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T形梁安全快速落梁方法與流程
2023-04-30 03:36:56 3
本發明涉及鐵路橋梁的架設方法,具體為一種鐵路架橋機架設預製T形梁且平移到位後的鐵路T形梁安全快速落梁方法。
背景技術:
普通鐵路橋梁多採用定型設計,梁體多為32m、24m等標準跨度的T形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預製梁,每孔橋採用左、右兩片預製梁,為提高工效,縮短架橋機懸吊梁體時間,降低安全風險,一般將支座事先安裝在預製梁底部,採用鐵路專用架橋機架設時,可將梁直接落在橋梁墩臺的支撐墊石上就位,通過底座螺栓錨固、兩側梁體焊接、橫向張拉封閉等輔助作業後,完成架設作業,鋪設架橋機走行軌排後,繼續進行下一孔梁體的架設。
近年來,隨著鐵路的發展,行車速度普遍提高,對線路的平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建鐵路均按無縫線路設計,為滿足沿途橋梁的架設,採用先鋪設25m軌排形成工程線,滿足架梁的需要,待全線梁體架設完成後,拆除25m鋼軌,換鋪500m長軌,經應力放散、軌縫焊接、線路精調整理後達到正式開通條件。
在進行雙線鋪設長軌施工時,經工效、安全、成本綜合分析後,提出了Ⅰ線採用換鋪法、Ⅱ線採用人工直鋪法的理念,在架設雙線橋梁時,需同時架設Ⅰ、Ⅱ線共四片T形梁,其中兩片梁用於工程線鋪設,另外兩片需要進行平移至另一線落梁就位。
為提高鐵路橋梁的抗震性能,現有做法是梁體就位後,在兩片T形梁之間的墩臺上澆築鋼筋混凝土防震擋塊;然而為了保證鋼筋混凝土防震擋塊的施工質量,架梁之前已經事先完成了將防震擋塊的施工,為此,在移梁時需要抬高一定高度,便於跨過防震擋塊高度,落梁幅度較以往大幅增加。
現有落梁採用大噸位千斤頂與臨時墊木配合進行落梁作業,其具體步驟是:首先清理墩臺頂部千斤頂基面雜物,用支撐物找平,隨後用多層鋼製墊塊墊高厚在鋼製墊塊頂部安放千斤頂,千斤頂加壓頂升梁體,抽出鋼滑移橫梁,接著放置適當高度的臨時鋼製墊塊,千斤頂卸壓,梁體平穩下落,支撐在臨時鋼製墊塊,最後抽出千斤頂、取出部分鋼製墊塊,重新安放千斤頂,反覆操作直至梁下支座落在支撐墊石上,落梁作業結束。
在落梁作業過程中,大噸位千斤頂重達80kg,需反覆安放和取出,受梁底高度的影響,工人只能在側面操作,需要較大臂力的工人才能操作,加上千斤頂形狀、外部有油汙等不利條件,操作十分困難;更為關鍵的是要保證千斤頂安放後,要保持千斤頂、多層墊塊中線必須在同一垂線上,否則梁體重心發生偏移極易造成翻梁重大事故。因此,每次安放千斤頂需要十分小心,費工費時、安全風險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T形梁落梁存在費時費力、效率低下且易造成翻梁事故發生的問題,提供了一種鐵路T形梁安全快速落梁方法。
