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抽芯式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08:15:56 3
專利名稱:一種抽芯式模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模具,具體說是一種抽芯式模具。
背景技術:
目前在管樁製造行業中所用的製造管樁的模具均是由上蓋模和下蓋模組成,在生產過程中上下蓋模合模時均用螺杆螺帽鎖緊,在鎖緊螺杆螺帽時都是用大風炮來操作,這個操作需要耗費很強的勞力,這已不能適應當前生產方式和社會勞動力市場的供求能力; 而且螺杆螺帽使用頻率高,很容易損壞,這就造成螺杆螺帽的消耗很大。布料結束後需要用吊機吊起模具至下一個工位,這個過程就需要很大的空間,非常佔用場地,如果仍然採用現有吊裝的方式的話,使得自動生產線布局難度大,安全生產管理難度大。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合理、 方便操作的抽芯式模具。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抽芯式模具,包括外模、內模和定位鎖緊裝置,所述內模設在外模的內腔中,在所述內模的外表面上設有內鎖緊契塊,在所述外模的內表面上設有與內鎖緊契塊相適配的外鎖緊契塊;所述內模通過定位鎖緊裝置與外模定位鎖緊。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內模在外模內做相對水平直線運動,通過內外鎖緊契塊的斜面所產生的力距使得內模與外模鎖緊和分離。所述定位鎖緊裝置為定位鎖緊螺杆;在所述內模的尾端設有第一定位裝配孔,在所述外模上設有與第一定位裝配孔位置相對應的第二定位裝配孔,所述定位鎖緊螺杆依次插入第一定位裝配孔、第二定位裝配孔後將所述內模與外模鎖緊。為了能使完成布料後直接滾動到離心機上離心不用吊起移位,在所述外模的外面還設有離心跑輪。鎖緊時所述內模與外模形狀相同。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是結構合理;在整個生產流程中模具無需用吊機吊起移動工位,適合流水線生產布局,而且可以減小工人的勞動強度、節約生產成本。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3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抽芯式模具,包括外模1、內模2和定位鎖緊裝置3,內模2 設在外模1的內腔中,在內模2的外表面上設有內鎖緊契塊4,在外模1的內表面上設有與內鎖緊契塊4相適配的外鎖緊契塊5 ;在外模1的外面還設有離心跑輪6 ;在外模1內腔中設有定位點;其中定位鎖緊裝置3為定位鎖緊螺杆,在內模2的尾端設有第一定位裝配孔, 在外模1上設有與第一定位裝配孔位置相對應的第二定位裝配孔,當內模2運動至定位點時,定位鎖緊螺杆依次穿過第一定位裝配孔、第二定位裝配孔後將內模2與外模1鎖緊。鎖緊時內模2與外模1形狀相同。鎖緊前,內模2呈U型;當內模2運動到外模1中的定位點時,內鎖緊契塊4的斜面與外鎖緊契塊5的斜面完全重合,使內模2閉合鎖緊並形成一條合模線,此時內模2呈0 型,然後再裝上定位鎖緊螺杆將內模2與外模1定位鎖緊。鎖緊後,由布料管向內模2內勻速直線運動布料,完成布料後該模具直接滾動到離心機上離心;當管樁製造過程完畢後鬆開定位鎖緊螺杆,向外模1出口方向用液壓油缸將內模2頂出偏離定位點,此時內模2開口,並與管樁體分離,最後頂出管樁製品,整個生產過程完成。採用該模具後,在整個生產過程中不需要吊起移位,安全得到了保障。本發明中,內鎖緊契塊4最好是焊接在內模2合模線的兩側,這樣能在鎖緊時使內模2完全閉合。該模具的形狀可以根據生產需要設計為多邊形或圓形。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抽芯式模具,其特徵在於,包括外模(1)、內模( 和定位鎖緊裝置(3),所述內模( 設在外模(1)的內腔中,在所述內模O)的外表面上設有內鎖緊契塊G),在所述外模(1)的內表面上設有與內鎖緊契塊(4)相適配的外鎖緊契塊(5);所述內模( 通過定位鎖緊裝置(3)與外模(1)定位鎖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抽芯式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定位鎖緊裝置C3)為定位鎖緊螺杆;在所述內模( 的尾端設有第一定位裝配孔,在所述外模(1)上設有與第一定位裝配孔位置相對應的第二定位裝配孔,所述定位鎖緊螺杆依次插入第一定位裝配孔、第二定位裝配孔後將所述內模( 與外模(1)鎖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抽芯式模具,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外模(1)的外面還設有離心跑輪(6)。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種抽芯式模具,其特徵在於,鎖緊時所述內模(2)與外模(1)形狀相同。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抽芯式模具,包括外模、內模和定位鎖緊裝置,所述內模設在外模的內腔中,在所述內模的外表面上設有內鎖緊契塊,在所述外模的內表面上設有與內鎖緊契塊相適配的外鎖緊契塊;所述內模通過定位鎖緊裝置與外模定位鎖緊。本發明的優點是結構合理;在整個生產流程中模具無需用吊機吊起移動工位,適合流水線生產布局,而且可以減小工人的勞動強度、節約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B28B21/76GK102205557SQ20111011212
公開日2011年10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9日
發明者劉先國, 耿山河 申請人:江蘇湯辰機械裝備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