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電動、太陽能三驅無鏈齒輪傳動自行車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00:34:41 1
腳踏、電動、太陽能三驅無鏈齒輪傳動自行車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腳踏、電動、太陽能三驅無鏈齒輪傳動自行車,包括可調節車把、龍頭、車架、前輪、後輪、齒輪傳動機構、電機動力機構、太陽能動力機構,特點是後輪輪轂內圈設置兩圈內牙大齒輪與齒輪傳動機構中的一對被動外大齒輪咬合傳動,達到驅動力物理力矩與地面摩擦阻力力矩比最大化的效果,根據人體工程學設計的車架,調節車把橫豎、前後達到俯臥、直坐兩種騎行方式轉換,達到舒適騎行與風阻最小化的效果,科學的將人力驅動、電機驅動、太陽能驅動有機融合在一起,達到了舒適、省力、驅動方式多、續航裡程長的理想效果。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自行車,尤其是涉及腳踏、電動、太陽能三驅無鏈齒輪傳 動自行車。 腳踏、電動、太陽能三驅無鏈齒輪傳動自行車
【背景技術】
[0002] 自行車是人們常用的交通工具,以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為人們所喜愛。目前市場上 自行車的種類很多,有直坐騎行自行車,仰躺騎行自行車,鏈條傳動自行車等,但是上述各 種自行車存在動力單一,風阻大,費力等不足。
[0003]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一種無鏈條齒輪傳動的自行車(申請號為201120301800. 9)公 開了一種無鏈條齒輪傳動的自行車,該自行車包括平叉、立柱和前叉的車架、曲柄、中軸、後 輪軸皮、飛輪及後軸,其特徵是:所述中軸與後輪軸皮之間通過齒輪傳動機構連接,所述齒 輪傳動機構包括依次嚙合的主動齒輪、第一介齒輪、第二介齒輪、第三介齒輪和被動齒輪, 所述主動齒輪與右曲柄鍵接,被動齒輪與後輪上的飛輪螺接,第一介齒輪、第二介齒輪和第 三介齒輪支承在車架平叉上。該無鏈齒輪傳動的自行車雖由齒輪傳動,但依然與傳統自行 車一樣:先將主動齒輪的力傳遞到後輪軸的飛輪上,再由小直徑(小力矩)的飛輪帶動大直 徑(大力矩)的後輪轉動,所以依舊比較費力,且存在直坐騎行風阻大,長時間會不舒適,動 力單一等不足。
【發明內容】
[0004]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符合人體工程學俯臥舒適騎行、風阻 最小化、物理力矩最大化的腳踏、電動、太陽能三驅無鏈齒輪傳動自行車。
[0005]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腳踏、電動、太陽能三驅無鏈 齒輪傳動自行車,包括可調節車把、龍頭、車架、前輪、後輪、齒輪傳動機構、電機動力機構、 太陽能動力機構。所述的後輪輪轂內圈設置為中間凹形滑槽及凹形滑槽兩沿的兩圈內牙大 齒輪,所述的兩圈內牙大齒輪與所述的齒輪傳動機構中的一對被動外大齒輪咬合傳動。 [0006] 所述的齒輪傳動機構包括主動齒輪、介質齒輪、被動內小齒輪、一對被動外大齒 輪,所述的主動齒輪設置於所述的電機外殼外圈,所述的主動齒輪中心活動軸接於所述的 弓形車架中間,與所述的腳踏固定連接;所述的介質齒輪活動連接於所述的後輪支架上臂 中間,同時與所述的主動齒輪、所述的被動內小齒輪互相咬合傳動;所述的被動內小齒輪與 所述的一對被動外大齒輪同心圓固定連接,與所述的後輪支架上臂活動連接;所述的一對 被動外大齒輪與所述的後輪轂兩圈內牙大齒輪咬合傳動。
[0007] 所述的後輪包括所述的後輪輪轂、後輪支架,所述的後輪輪轂內圈設置為中間凹 形滑槽及凹形滑槽兩沿的兩圈內牙大齒輪,所述的後輪支架各頂端軸承滑動連接所述的後 輪輪轂內圈中間凹形滑槽,所述的後輪整體通過所述的後輪支架中心活動軸接於所述的弓 形車架中間。
[0008] 所述的車架包括弓形車架、鞍座和行李架,所述的車架尾部設置行李箱及尾燈。
[0009] 所述的可調節車把包括彎曲U形管和車把調節杆,可橫堅、前後調節。
[0010] 所述的龍頭包括龍頭和龍頭調節器,與所述的車架活動軸接,通過前叉與所述的 前輪連接,所述的龍頭前端設置儀錶盤和前燈。
[0011] 所述的電機動力機構包括電池組、電機,所述的電池組放置於所述的行李架內;所 述的電機設置於所述的後輪支架的中心,與所述的弓形車架活動軸接,與所述的主動齒輪 及所述的腳踏固定連接。
[0012] 所述的太陽能動力機構包括設置於所述的弓形車架尾部所述的行李箱表面的太 陽能板及所述的電池組、所述的電機。