本發明是採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鐵路T形梁安全快速落梁方法,採用如下步驟:a、T形梁經移梁滑軌到達平面位置前,事先安放好升降調平裝置,保證千斤頂行程滿足抬升T形梁的需要,升降調平裝置包括設置在橋梁墩臺帽石上且前端面開口的桁架式導向框架,桁架式導向框架的左右兩側均設置有豎向放置且與其固定的螺旋絲槓,桁架式導向框架的底端設置有調節螺栓,桁架式導向框架內設置有位於其底端且上端開口的調平箱體,調平箱體的底面與橋梁墩臺帽石表面配合,且調平箱體內裝有砂體,調平箱體上方放置有鋼墊板,鋼墊板的上方放置有若干豎向分布的鋼製墊塊,鋼製墊塊上方設置有左右兩端伸出桁架式導向框架且套在螺旋絲槓上的鋼託板,鋼託板下側的螺旋絲槓上均擰有調節螺旋管,且鋼託板上連接有千斤頂;b、適當頂升千斤頂,使T形梁脫離移梁滑軌並抽出移梁滑軌,按照千斤頂行程更換支墊臨時支撐物;c、降低千斤頂高度,臨時支撐物進行支撐,同時旋轉調節螺旋管將千斤頂抬升,按順序抽出鋼製墊塊後,反向旋轉調節螺旋管,將鋼託板降至與剩餘鋼製墊塊頂面密貼;d、隨後重新頂升千斤頂,降低臨時支撐物的高度;e、重複c、d步驟至T形梁底部支座在橋梁墩臺帽石的支撐墊石上就位,完成落梁作業。
採用該落梁方法有效地保證了落梁過程中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克服了現有T形梁落梁存在費時費力、效率低下且易造成翻梁事故發生的問題。
本發明所述的落梁方法杜絕了墊塊發生偏移、中心線不垂直現象的發生,進而避免了翻梁事故發生的問題,而且省去了人工取出和重新安放千斤頂的工作量,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實現了標準化作業。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橋梁墩臺帽石,2-桁架式導向框架,3-螺旋絲槓,4-調平箱體,5-鋼墊板,6-鋼製墊塊,7-鋼託板,8-調節螺旋管,9-千斤頂。
具體實施方式
鐵路T形梁安全快速落梁方法,採用如下步驟:a、T形梁經移梁滑軌到達平面位置前,事先安放好升降調平裝置,保證千斤頂行程滿足抬升T形梁的需要,升降調平裝置包括設置在橋梁墩臺帽石1上且前端面開口的桁架式導向框架2,桁架式導向框架2的左右兩側均設置有豎向放置且與其固定的螺旋絲槓3,桁架式導向框架2的底端設置有調節螺栓,桁架式導向框架2內設置有位於其底端且上端開口的調平箱體4,調平箱體4的底面與橋梁墩臺帽石1表面配合,且調平箱體4內裝有砂體,調平箱體4上方放置有鋼墊板5,鋼墊板5的上方放置有若干豎向分布的鋼製墊塊6,鋼製墊塊6上方設置有左右兩端伸出桁架式導向框架2且套在螺旋絲槓3上的鋼託板7,鋼託板7下側的螺旋絲槓3上均擰有調節螺旋管8,且鋼託板7上連接有千斤頂9;b、適當頂升千斤頂9,使T形梁脫離移梁滑軌並抽出移梁滑軌,按照千斤頂9行程更換支墊臨時支撐物;c、降低千斤頂9高度,臨時支撐物進行支撐,同時旋轉調節螺旋管8將千斤頂9抬升,按順序抽出鋼製墊塊6後,反向旋轉調節螺旋管8,將鋼託板7降至與剩餘鋼製墊塊6頂面密貼;d、隨後重新頂升千斤頂9,降低臨時支撐物的高度;e、重複c、d步驟至T形梁底部支座在橋梁墩臺帽石1的支撐墊石上就位,完成落梁作業。
具體實施過程中,升降調平裝置安放採用如下步驟:a、將桁架式導向框架2安放在橋梁墩臺帽石1的合適位置,旋轉調節螺栓使桁架式導向框架2豎直;b、隨後將調平箱體4擺放在桁架式導向框架2內的最底層,調平箱體4的坡度與橋梁墩臺帽石1排水坡度方向一致,將砂體表面整平,用水平尺檢查;c、在調平箱體4砂體頂面放置鋼墊板5,並在鋼墊板5上依次插入鋼製墊塊6,旋轉調節螺旋管將鋼託板7降至與鋼製墊塊6密貼;d、最後在鋼託板7上安放千斤頂9並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