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切斷閥防誤裝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21:06:36 1
專利名稱:燃油切斷閥防誤裝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械閥,尤其是安裝於摩託車燃油蒸發系統中的燃油切斷閥。
背景技術:
目前安裝於摩託車燃油蒸發系統中的燃油切斷閥安裝錯誤(顛倒)後燃油切斷閥內通路將關閉,導致整個管路堵塞,將使燃油蒸發系統失效,從而影響摩託車供油及燃油蒸汽的排放。
實用新型內容實用新型目的針對上述現有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使燃油切斷閥在安裝中不會出現錯裝(顛倒180° )的燃油切斷閥防誤裝裝置。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燃油切斷閥防誤裝裝置,包括燃油切斷閥、膠套和支架,所述燃油切斷閥包括殼體和設於該殼體頂部的上蓋,所述膠套包括膠套本體和設於該膠套本體上的插槽,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體和與該支架本體相連的上部設有兩對稱凸塊的插頭,所述插頭的上部中間位置設有一開槽,插槽的中間位置設有擋塊,該擋塊的寬度和開槽的寬度相同,擋塊的上部和插槽的上部平齊,擋塊的高度與凸塊的高度之和與開槽的深度相同;所述殼體的外壁緊靠上蓋處設有一凸塊,膠套本體上設有與所述凸塊相適配的豁口。有益效果本發明燃油切斷閥防誤裝裝置使膠套將不能反向(顛倒180° )插入支架,同時燃油切斷閥(傾倒閥)本體與膠套也不能反向(顛倒180° )組裝,這就保證了整個燃油切斷閥(傾倒閥)在安裝中不會出現錯裝(顛倒180° )的情況,保障燃油蒸發系統正常運轉。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圖;圖2為支架的結構圖;圖3為膠套的結構圖;圖4為支架和膠套的裝配圖;圖5為燃油切斷閥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之後,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於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範圍。如圖1所示,燃油切斷閥1、膠套2和支架3正確安裝,組成燃油切斷閥防誤裝裝置。如圖2所示,支架3包括支架本體4和與該支架本體4相連的上部設有兩對稱凸塊14的插頭5,插頭5的上部中間位置設有一矩形開槽7,開槽7的深度為插頭5高度的 2/5(也可為1/2至1/3)。如圖3所示,膠套2包括膠套本體12和設於該膠套本體12上的插槽6,插槽6的深度大於開槽7的深度,插槽6的中間位置設有擋塊8,擋塊8的寬度和開槽7的寬度相同, 擋塊8的上部和插槽6的上部平齊,擋塊8的高度與凸塊14的高度之和與開槽7的深度相同,這種結構使得膠套不能反向(顛倒180° )插入支架。如圖4所示,支架3的插頭5沿正確的方向完全插入膠套2的插槽6,使插槽6中的擋塊8卡入插頭5上的開槽7中。如圖3和圖5所示,燃油切斷閥1包括殼體9和設於該殼體9頂部的上蓋10,殼體9的外壁緊靠上蓋10處設有一凸塊11,膠套本體12上設有與所述凸塊11相適配的豁口 13,使燃油切斷閥1隻能按正確的方向與膠套2組裝。
權利要求1.一種燃油切斷閥防誤裝裝置,包括燃油切斷閥(1)、膠套(2)和支架(3),所述燃油切斷閥(1)包括殼體(9)和設於該殼體(9)頂部的上蓋(10),所述膠套(2)包括膠套本體 (12)和設於該膠套本體(1 上的插槽(6),所述支架C3)包括支架本體(4)和與該支架本體(4)相連的上部設有兩對稱凸塊(14)的插頭(5),其特徵在於所述插頭( 的上部中間位置設有一開槽(7),插槽(6)的中間位置設有擋塊(8),該擋塊(8)的寬度和開槽(7)的寬度相同,擋塊(8)的上部和插槽(6)的上部平齊,擋塊(8)的高度與凸塊(14)的高度之和與開槽(7)的深度相同;所述殼體(9)的外壁緊靠上蓋(10)處設有一凸塊(11),膠套本體(12)上設有與所述凸塊(11)相適配的豁口(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燃油切斷閥防誤裝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開槽(7)的深度為插頭(5)高度的1/2至1/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燃油切斷閥防誤裝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開槽(7)的形狀為矩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燃油切斷閥防誤裝裝置,包括燃油切斷閥、膠套和支架,所述燃油切斷閥包括殼體和設於該殼體頂部的上蓋,所述膠套包括膠套本體和設於該膠套本體上的插槽,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體和與該支架本體相連的上部設有兩對稱凸塊的插頭,所述插頭的上部中間位置設有一開槽,插槽的中間位置設有擋塊,該擋塊的寬度和開槽的寬度相同,擋塊的上部和插槽的上部平齊,擋塊的高度與凸塊的高度之和與開槽的深度相同;所述殼體的外壁緊靠上蓋處設有一凸塊,膠套本體上設有與所述凸塊相適配的豁口。本實用新型燃油切斷閥防誤裝裝置使燃油切斷閥在安裝中不會出現錯裝。
文檔編號F02M25/08GK201934215SQ201020681169
公開日2011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27日
發明者張永良, 胡彥, 許晨傑 申請人:南京金城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