[0013]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
[0014] 本實用新型腳踏、電動、太陽能三驅無鏈齒輪傳動自行車,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的 車架,可通過調節車把橫堅、前後達到俯臥、直坐兩種騎行方式轉換,並克服傳統自行車騎 行中的風阻大問題,達到舒適騎行與風阻最小化的理想效果。
[0015] 科學設計的齒輪傳動機構直接將驅動力作用於後輪輪轂,達到驅動力物理力矩與 地面摩擦阻力力矩比最大化的效果。
[0016] 科學的將人力驅動、電機驅動、太陽能驅動有機融合在一起,相輔相助,機動靈活, 使騎行更舒適,長遠。
[0017]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腳踏、電動、太陽能三驅無鏈齒輪傳動自行車,通過科學設 計達到了舒適、省力、驅動方式多、續航裡程長的理想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腳踏、電動、太陽能三驅無鏈齒輪傳動自行車的正視圖;
[0019]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腳踏、電動、太陽能三驅無鏈齒輪傳動自行車的俯視圖;
[0020]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腳踏、電動、太陽能三驅無鏈齒輪傳動自行車的前視圖;
[0021]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腳踏、電動、太陽能三驅無鏈齒輪傳動自行車的後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23] 本實用新型為腳踏、電動、太陽能三驅無鏈齒輪傳動自行車,如圖1所示,包括可 調節車把1、龍頭2、車架4、前輪21、後輪16、齒輪傳動機構、電機動力機構、太陽能動力機 構。所述的後輪輪轂15內圈設置為中間凹形滑槽及凹形滑槽兩沿的兩圈內牙大齒輪14,所 述的兩圈內牙大齒輪14與所述的齒輪傳動機構中的一對被動外大齒輪10咬合傳動。
[0024] 在此具體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所述的齒輪傳動機構包括主動齒輪13、介質齒輪 12、 被動內小齒輪11、一對被動外大齒輪10,所述的主動齒輪13設置於所述的電機17外殼 外圈,所述的主動齒輪13中心活動軸接於所述的弓形車架4中間,與所述的腳踏18固定 連接;所述的介質齒輪12活動連接於所述的後輪支架9上臂中間,同時與所述的主動齒輪 13、 所述的被動內小齒輪11互相咬合傳動;所述的被動內小齒輪11與所述的一對被動外大 齒輪10同心圓固定連接,與所述的後輪支架9上臂活動連接;所述的一對被動外大齒輪10 與所述的後輪轂15兩圈內牙大齒輪14咬合傳動。
[0025] 在此具體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所述的後輪16包括所述的後輪輪轂15、後輪支 架9,所述的後輪輪轂15內圈設置為中間凹形滑槽及凹形滑槽兩沿的兩圈內牙大齒輪14, 所述的後輪支架9各頂端軸承8滑動連接所述的後輪輪轂15內圈中間凹形滑槽,所述的後 輪16整體通過所述的後輪支架9中心活動軸接於所述的弓形車架4中間。
[0026] 在此具體實施例中,如圖1、圖4所示,所述的車架4包括弓形車架4、鞍座5和行 李架19,所述的車架4尾部設置行李箱6及尾燈26。
[0027] 在此具體實施例中,如圖1、圖2所示,所述的可調節車把1包括彎曲U形管和車把 調節杆23,可橫堅、前後調節。
[0028] 在此具體實施例中,如圖1、圖3所示,所述的龍頭2包括龍頭2和龍頭調節器3, 與所述的車架4活動軸接,通過前叉22與所述的前輪21連接,所述的龍頭2前端設置儀表 盤24和前燈25。
[0029] 在此具體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所述的電機動力機構包括電池組20、電機17,所 述的電池組20放置於所述的行李架19內;所述的電機17設置於所述的後輪支架9的中 心,與所述的弓形車架4活動軸接,與所述的主動齒輪13及所述的腳踏18固定連接。
[0030] 在此具體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所述的太陽能動力機構包括設置於所述的弓形 車架4尾部所述的行李箱6表面的太陽能板7及所述的電池組20、所述的電機17。
[0031] 具體實施:如圖1所示,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的車架4,可通過調節車把1橫堅、前 後達到俯臥、直坐兩種騎行方式轉換,並克服傳統自行車騎行中的風阻大問題,達到舒適騎 行與風阻最小化的理想效果。
