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攜式發電機的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05:30:41 1
專利名稱:一種可攜式發電機的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攜式發電機的結構,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於安裝可攜式發電機工作面板的殼體的結構。
背景技術:
市場上公開了由日本生產的一種可攜式發電機,它由機架、發電機機身、發電機電子線路工作面板和安裝工作面板的殼體組成,機身容置在機架內並與機架連接而固定,它的殼體用金屬製作,工作面板用塑料或金屬製作,因工作面板與殼體分設時,工作面板平面大於殼體與工作面板連接的接觸面,所以殼體內的容腔容積受到限制,且設置的容腔深度不夠;又因工作面板上引出有導線,導線在殼體外的長度相對較大,因而在可攜式發電機多種場合用於野外作業的情況下,容易因磨損或絕緣性不良引發事故,這種設置,機身與機架間的配合也呈現出一種開放狀態,更易受到雨水的侵蝕而影響該種可攜式發電機的使用;因而必須對以上殼體的結構進行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攜式發電機的結構,特別涉及一種容置可攜式發電機工作面板的殼體的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提供一種可攜式發電機的結構,它由機架、發電機機身、發電機電子線路工作面板和安裝工作面板的殼體組成,機身容置在機架內並與機架連接而固定,殼體上設置有進出線孔,其特徵在於它的工作面板置於殼體的容腔內,殼體上設置有與機架架杆的外形相配合的卡緣和與發電機油箱蓋相契合的直槽。這樣,既提高了殼體內容腔的可利用空間,又使得殼體與機架間緊密配合,發電機油箱蓋與殼體間緊密配合而呈一種封閉的外觀形態,富有美感,且具有防水功能,增強了發電機輸入輸出線路的絕緣性,使得其在環境惡劣的工作狀態下也能正常使用而不影響其使用壽命。
如上所述的一種可攜式發電機的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內的容腔的形狀與工作面板上裝置的電子元器件所佔用空間相匹配。這樣,可根據工作面板上裝置的電子元器件所佔用空間而設置容腔的形狀,進而得出應生產的相應的殼體的形狀。
如上所述的一種可攜式發電機的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通過殼體上設置的殼體固定孔與機架上設置的凸耳上的通孔配合用螺杆連接而固定在機架上。
如上所述的一種可攜式發電機的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的正面構成的邊框上設置有紋理。該紋理可呈線條形、木紋形等,起增加質感和美化殼體的作用。
圖1是與本實用新型殼體的立體結構圖。
圖2是圖1所示主視方向上的平面結構圖。
圖3是內置於與圖1所示殼體的工作面板的可根據工作面板平面任意設置線路開關等元器件位置的平面結構圖。
圖4是圖1的側面結構及殼體的直槽所處位置局部放大的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所採用機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實施例1參見附圖1至附圖5,提供一種可攜式發電機的結構,它由機架3、發電機機身、發電機電子線路工作面板2和安裝工作面板2的殼體1組成,機身容置在機架3內並與機架3連接而固定,殼體1上設置有工作面板2的進出線孔12、17,它的工作面板2置於殼體1的容腔11內,工作面板2通過工作面板固定孔21與殼體1上設置的對應孔18配合用螺杆而固定;殼體1上設置有與機架3的架杆33的外形相配合的卡緣16和與發電機油箱蓋相契合的直槽19。
上述的一種可攜式發電機的結構,所述殼體1內的容腔11的形狀與工作面板2上裝置的電子元器件所佔用空間相匹配。這樣,可根據工作面板2上裝置的電子元器件所佔用空間而設置容腔11的形狀,進而得出應生產的相應的殼體1的形狀,即得出對應優選實施方式的殼體1的設計方案。
上述的一種可攜式發電機的結構,所述殼體1通過殼體1上設置的殼體1的固定孔13與機架3上設置的凸耳31上的通孔32配合用螺杆連接而固定在機架3上。
實施例2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在所述殼體1的正面構成的邊框15上設置有紋理。該紋理可呈線條形、木紋形等,起美化殼體1的作用,生產殼體1時,可採用注塑、上臺花、噴塗工藝形成,起裝飾美化的作用。
為殼體1在開模時方便產品脫模,在上緣14的基面上採用磨砂工藝達到其美化和質感的要求。
如圖3所示,給出的工作面板2上可根據需要對應設置其電子元器件的控制部分,如按鈕、開關、插座、指示燈、保險座、電壓計等在工作面板2上的位置,使得所述殼體1內的容腔11的形狀與工作面板2上裝置的電子元器件所佔用空間相匹配。
本實用新型的殼體1可用阻燃ABS、阻燃增強PP等塑料製作,以增強其絕緣功能。
權利要求1.一種可攜式發電機的結構,它由機架、發電機機身、發電機電子線路工作面板和安裝工作面板的殼體組成,機身容置在機架內並與機架連接而固定,殼體上設置有進出線孔,其特徵在於它的工作面板置於殼體的容腔內,殼體上設置有與機架架杆的外形相配合的卡緣和與發電機油箱蓋相契合的直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攜式發電機的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內的容腔的形狀與工作面板上裝置的電子元器件所佔用空間相匹配。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攜式發電機的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通過殼體上設置的殼體固定孔與機架上設置的凸耳上的通孔配合而固定在機架上。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攜式發電機的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的邊框上設置有紋理。
專利摘要一種可攜式發電機的結構,它由機架、發電機機身、發電機電子線路工作面板和安裝工作面板的殼體組成,機身容置在機架內並與機架連接而固定,殼體上設置有進出線孔,其特徵在於它的工作面板置於殼體的容腔內,殼體上設置有與機架架杆的外形相配合的卡緣和與發電機油箱蓋相楔合的直槽。這樣,既提高了殼體內容腔的可利用空間,又使得殼體與機架間緊密配合,發電機油箱蓋與殼體間緊密配合而呈一種封閉的外觀形態,富有美感,且具有防水功能,增強了發電機輸入輸出線路的絕緣性,使得其在環境惡劣的工作狀態下也能正常使用而不影響其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F16M3/00GK2916311SQ200620101458
公開日2007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06年3月7日 優先權日2006年3月7日
發明者王一軍, 管鴻傑 申請人:台州市黃巖申廣通用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