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頂式輻射取暖器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02:56:06 2
專利名稱:吸頂式輻射取暖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吸頂式輻射取暖器屬於電熱領域,特別是一種吸頂式輻射取暖器。
現有技術的吸頂式取暖器,所採用的發熱體大多是傳統的電熱絲或紅外線發熱體等,不足之處是傳統方法存在安全隱患且熱效率低,紅外線發熱結構較複雜,成本較高,現有的輻射取暖器還沒有採用吸頂式結構,使用中需要人們搬動,同時不需要取暖時,需要收藏,造成使用不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避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集取暖、照明於一體的安全性高、成本低、節能、高效的吸頂式輻射取暖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它是由殼體,後蓋、風扇、連接板、反射罩、滷素髮熱管、燈座、照明燈及透明燈罩組成,殼體安裝在後蓋上,後蓋是用來固定在房間頂面上,形成吸頂式,在殼體上邊緣安裝固定有燈座,反射罩通過連接板固定在殼體上,反射罩與殼體之間形成排風間隙,滷素髮熱管固定在底板上,底板安裝在託盤上,並通過連接塊連接在殼體上,風扇固定在殼體上,四個燈座固定分布在殼體的對角線位置上,燈座上裝有照明燈,起到照明的作用,反射罩與殼體通過連接板將兩者連接並在底部形成排風間隙,反射罩設計為弧面形狀,透明燈罩安裝在殼體上並與殼體凹進部分形成進風間隙,滷素髮熱管固定在底板上,底板安裝在託盤上,並通過連接塊連接在殼體上,滷素髮熱管設置在反射罩的焦點位置上,將滷素髮熱管產生的熱量全部反射,提高熱效率,在殼體上照明燈的四個位置上,設有用於透光和排風、進風的孔,透明罩上設計有排氣孔,由於吸頂式取暖器的熱量大,有照明和滷素髮熱管,需要有良好的通風,在殼體與反射罩的底部形成通風間隙,在透明燈罩與殼體凹進部分形成通風間隙,風扇固定在殼體上,在結構方面解決吸頂式取暖器通風。
為了適合於衛生間的使用,在後蓋中央固定風扇,風扇反向抽風,起到排氣的效果和作用,形成嵌入式結構。
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採用囟素髮熱管,價格低廉、熱效率高、安全性強,達到快速升溫的效果,結合吸頂式結構及照明燈,形成了集取暖、照明於一體的取暖設備,可廣泛用於各類衛生間及廳堂。
附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發熱體安裝結構示意圖。
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仰視圖。
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嵌入式結構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附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是由殼體1、後蓋2、、風扇3、連接板4、反射罩5、滷素髮熱管6、燈座7、照明燈8及透明燈罩9組成,成對角線分布的四個燈座7固定在殼體1上,並裝有照明燈,殼體1中部的支座將反射罩5與殼體1隔開,同時又通過連接板4將兩者連接,反射罩5設計為弧面形狀,反射罩周邊與殼體1的下部形成排風間隙16,下方的囟素髮熱管6發出的熱量經弧面反射,透明燈罩9安裝在殼體1上並與殼體凹進部分形成進風間隙10。
如附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環形滷素髮熱管6固定在底板12上,底板安裝在託盤14上,並通過連接塊13連接在殼體1上,風扇3將滷素髮熱管加熱的熱空氣通過風力強壓向下,從而使氣流由反射罩5周邊的間隙16及中部和孔穿過環形排氣孔迅速擴散。
如附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殼體1在對角線的四個位置上,開設有用於透光和進風的孔18,透明罩9上設計有環繞一周的排氣孔19。
如附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風扇3固定在後蓋2中央嵌入牆體20內,風扇反向抽風,形成嵌入式結構。
權利要求1.一種吸頂式輻射取暖器,其特徵是由殼體,後蓋、風扇、連接板、反射罩、滷素髮熱管、燈座組成,殼體安裝在後蓋上,在殼體上的邊緣安裝固定有燈座,反射罩通過連接板固定在殼體上,反射罩與殼體之間形成排風間隙,滷素髮熱管固定在底板上,底板安裝在託盤上,並通過連接塊連接在殼體上,風扇固定在殼體上,滷素髮熱管設置在反射罩的焦點位置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頂式輻射取暖器,其特徵是成對角線分布的四個燈座固定在殼體上,反射罩設計為弧面形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頂式輻射取暖器,其特徵是殼體在四個對角線的位置上,開設有用於透光和進風的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頂式輻射取暖器,其特徵是透明燈罩安裝在殼體上並與殼體凹進部分形成進風間隙,透明罩上設計有環繞一周的排氣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頂式輻射取暖器,其特徵是在後蓋中央固定風扇,風扇反向抽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吸頂式輻射取暖器屬於電熱領域,它是由殼體,後蓋、風扇、連接板、反射罩、滷素髮熱管、燈座組成,殼體安裝在後蓋上,在殼體上的邊緣安裝固定有燈座,反射罩通過連接板固定在殼體上,反射罩與殼體之間形成排風間隙,滷素髮熱管固定在底板上,並通過連接塊連接在殼體上,風扇固定在殼體上,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採用囟素髮熱管,價格低廉、熱效率高,形成了集取暖、照明於一體的取暖設備,可廣泛用於各類衛生間及廳堂。
文檔編號F24D5/02GK2549359SQ02227848
公開日2003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02年5月24日 優先權日2002年5月24日
發明者王習之 申請人:王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