[0032] 如圖1所示,科學設計的齒輪傳動機構直接將驅動力作用於後輪輪轂15,達到驅 動力物理力矩與地面摩擦阻力力矩比最大化的效果。
[0033] 科學的將人力驅動、電機驅動、太陽能驅動有機融合在一起,相輔相助,機動靈活, 使騎行更舒適,長遠。
[0034]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腳踏、電動、太陽能三驅無鏈齒輪傳動自行車,通過科學設 計達到了舒適、省力、驅動方式多、續航裡程長的理想效果。
【權利要求】
1. 腳踏、電動、太陽能三驅無鏈齒輪傳動自行車,包括可調節車把、龍頭、車架、前輪、後 輪、齒輪傳動機構、電機動力機構、太陽能動力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後輪輪轂內圈設置 為中間凹形滑槽及凹形滑槽兩沿的兩圈內牙大齒輪,所述的兩圈內牙大齒輪與所述的齒輪 傳動機構中的一對被動外大齒輪咬合傳動。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腳踏、電動、太陽能三驅無鏈齒輪傳動自行車,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車架包括弓形車架、鞍座和行李架,所述的車架尾部設置行李箱及尾燈。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腳踏、電動、太陽能三驅無鏈齒輪傳動自行車,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齒輪傳動機構包括主動齒輪、介質齒輪、被動內小齒輪、一對被動外大齒輪,所述的 主動齒輪設置於電機外殼外圈,所述的主動齒輪中心活動軸接於所述的弓形車架中間,與 所述的腳踏固定連接;所述的介質齒輪活動連接於後輪支架上臂中間,同時與所述的主動 齒輪、所述的被動內小齒輪互相咬合傳動;所述的被動內小齒輪與所述的一對被動外大齒 輪同心圓固定連接,與所述的後輪支架上臂活動連接;所述的一對被動外大齒輪與所述的 後輪轂兩圈內牙大齒輪咬合傳動。
4. 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腳踏、電動、太陽能三驅無鏈齒輪傳動自行車,其特徵在於:所 述的後輪包括所述的後輪輪轂、後輪支架,所述的後輪輪轂內圈設置為中間凹形滑槽及凹 形滑槽兩沿的兩圈內牙大齒輪,所述的後輪支架各頂端軸承滑動連接所述的後輪輪轂內圈 中間凹形滑槽,所述的後輪整體通過所述的後輪支架中心活動軸接於所述的弓形車架中 間。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腳踏、電動、太陽能三驅無鏈齒輪傳動自行車,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可調節車把包括彎曲U形管和車把調節杆,可橫堅、前後調節。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腳踏、電動、太陽能三驅無鏈齒輪傳動自行車,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龍頭包括龍頭和龍頭調節器,與所述的車架活動軸接,通過前叉與所述的前輪連接, 所述的龍頭前端設置儀錶盤和前燈。
7.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腳踏、電動、太陽能三驅無鏈齒輪傳動自行車,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電機動力機構包括電池組、電機,所述的電池組放置於所述的行李架內;所述的電機 設置於所述的後輪支架的中心,與所述的弓形車架活動軸接,與所述的主動齒輪及所述的 腳踏固定連接。
8.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腳踏、電動、太陽能三驅無鏈齒輪傳動自行車,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太陽能動力機構包括設置於所述的弓形車架尾部所述的行李箱表面的太陽能板及 電池組、電機。
【文檔編號】B62M6/40GK203902773SQ201320738146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1日
【發明者】戴維峰 申請人:戴維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