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增壓閥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17:42:36 1
專利名稱:真空增壓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制動部件,尤其涉及為真空助力器提供的一種新型的單向閥,並利用文氏管效應提高抽取的真空度。
背景技術:
汽車制動真空助力器總成產品是整車制動系統中的安全件,利用發動機或其他真空源提供的真空,通過控制腔內的真空與大氣的壓強差,實現對駕駛員制動踏板力的放大, 並通過制動主缸轉換為制動液壓,驅動基礎制動部件,實現整車的制動。在真空助力器和發動機之間安裝有普通單向閥,此類單向閥效率不佳且沒有增壓功能,當在高海拔或者發動機功率不足時(例如打開空調冷氣),助力器真空將會下降,導致制動性能下降和踏板感覺變硬。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真空增壓閥,有效提高了抽取的真空度,增強了制動的性能,彌補了抽氣效率低的缺點,也使得整個制動系統能更好的適應高海拔等易導致真空不足的環境。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真空增壓閥,其中,包括由第一文氏管和第二文氏管相互連接形成的雙文氏管結構,其中所述第一文氏管連接大氣端以抽取空氣,所述第二文氏管連接真空源的入口 ;第一腔,通過第一導管連接到所述雙文氏管結構,所述第一腔還通過第一單向閥連接真空助力器,所述第一單向閥只能按照從所述真空助力器至所述第一腔的方向單向開啟;第二腔,通過第二導管連接到所述雙文氏管結構,所述第二腔還通過第二單向閥連接所述真空助力器,所述第二單向閥只能按照從所述真空助力器至所述第二腔的方向單向開啟。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真空增壓閥的一實施例,所述第一單向閥是皮膜式單向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真空增壓閥的一實施例,所述第二單向閥是皮膜式單向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真空增壓閥的一實施例,在所述真空源的入口產生真空的情況下,所述第一單向閥和所述第二單向閥抽取所述真空助力器內的空氣。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真空增壓閥的一實施例,在所述真空源的入口和所述真空助力器內的壓力平衡的情況下,所述第一單向閥關閉,所述真空源的入口通過所述第二單向閥抽取所述真空助力器內的空氣。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真空增壓閥的一實施例,所述真空源是汽車發動機。本實用新型對比現有技術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方案是提供了一種真空增強型單向閥,包括了由第一文氏管和第二文氏管相互連接形成的雙文氏管結構,其中第一文氏管連接濾芯以抽取空氣,第二文氏管連接真空源的入口,有效的提高反應時間和真空度。根據文氏管的原理,增大發動機及其它真空源產生的作用於真空助力器的真空度, 改善汽車的制動性能,改善整車對高海拔等環境的適應能力。並且由於較低的流量,有效的減少對整車發動機的功率消耗,特別是在低排量車和打開空調時能有效的改善真空不足現象,使得踏板感覺良好。由於利用了文氏管的增壓原理,其壓差可以幫助單向閥的開啟,比單純的單向閥具有更加良好的開啟性,這點在低溫下尤為明顯。本實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噪音水平,和單向閥的噪音水平一致,保持在55dB。安裝簡便,和常規單向閥連接一致,採用皮模式單向閥裝置,使其具有更好的開啟性和反應時間。
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真空增壓閥的實施例的結構圖。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真空增壓閥中的皮膜式單向閥的結構示意圖。圖3 圖5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真空增壓閥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真空增壓閥的實施例的結構。請參見圖1,本實施例的真空增壓閥的設計充分利用了文氏管提高抽取的真空度,包括由第一文氏管100和第二文氏管101相互連接形成的雙文氏管結構,其中第一文氏管100連接大氣端①以抽取空氣,第二文氏管101連接真空源的入口②(例如發動機);第一腔104,通過第一導管102連接到雙文氏管結構,第一腔104還通過第一單向閥106連接真空助力器③,第一單向閥106隻能按照從真空助力器③至第一腔104的方向單向開啟;第二腔105,通過第二導管103連接到雙文氏管結構,第二腔105還通過第二單向閥107連接真空助力器③,第二單向閥107隻能按照從真空助力器③至第二腔105的方向單向開啟。其中,第一單向閥106和第二單向閥107較佳的可以是如圖2所示的皮膜式單向閥的結構,這可以改善增壓閥的開啟性和反應時間,能有效減少增壓閥的噪音水平,使其噪音水平在45 55dB。圖3示出了本實施例的真空增壓閥的工作原理。在介紹工作原理之前先說明本實施例應用的文氏效應的原理。當風吹過阻擋物時,在阻擋物的背風面上方埠四周氣壓相對較低,從而產生吸附作用並導致空氣的流動。文氏管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把氣流由粗變細,以加快氣體流速,負氣體在文氏管出口的後側形成一個「真空」區,增加了抽氣效率, 節省了能源。如圖3所示,當汽油發動機或者其它真空源在入口處產生真空時,通過兩個單向閥抽取助力器內的空氣,並通過文氏管及其濾芯抽取空氣。當入口和助力器內的壓力平衡時,左側的單向閥關閉。此時根據文氏管的特性,在入口和濾芯口之間有壓力差時,腔體1 內的壓力比入口低,汽油發動機或者其它真空源仍通過右側的單向閥抽取助力器內的空氣,使助力器內的真空度比汽油發動機或其它真空源產生的真空度高。繼續參考圖4,在第一階段P Booster > Pc,發動機通過兩個單向閥從助力器抽
取空氣。兩個單向閥開啟
權利要求1.一種真空增壓閥,其特徵在於,包括由第一文氏管和第二文氏管相互連接形成的雙文氏管結構,其中所述第一文氏管連接大氣端以抽取空氣,所述第二文氏管連接真空源的入口 ;第一腔,通過第一導管連接到所述雙文氏管結構,所述第一腔還通過第一單向閥連接真空助力器,所述第一單向閥只能按照從所述真空助力器至所述第一腔的方向單向開啟;第二腔,通過第二導管連接到所述雙文氏管結構,所述第二腔還通過第二單向閥連接所述真空助力器,所述第二單向閥只能按照從所述真空助力器至所述第二腔的方向單向開啟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增壓閥,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單向閥是皮膜式單向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增壓閥,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單向閥是皮膜式單向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增壓閥,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真空源的入口產生真空的情況下,所述第一單向閥和所述第二單向閥抽取所述真空助力器內的空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增壓閥,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真空源的入口和所述真空助力器內的壓力平衡的情況下,所述第一單向閥關閉,所述真空源的入口通過所述第二單向閥抽取所述真空助力器內的空氣。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增壓閥,其特徵在於,所述真空源是汽車發動機。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真空增壓閥,有效提高了抽取的真空度,增強了制動的性能,彌補了抽氣效率低的缺點,也使得整個制動系統能更好的適應高海拔等易導致真空不足的環境。其技術方案為真空增壓閥包括由第一文氏管和第二文氏管相互連接形成的雙文氏管結構,其中第一文氏管連接大氣端以抽取空氣,第二文氏管連接真空源的入口;第一腔,通過第一導管連接到雙文氏管結構,第一腔還通過第一單向閥連接真空助力器,第一單向閥只能按照從真空助力器至第一腔的方向單向開啟;第二腔,通過第二導管連接到雙文氏管結構,第二腔還通過第二單向閥連接真空助力器,第二單向閥只能按照從真空助力器至第二腔的方向單向開啟。
文檔編號B60T13/57GK202243435SQ20112031067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25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25日
發明者卜凡彬, 隆德峰, 高百軍 申請人:上海大陸汽車制動系統銷售有限公司, 上海汽車制動系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