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牆電梯井道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06:48:26 1
專利名稱:附牆電梯井道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梯井道,具體涉及一種在已建樓房加裝電梯時 需要增設一個附在牆外的附牆電梯井道。
背景技術:
電梯一般安裝在建築物內部專門設計的電梯井道內,無機房電梯井道 主要起安裝、支撐電梯設備和承擔電梯載荷的作用,電梯井道應有足夠的 強度和剛度,並有防雨、保溫以及提供進出口等功能,井道四壁還有防振 降噪的效果。
已建樓房加裝電梯,因事先沒有設計井道,通常的辦法是增設一個附 在牆外的井道供電梯安裝和運行。也有為了降低電梯成本,在新的房屋上 安裝附牆電梯,實際上擴展了建築使用面積。
附牆井道一般採用鋼結構井架,外邊封裝防護板,簡單可靠經濟。而 採用磚牆結構是不可靠的,若加裝鋼筋混凝土井道,既不經濟又很費事。 現行的鋼架井道採用現場焊接的整體式和預製後逐節裝配式等結構, 一般 是離牆安裝或貼牆轉向安裝,導軌都是固定在橫杆上,沒有機箱,防護板 是金屬板或塑料板。整個施工過程須動用吊車等起重設備和大型的運輸車 輛,因此成本較高,或降噪性能欠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經濟實用降 噪能力強的附牆電梯井道,它能直接在現場搭建,尺寸緊湊剛度大,可以 1: l傳動,整個施工過程無須動用吊車等起重設備和大型的運輸車輛,佔 地少並且減少了造價。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附牆電梯井道,包括建築物、設在 建築物牆體外的井道基礎、底部固定連接在井道基礎上的鋼結構井架、機 箱、包覆在井架機箱外圍的防護板及用於電梯轎廂和對重運行的導軌,其 中,所述井架為一一面開口且該開口的一面貼附在建築物牆體上的四稜柱 式三面框架,它包括若干立柱、若干間隔聯接在立柱上的橫杆及若干位於 井架上部的頂梁;所述機箱設在井架的頂部,所述頂梁位於機箱的底部並 支撐機箱;該機箱的頂板為可開啟式;所述防護板包覆在井架外表的三個 平面上;所述導軌通過座板直接固定在立柱上;所述構成井道的立柱、橫 杆、機箱的框架及導軌均為單根鋼構件,它們之間為可拆卸連接。
上述的附牆電梯井道,其中,所述機箱四周的箱壁由角鋼拼接組成; 所述機箱頂板由鋼板和泡沫內襯構成,它為傾斜的雙坡屋面。
上述的附牆電梯井道,其中,所述井道以貼牆對樓錯開門洞的方式直 接安裝在建築物樓梯間的外牆上,井架與牆體之間通過附牆件用穿牆螺栓 連接。
上述的附牆電梯井道,其中,所述立柱包括兩根附牆柱在內的構成井 架框架的六根立柱,所述立柱均為上下插接連接。
上述的附牆電梯井道,其中,所述頂梁為平行設置的三根,該三根頂 梁的上端面中間橫向支撐一根用於安裝電梯曳引機和導向輪的主梁。
上述的附牆電梯井道,其中,所述立柱、橫杆均為方管,所述頂梁和 主梁為槽鋼。
上述的附牆電梯井道,其中,所述防護板採用高強水泥板製成。 本實用新型的附牆電梯井道的技術方案與現場焊裝或用預製部件拼 焊的井架不同,它是完全裝配式的井架,包括其上部的機箱架在內,全部 採用單根預製鋼構件,在現場用螺栓聯結緊固而成,這種螺栓聯結可以拆
卸或重覆拼裝,像搭腳手架一樣方便,直接在現場搭建電梯井道,整個施 工過程無須動用吊車等起重設備和大型的運輸車輛。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附牆電梯井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附牆電梯井道的底部平面圖3a和圖3b為本實用新型的附牆電梯井道中立柱、橫杆及導軌之間 的連接關係示意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附牆電梯井道中井道和建築物之間的連接關係示 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4,本實用新型的附牆電梯井道l,包括建築物2、井 道基礎3 (圖中未示)、 一鋼結構的井架11、防護板12、用於電梯轎廂和 對重運行的導軌41、 42及一機箱5,其中,井道基礎3設在建築物2牆體 外;井架11的底部固定連接在井道基礎3上;防護板12包覆在井架11 的外圍;導軌41、 42用於電梯轎廂和對重的運行;機箱5設在井架11的 頂部。
本實用新型的附牆電梯井道1的特點是
井道基礎3頂面與建築物2室外地坪相當,比建築物2室內地坪要低。
井架11為一一面開口且該開口的一面貼附在建築物2牆體上的四稜 柱式三面框架,它包括六根立柱111、 一系列間隔聯接在立柱上的橫杆112 及三根且位於井架11上部的頂梁113,其中,立柱111及橫杆U2均為方 管,頂梁113為槽鋼,六根立柱111均為上下插接連接,構成井架11的框 架主體,其中開口處兩根為附牆立柱lll'與牆體聯結;頂梁113平行設置 在機箱5的底部並支撐機箱5內的主梁。
機箱5設在井架11的頂部,它的截面與井架ll相同,高度很小。該 機箱5的頂板為可開啟式,其位置與建築物2的屋頂大體持平;機箱5的 頂板50由鋼板和泡沫內襯構成,它為傾斜的雙坡屋面;機箱5四周的箱 壁51由角鋼拼接組成。機箱5的底部由三根頂梁113支撐,頂梁113的上 端面中間橫向支撐一根用於安裝電梯曳引機和導向輪的主梁,該主梁上還 安裝限速器等電梯控制部件;機箱5內側的牆體上開設有檢修窗,該窗緊 靠曳引機,檢修窗內側牆上設有掛梯。
