性棉為棉體或布料以上其一或其組合;該通氣裝置及潮溼保持系統是連接有定時器,能控制通氣裝置及潮溼保持系統的啟閉。因此,利用通氣裝置及潮溼保持系統將氣體切割後送入培育皿內的水流,則能通過細微的空氣分子以激發水流,使培育皿內充滿水氣且霧化瀰漫在培育皿內,令箱體內產生充沛的水氣,非常適合菌菇類生長,並將活性棉覆蓋在菌菇類棲息物、木頭或太空包表面,且將活性棉與水面接觸,而能利用毛細孔作用,一方面補充菌菇類棲息物所需的水分,另一方面逐漸對菌菇類棲息物釋放光譜能量及共振作用,可刺激菌菇類的快速生長,確實縮短菌菇類成長的時間,再於培育皿環邊亦設置活性棉,不僅能降低光線照射,同樣可產生光譜能量,而有助於菌菇類的生長,相當理想且進步。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栽培菌菇類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圖1所示,是本發明栽培菌菇類的示意圖,位於培育皿10內注入水流2(以活化水或能量水為佳)至一適當高度,並設置一承放座3以便將菌菇類棲息物4墊高,避免直接接觸到水流2,然後將菌菇類棲息物4(如:木頭或太空包)放於承放座3上方,本發明是以牛樟芝為實施例,再將活性棉13覆蓋在菌菇類棲息物4表面,且令活性棉13能延伸置入水流2內,接著將通氣裝置11的排氣管114及潮溼保持系統12放置於水流2,再利用上蓋101封閉培育皿10,即組成培育菌菇類理想環境的培植箱1。
本發明利用通氣裝置及潮溼保持系統將氣體切割後送入培育皿內的水流,以促進水流的循環流動,並通過細微的空氣分子激發水流,使培育皿內充滿水氣且霧化瀰漫在培育皿內,營造適合菌菇類生長的環境,更配合活性棉的光譜能量及共振作用,使覆蓋在表面的菌菇類棲息物能加速活化成長,有效刺激菌菇類的生長,以縮短菌菇類成長的時間,使菌菇類的培植事半功倍,顯較為進步理想者,理已符合新型的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菌菇培育皿,由培育皿、通氣裝置、潮溼保持系統及活性棉所組成,潮溼保持系統能使培育皿內的水流快速流動且使水氣霧化瀰漫在培育皿內,使培育皿內充滿潮溼的水氣,相當適合菌菇類生長,再將活性棉覆蓋於菌菇類棲息物表面,刺激菌菇類的快速生長,以縮短菌菇類成長的時間。
技術研發人員:張龍進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南通宇鑫菌菇種植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6.13
技術公布日:2017.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