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壓分汽缸閥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04:08:01 2
專利名稱:常壓分汽缸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閥門,具體地說具有常壓且根據需要可改變通路方向的分汽缸閥。
目前的鍋爐分汽,是通過儲氣罐上各排氣歧管上閥門的分別開啟來實現的。這種分汽方法,操作繁鎖,易出失誤。中國專利CN2066921U公開了一種多通多功能閥門,在閥體的同一圓周上分別設七個通孔,只用一手柄來實現四個接管頭中任意兩個接管頭進行通路的目的。不足之處是閥體結構,工藝複雜,不能滿足不同用途的需要。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體積小,成本低,具有常壓、多通路的常壓分汽缸閥。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在缸體同一圓周上按等分設六個直通孔,缸體內表面相鄰兩孔邊緣的距離為通孔直徑的二分之一以下;含三個直通孔的缸體下半部鑲嵌入儲汽箱內;錐形缸軸與缸體的錐形內孔動配合,帶有手柄的錐形缸軸徑向有一與缸體上直通孔相同大小的直通孔,不論手柄轉動至何位置,始終有一通孔開啟,當手柄轉至缸體上相鄰兩孔之間時,兩孔同時開啟。
因為始終有一孔開啟,從而保證了設備內外氣壓的平衡,保證了使用安全。這是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之一。另外,上述結構的常壓分汽缸閥,還具有結構簡單,對零部件無特殊要求的優點。
下例附圖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俯視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左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視圖。
附圖標號1、手柄,2、定位螺釘,3、鬆緊螺釘,4、錐形缸軸,5、缸體,6、彈簧,7、墊圈,8、螺栓,9、螺母,10、壓板,11、排汽歧管,12、儲汽箱,13、曲形壓板,14、手柄臂。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述(參見
圖1、2、3、4)缸體(5)的A、B、C三方設有三個排汽歧管(11),D、E、F三方鑲嵌入儲汽箱(12)內。帶有手柄(1)的錐形缸軸(4)置於缸體(5)內,錐形缸軸(4)與缸體(5)的錐形內孔動配合。在缸體(5)的軸向,一端焊有曲形壓板(13),其下有墊圈(7),彈簧(6)壓緊錐形缸軸(4)。另一端與曲形壓板(13)相對應處焊有兩螺栓(8),壓板(10)用螺母(9)固定於螺栓(8)上。鬆緊螺釘(3)固定在壓板(10)上,從另一端壓緊錐形缸軸(4)。定位螺釘(2)穿過手柄臂(4)上的定位孔固定在缸體(5)上。
在缸體(5)同一圓周上按等分設六個直徑為20毫米的直通孔,缸體(5)內表面相鄰兩孔邊緣的距離為5毫米,錐形缸軸(4)徑向設有一直徑為20毫米的直通孔。
當手柄定在A位時,構成A開啟;當手柄定在B位時,構成B開啟;當手柄定在C位時,構成C開啟;當手柄定在A、B之間時,構成A、B同時開啟;當手柄定在B、C之間時,構成B、C同時開啟。不論手柄定在何位置,始終有一通孔開啟。
實施例2通孔直徑為20毫米、25毫米、40毫米,缸體內表面兩孔邊緣距離分別為5毫米、8毫米、20毫米,其他同實施例1。
權利要求1.一種常壓分汽缸閥,由缸體、錐形缸軸、手柄、儲汽箱、排汽歧管組成,其特徵在於缸體同一圓周上按等分設六個直通孔,缸體內表面相鄰兩孔邊緣的距離為通孔直徑的二分之一以下,錐形缸軸徑向設有一個與缸體上直通孔相同大小的直通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閥門,其特徵是在缸體同一圓周上按等分設六個直通孔,缸體內徑表面相鄰兩孔邊緣的距離為通孔直徑的二分之一以下,含三個直通孔的缸體下半部鑲嵌入儲汽箱內,錐形缸軸與缸體錐形內孔動配合,帶有手柄的錐形缸軸徑向有一與鋼體上直通孔相同大小的直通孔。不論手柄轉動至何位置,始終有一通孔開啟,當手柄轉至兩孔之間時,此時兩孔同時開啟。該閥結構簡單、體積小、成本低,具有常壓且可根據需要改變通路方向。
文檔編號F16K11/02GK2110758SQ9123304
公開日1992年7月22日 申請日期1991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1991年12月25日
發明者毛龍光 申請人:毛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