導軌41、 42通過座板40固定在井架11的立柱111上,立柱111與導軌合二為一,連同它們兩側的橫杆112—起,組成強有力的鋼構,共同抗
衡外來的振動和變形,具有很大的空間剛度和用鋼量較少的特點。其中,
用於電梯轎廂運行的導軌41通過座板40與井架11的中間立柱111合二為 一,用於對重運行的導軌42通過座板40與位於相對井架11開口面的兩 根主立柱lll"合二為一。
構成井道的立柱lll、 lll'、 111"、橫杆32、導軌41、 42及機箱5的 框架均為單根鋼構件,它們之間為可拆卸連接。
井道1底部的一層包裝板是可拆卸的,以便必要時可打開維修;
防護板12包覆在井架11外的三個平面上,該防護板12為高強水泥 板材,該板具有一定的厚度,較大的強度、剛度和耐久性,顏色與普通牆 體一致或相近,防護板12與井架11之間用金屬螺栓聯接,使井架11與防 護板12形成一個整體。
本實用新型的附牆電梯井道1以貼牆對樓錯開門洞的方式直接安裝在 建築物2牆體的外側面並位於建築物樓梯間20的位置,井架11與建築物 2牆體之間通過附牆件用穿牆螺栓連接。居民從底層門洞21進入樓梯間 20後,往前可以走樓梯,返向就能乘電梯,乘梯和爬樓互不幹擾。電梯各 層出入口設在樓梯間的中間平臺上,離房層還有半截樓梯。該安裝方式比 附加廊道式或貼牆拐角式等結構更緊湊,佔地少,造價低。附牆井道的牆 體一面,在其各個樓梯平臺位置上開設一系列層門22。井架11與建築物 2樓牆體之間每隔一段距離用穿牆螺栓固定,其附牆聯接件是可以微調的。
本實用新型的附牆電梯井道1的井架11與現場焊裝或用預製部件拼 焊的井架不同,它是完全裝配式的井架,包括其上部的機箱5框架在內, 全部採用單根預製鋼構件,在現場用螺栓聯結緊固而成。這種螺栓聯結可
以拆卸或重覆拼裝。像搭腳手架一樣,直接在現場搭建電梯井道,整個施 工過程無須動用吊車等起重設備和大型的運輸車輛。
本技術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上的實施例僅是用來說 明本實用新型,而並非用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 實質精神範圍內,對以上所述實施例的變化、變型都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 權利要求書範圍內。
權利要求1. 一種附牆電梯井道,包括建築物、設在建築物牆體外的井道基礎、底部固定連接在井道基礎上的鋼結構井架、機箱、包覆在井架機箱外圍的防護板及用於電梯轎廂和對重運行的導軌,其特徵在於,所述井架為一一面開口且該開口的一面貼附在建築物牆體上的四稜柱式三面框架,它包括若干立柱、若干間隔聯接在立柱上的橫杆及若干位於井架上部的頂梁;所述機箱設在井架的頂部,所述頂梁位於機箱的底部並支撐機箱;該機箱的頂板為可開啟式;所述防護板包覆在井架外表的三個平面上;所述導軌通過座板直接固定在立柱上;所述構成井道的立柱、橫杆、機箱的框架及導軌均為單根鋼構件,它們之間為可拆卸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附牆電梯井道,其特徵在於,所述機箱四周的箱壁 由角鋼拼接組成;所述機箱頂板由鋼板和泡沫內襯構成,它為傾斜的雙坡屋面。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附牆電梯井道,其特徵在於,所述井道以貼牆對樓 錯開門洞的方式直接安裝在建築物樓梯間的外牆上,井架與牆體之間通過附牆件用 穿牆螺栓連接。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附牆電梯井道,其特徵在於,所述立柱包括兩根附 牆柱在內的構成井架框架的六根立柱,所述立柱均為上下插接連接。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附牆電梯井道,其特徵在於,所述頂梁為平行設置 的三根,該三根頂梁的上端面中間橫向支撐一根用於安裝電梯曳引機和導向輪的主 梁。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附牆電梯井道,其特徵在於,所述立柱、橫杆均為 方管,所述頂梁和主梁為槽鋼。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附牆電梯井道,其特徵在於,所述防護板採用高強 水泥板製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附牆電梯井道,包括建築物、井道基礎、井架、機箱、防護板及導軌,所述井架為一一面開口且該開口的一面貼附在建築物牆體上的四稜柱式三面框架,它包括若干立柱、若干間隔聯接在立柱上的橫杆及若干位於井架上部的頂梁;所述機箱設在井架的頂部,所述頂梁位於機箱的底部並支撐機箱;該機箱的頂板為可開啟式,所述防護板包覆在井架外表的三個平面上;所述導軌通過座板直接固定在立柱上;所述構成井道的立柱、橫杆、機箱的框架及導軌均為單根鋼構件,它們之間為可拆卸連接。本實用新型的附牆電梯井道像搭腳手架一樣方便,直接在現場搭建電梯井道,整個施工過程無須動用吊車等起重設備和大型的運輸車輛。
文檔編號B66B11/00GK201250038SQ20082005804
公開日2009年6月3日 申請日期2008年5月6日 優先權日2008年5月6日
發明者歸鼎華 申請人:蘇州臺菱電梯有限公司;歸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