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爪的軸承保持器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00:16:11 2
專利名稱:一種帶爪的軸承保持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軸承保持器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帶爪的軸承保持器。
背景技術:
軸承是機械行業常用零件,其基本組成為內、外套圈、鋼球和保持器,鋼球作為滾動支撐件位於內圈與外圈之間,保持器也位於內圈與外圈之間以保持上述鋼球可以圍繞套圈的圓周均勻分布。目前,普通結構的微型彎爪浪形保持器,由於其原有結構不能使其球兜幅寬加大,使鋼球的包容面受到限制,不利於控制鋼球對保持器撞擊所產生的振動和異音,成品不易清潔且造成傷球等不良影響。因此,一種使用壽命長,成本低,不易磨損的軸承保持器的出現很有必要了。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使用壽命長,成本低,不易磨損的軸承保持器。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帶爪的軸承保持器,包括上蓋、下蓋,所述上蓋和下蓋均由平面和球兜面組成,在所述下蓋的平面上向外延伸有爪,其中,所述爪與所述上蓋接觸的一面的上部為拋光圓面;所述爪與所述下蓋連接處設有V型彎折口。優選的,在所述上蓋和下蓋的所述球兜面上還設置有硬質層,以增強其耐磨性。進一步的,所述硬質層的厚度為0. 01-0. 3mm。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通過對爪的上部設置拋光圓面,以增強其爪合性;2、通過在保持器的球兜面上增加高強度耐磨材料的硬質層,提高了軸承保持器的抗衝擊力及抗拉力;3、提高了軸承的使用壽命以及生產率,節約了生產成本,提高的軸承的綜合性倉泛;4、該軸承保持器製作工藝簡單,使用可靠,效果明顯,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圖I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帶爪的軸承保持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的A-A向剖面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帶爪的軸承保持器的爪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_上蓋、2_下蓋、11-平面、12-球5 面、13-爪、14-硬質層、15-V型彎折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參照圖I所示,一種帶爪的軸承保持器,包括上蓋I、下蓋2,所述上蓋I和下蓋2均由平面11和球兜面12組成,在所述下蓋2的平面11上向外延伸有爪13,其中,所述爪13與所述上蓋I接觸的一面的上部為拋光圓面;所述爪13與所述下蓋2連接處設有V型彎折n 15。優選的,在上蓋I和下蓋2的球兜面12上還設置有厚度為0. 01-0. 3mm的硬質層14,以增強其耐磨性。本實用新型通過對爪的上部設置拋光圓面,以增強其爪合性;通過在保持器的球兜面上增加高強度耐磨材料的硬質層,提高了軸承保持器的抗衝擊力及抗拉力;提高了軸承的使用壽命以及生產率,節約了生產成本,提高的軸承的綜合性能;該軸承保持器製作工藝簡單,使用可靠,效果明顯,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價值。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 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1.一種帶爪的軸承保持器,包括上蓋、下蓋,所述上蓋和下蓋均由平面和球兜面組成,在所述下蓋的平面上向外延伸有爪,其特徵在於,所述爪與所述上蓋接觸的一面的上部為拋光圓面;所述爪與所述下蓋連接處設有V型彎折口。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鉚釘軸承保持器,其特徵在於,在所述上蓋和下蓋的所述球兜面上還設置有硬質層,以增強其耐磨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鉚釘軸承保持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硬質層的厚度為.0.01-0. 3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爪的軸承保持器,包括上蓋、下蓋,所述上蓋和下蓋均由平面和球兜面組成,在所述下蓋的平面上向外延伸有爪,其中,所述爪與所述上蓋接觸的一面的上部為拋光圓面;所述爪與所述下蓋連接處設有V型彎折口。有益效果是(1)通過對爪的上部設置拋光圓面,以增強其爪合性;(2)通過在保持器的球兜面上增加高強度耐磨材料的硬質層,提高了軸承保持器的抗衝擊力及抗拉力;(3)提高了軸承的使用壽命以及生產率,節約了生產成本,提高的軸承的綜合性能;(4)該軸承保持器製作工藝簡單,使用可靠,效果明顯,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文檔編號F16C33/38GK202560829SQ20122021066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1日
發明者吳躍平 申請人:浙江利隆精密軸承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