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均壓式行星研磨機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11:55:26 4
專利名稱:磁力均壓式行星研磨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磁力對工件施加正壓力的研磨機,用於片狀工件的粗研或精研加工,屬機械加工領域。
目前常用的研磨機對工件施加所需的研磨正壓力,除了用螺旋、彈簧等機械方法外還有液壓和氣動等方式,而且要麼是用上下研磨盤加壓,要麼是通過行星輪的軸來集中加壓,雖然結構較簡單或是壓力容易調整,但是對工具機的幾何精度、運動精度和剛度要求很高,使造價和維護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對於同時被研磨的許多個工件,由於工件初始厚度的偏差和研磨機平面度、平行度或轉動端跳誤差和結構變形的存在,使每個工件所受壓力不均,較大工件的不同部位的壓力也不均勻,多個工件研磨時首先研磨其中少數工件的少數高點,逐漸增加接觸面積,厚的工件早已研成而薄的工件也許還沒研到,總的研磨量遠大於所需的最小研磨量,同時還可能有的工件被研偏,造成生產率低和廢品率高。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研磨機的上述缺點,提供一種成本低,生產率和成品率高的研磨機。磁力均壓式行星研磨機的結構如
圖1所示,圖2為磁力夾具工作原理圖,下面進一步說明磁力均壓式行星研磨機,由研磨盤(1)、中心齒輪(2)、行星輪(3)、保持架(4)、驅動軸(5)和機架(9)等構成,行星輪的心軸(6)固定在保持架上並在隨之公轉的同時,與不轉的中心齒輪嚙合產生自轉,其特徵在於分布在行星輪上的軸向孔中裝有只能軸向浮動而不能轉動的磁力夾具(7),因行星輪和夾具體是不導磁材料,使鑲於夾具中的永磁體(8)的強磁場得以穿透片狀工件而一起吸在研磨盤表面上,提供了研磨的正壓力,行星輪的公轉和自轉帶動工件沿研磨盤表面做複雜軌跡的平面運動。
下面對磁力夾具做進一步說明根據工件的大小,每個行星輪上可壓帶多個工件,而每個工件都由各自獨立的磁力夾具壓貼在研磨盤上,這樣一來,不論工件的初始厚度偏差多大,都能在相同的正壓力下同步地受到研磨,不會發生為了研到最薄的工件而令其他工件被迫超量研磨的弊端,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對研磨機製造精度和剛度的要求,只要研磨盤面平整即可,研磨機的結構也較簡單。
磁力夾具可根據工件大小、形狀和所需正壓力來設計,對於較大的工件,在夾具體中,可軸向平行地裝入多個永磁體,磁極指向相同,因夾具體是不導磁材料,從而這多個磁體的磁場相互加強地穿出夾具端面,施力均勻地將工件壓貼在研磨盤表面,這樣可以避免工件研偏,另外由於磁力夾具與其導向孔之間有適當的間隙,對於初始平行度差的工件,磁力夾具仍能使工件的待加工表面大面積地貼伏於研磨盤表面均勻研磨,避免了為糾正平行度誤差而超量研磨較厚的部位,相反地,若減小夾具與導向孔的間隙,則可在一定程度上糾正工件的平行度誤差。
這種研磨機,根據加工和使用等要求,可以是研磨盤及中心齒輪固定而保持架轉動,也可以是保持架固定而研磨盤及中心齒輪轉動。
權利要求1磁力均壓式行星研磨機由研磨盤(1)、中心齒輪(2)、行星輪(3)、保持架(4)、驅動軸(5)和機架(9)等構成,行星輪的芯軸(6)固定在保持架上並在隨之公轉的同時,與不轉的中心齒輪嚙合產生自轉,其特徵在於分布在行星輪上的軸向孔中裝有只能軸向浮動而不能轉動的磁力夾具(7),因行星輪和夾具體是不導磁材料,使鑲於夾具中的永磁體(8)的強磁場得以穿透片狀工件而一起吸在研磨盤表面上,提供了研磨的正壓力,行星輪的公轉和自轉帶動工件沿研磨盤表面做複雜軌跡的平面運動。
2權利要求1所規定的磁力均壓式行星研磨機,據工件大小,每個行星輪上可壓帶多個工件,其特徵在於每個工件都由各自獨立的磁力夾具壓貼在研磨盤上。
3權利要求1、2所規定的磁力均壓式行星研磨機,其特徵在於磁力夾具可根據工件大小、形狀和所需正壓力來設計,對於較大的工件,在夾具體中,可軸向平行地裝入多個永磁體,磁極指向相同,因夾具體是不導磁材料,從而這多個磁體的磁場相互加強地穿出夾具端面,施力均勻地將工件壓貼在研磨盤表面。
4權利要求1所規定的磁力均壓式行星研磨機,其特徵在於可以是研磨盤及中心齒輪固定而保持架轉動,也可以是保持架固定而研磨盤及中心齒輪轉動。
專利摘要磁力均壓式行星研磨機由研磨盤、中心齒輪、保持架、行星輪和機架等構成,行星輪上的軸向孔中,裝有可軸向浮動但不能轉動的鑲有永磁體的夾具,夾具及行星輪不導磁,故磁體的強磁場通過夾具端面將片狀工件吸壓在研磨盤表面,提供了正壓力,行星輪的自轉公轉帶動夾具及工件做複雜軌跡的平動,由於每個工件由各自獨立的磁力夾具施壓,故同時被研磨的每個工件都獲得均等的壓力貼伏在研盤上,對該機的精度剛度要求可降低而其生產率和成品率可提高。
文檔編號B24B37/04GK2505234SQ0126732
公開日2002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01年10月8日 優先權日2001年10月8日
發明者寧光昌, 劉曉同 申請人:北京市電加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