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通信直放站的散熱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14:50:21 1
專利名稱:移動通信直放站的散熱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移動通信設備的散熱裝置,尤其是一種移動通信直放站的散熱裝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移動通信直放站的散熱問題,即提供一種移動通信直放站的散熱裝置。該裝置可以針對不同頻段、不同輸出功率的移動通信直放站予以良好的散熱效果且保證其整機、機內電源及功放組件始終正常工作。為此,其主要技術方案是一種移動通信直放站的散熱裝置,該述散熱裝置包括冷卻管、散熱板,其中,所述的散熱板具有兩個相對對立的工作面、,且在所述工作面上分別設有至少一組散熱片且每片散熱片上設有至少兩個以上的冷卻管定位孔,在另一所述工作面上設有的至少兩道以上的凹槽104且所述的散熱管設在所述凹槽內並與所述散熱片定位連接。比較現有技術產品和已知的背景技術資料並結合、參考當前公開文獻,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散熱裝置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一是在設計結構上有了突出的實質性特點,所述裝置以散熱板和散熱管的結合方式徹底改變了現有技術中以風扇或鋁製柵欄式散熱座的傳統散熱模式;二是散熱效果有了明顯的進步,所述裝置的散熱板板設方式和散熱管管設方式(包括管子的形狀、管子內部的傳熱工質)打破以往只能靠電風扇強制降溫的限制性的設置,三是本散熱裝置以直放站機櫃內的各組件為散熱對象,在布局上相對集中,大大節省了機櫃內部空間。綜上所述,在解決移動通信直放站散熱的問題上本散熱裝置的使用具有了劃時代的意義。
圖1是散熱板的主視結構圖;圖2是關於圖1的左側視圖;圖3是關於圖1的俯視圖;圖4是散熱板的後視圖;圖5是關於圖4的前視圖;圖6、圖7是冷卻管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散熱片的平面示意圖;圖9、10、11分別是散熱裝置的幾個實施例示意圖。
圖中1-散熱板,101-散熱板前工作面,1011-散熱片,10111-冷卻管固定孔,102-散熱板後工作面,1021-冷卻管凹槽,2-冷卻管。
由於前所未聞,不論是附圖還是文字說明,以上實施例僅為支持本實用新型主張的特例說明,而凡是在移動通信直放站的箱(櫃)體內設有冷卻管及冷卻管與散熱板、散熱片互為結合的技術方案或事例均屬於支持本實用新型主張的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移動通信直放站的散熱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散熱裝置包括冷卻管(2)、散熱板(1),其中,所述的散熱板(1)具有兩個相對對立的前、後工作面(101)、(102),且在所述工作面(101)上設有至少一組散熱片(1011)且每片散熱片上設有至少兩個以上的冷卻管固定定位孔(10111),在另一所述工作面(102)上設有的至少兩道以上的凹槽(1021)且所述的冷卻管(2)設在所述凹槽(1021)內並與所述散熱片定位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通信直放站的散熱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散熱片(1011)其個數可以是奇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通信直放站的散熱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散熱片(1011)其個數可以是偶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通信直放站的散熱裝置,其特徵是,冷卻管(2)其設在所述散熱板(1)與所述散熱片(1011)之間的管道延伸段具有一道小於90°的內圓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通信直放站的散熱裝置,其特徵是,散熱板(1)其板的邊角是一種小於90°的導角。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移動通信直放站的散熱裝置,該散熱裝置包括冷卻管、散熱板,其中,所述的散熱板具有兩個相對對立的工作面,且在所述工作面上設有至少一組散熱片且每片散熱片上設有至少兩個以上的冷卻管固定定位孔,在另一所述工作面上設有的至少兩道以上的凹槽且所述的冷卻管設在所述凹槽內並與所述散熱片定位連接。由於有了如此方案,其效果是流經冷卻管內的冷卻液通過管壁可以將散熱板、散熱片上散發出來的熱量全部吸納並迅速帶走,而散熱板、散熱片又不斷地吸收如功放、電源等熱源產生出的熱量如此一來周而反覆造就了直放站箱體內部的冷卻環境保證了直放站長期有效地工作。
文檔編號H04B1/036GK2517209SQ0220512
公開日2002年10月16日 申請日期2002年2月10日 優先權日2002年2月10日
發明者蘇溫州 申請人:蘇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