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針按壓折彎器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07:57:31 1
專利名稱:克氏針按壓折彎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骨科用手術器械,具體地說是一種克氏針按 壓折彎器。
背景技術:
在骨折的臨床治療中,常採用克氏針進行骨折內固定,在固定結 束後,需用鉗子將暴露在骨表面的克氏針折彎,再將較長的尾部剪斷, 以防止留在骨表面的針尾刺出皮膚或沒入骨面而在以後無法取出。這 種方法的不足之處在於克氏針的折彎部位無法緊貼骨面,造成克氏 針的尾部突起於骨面而頂到皮膚,同時,操作費時費力,也容易造成 骨折再次移位,影響骨癒合,給患者帶來痛苦。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快捷方便、克氏 針的折彎部位能準確穩定的緊貼骨面埋入皮下、利於促進骨癒合的克 氏針按壓折彎器。
為達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克氏針按壓 折彎器,由套筒、套筒手柄構成,套筒手柄固定在套筒的上端,其特 徵在於在套筒下端的側壁上設有折彎口 ,斜頭壓柱和平頭壓柱分別從 套筒的上端插入套筒的腔內,並沿套筒的內腔上、下滑動,在將克氏 針的尾部插入套筒的下端後,按壓住套筒手柄,保持套筒的穩定,先 下壓斜頭壓柱,斜頭壓柱的下端斜面插在克氏針與套筒的內壁之間,
從而使克氏針向折彎口彎曲一定角度,再壓下平頭壓柱,將彎曲一定 角度的克氏針尾部從折彎口處伸出並壓緊在骨面上。本實用新型還通 過如下措施實施在斜頭壓柱的上端固定上斜頭壓柱手柄,在平頭壓 柱的上端固定上平頭壓柱手柄,以方便按壓,斜頭壓柱的下端斜面正 對摺彎口 ,平頭壓柱設在折彎口與斜頭壓柱之間。使用本實用新型時,
先將固定好的克氏針尾部的多餘長度剪去,只留下折彎固定用的長度 即可,將套筒的下端套在克氏針的露出骨面的尾部,並壓緊套筒手柄, 防止套筒發生偏移,先下壓斜頭壓柱,再下壓平頭壓柱,克氏針的尾 部即從折彎口伸出並被壓緊在骨面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與目前所用的折彎克氏針尾部的鉗 子相比,操作快捷方便,克氏針的折彎部位準確穩定的緊貼骨面埋入 皮下,折彎效果好,省時省力,縮短了克氏針露出骨面的預留長度, 降低了手術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減輕了患者的痛苦。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主視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沿圖1A-A的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1、 2製作本實用新型。該克氏針按壓折彎器,由套筒
1、套筒手柄2構成,套筒手柄2固定在套筒1的上端,其特徵在於 在套筒1下端的側壁上設有折彎口 3,斜頭壓柱6和平頭壓柱4分別 從套筒1的上端插入套筒1的腔內,並沿套筒1的內腔上、下滑動。 所述的斜頭壓柱6的上端固定上斜頭壓柱手柄7,平頭壓柱4的上端
固定上平頭壓柱手柄5,斜頭壓柱6的下端斜面正對摺彎口 3,平頭 壓柱4設在折彎口 3與斜頭壓柱6之間。
權利要求1、一種克氏針按壓折彎器,由套筒(1)、套筒手柄(2)構成,套筒手柄(2)固定在套筒(1)的上端,其特徵在於在套筒(1)下端的側壁上設有折彎口(3),斜頭壓柱(6)和平頭壓柱(4)分別從套筒(1)的上端插入套筒(1)的腔內。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克氏針按壓折彎器,其特徵在於所述 的斜頭壓柱(6)的上端固定上斜頭壓柱手柄(7),平頭壓柱(4)的 上端固定上平頭壓柱手柄(5),斜頭壓柱(6)的下端斜面正對摺彎 口 (3),平頭壓柱(4)設在折彎口 (3)與斜頭壓柱(6)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克氏針按壓折彎器,由套筒(1)、套筒手柄(2)構成,套筒手柄(2)固定在套筒(1)的上端,其特徵在於在套筒(1)下端的側壁上設有折彎口(3),斜頭壓柱(6)和平頭壓柱(4)分別從套筒(1)的上端插入套筒(1)的腔內。該克氏針按壓折彎器,操作快捷方便,克氏針的折彎部位準確穩定的緊貼骨面埋入皮下,折彎效果好,省時省力,縮短了克氏針露出骨面的預留長度,降低了手術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可廣泛用於在骨折內固定手術中克氏針的折彎。
文檔編號A61B17/56GK201200471SQ20082002231
公開日2009年3月4日 申請日期2008年5月14日 優先權日2008年5月14日
發明者張利濤, 彥稼祥, 曹學成, 楊緒峰, 梁邦山, 王衛國, 霞 程, 峰 陳 申請人:王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