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澆門洞口可調模架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17:14:4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後澆門洞口施工設備,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後澆門洞口可調模架。
背景技術:
建築物離不開門和門套,尤其是在賓館、寫字樓、住宅樓宇等項目。磚混結構建築一般木製品門套固定方式有以下類型:建築門洞砌體部位預置木磚或在門洞砌體部位打木枕,這兩類用於實木門框的安裝對門洞預留尺寸準確度要求高。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建築美觀度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傳統的普通門框演變為當今的大包門框套並鑲配上各種款式的門套線條,生產工藝也由現成製作發展為工廠化生產,產品現場組裝的形式。這種形式對門洞基層的偏差度、垂直度、牢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常用的門洞基層施工工藝是在門洞邊緣打木枕,鑲貼木條、細木工板,對一些砌體洞口尺寸偏差大的拉筋填封發泡劑、水泥砂漿。這類施工工藝存在著不同施工人員操作完成結果不一致的缺陷,工作效率低,施工成本高,施工後牢固度不能得到保證。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門洞基層施工不便,不同施工人員完成結果一致性差,施工成本高,門洞基層精度和牢固度較低,不利於門套的安裝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後澆門洞口可調模架,門洞基層施工方便,不同施工人員完成結果一致性好,施工成本低,門洞基層精度和牢固度高,便於門套的安裝連接。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後澆門洞口可調模架,包括頂模和兩側模,兩側模分別與頂模的兩端連接,頂模和側模的前後兩邊緣均設有向外翻起的連接翻邊,頂模左右兩端以及側模上下兩端均設有若干固定孔,頂模上靠近前後兩邊緣轉角處以及側模上靠近前後兩邊緣轉角處均設有若干個楔枕插孔,頂模包括左模、右模,左模和右模可左右移動調節連接在一起,側模包括前模、後模,前模和後模可前後移動調節連接在一起。
後澆門洞口的門洞基層澆築之前將可調模架安裝在門洞位置,根據門洞的設計要求,調整頂模的長度以適應門洞所需的寬度,調整側面前後的寬度以適應門洞牆體的厚度,調整可調模架的支撐高度以適應門洞的高度要求,再將可調模架通過固定孔與門洞可拆卸連接緊固,側模上的連接翻邊分別貼合在門洞內外兩側的牆面上。然後在門洞牆壁與側模以及頂模之間澆築混凝土形成門洞基層,並通過楔枕插孔向門洞基層中按對角45度方向插入楔枕。側模由前模和後模可調節連接在一起構成,可根據門洞牆體的厚度調整側模的寬度,頂模由左模和右模可調節連接在一起構成,可根據門洞的寬度要求調節頂模的長度,使用靈活方便,通用性好,澆築門洞基層精度高,牢固度好,大大方便了施工人員的施工,提高了工作效率,不同施工人員完成結果一致性好,施工成本低。
作為優選,連接翻邊邊緣均設有呈L形的加強翻邊。加強翻邊的設置提高了連接翻邊的強度,使兩連接翻邊能夠緊緊地夾在門洞牆體兩側。
作為優選,兩側面相對的外壁靠近下端位置均連接有調節板,調節板上螺紋連接有支撐螺栓,支撐螺栓下端靠近側面下端設置。可調模架安裝時,轉動支撐螺栓,調整支撐高度,便於可調模架的安裝。
作為優選,側模和頂模均為薄鋼片。薄鋼片結構強度好。
作為優選,左模和右模搭接在一起並通過螺釘連接,前模和後模搭接在一起並通過螺釘連接。螺釘連接調整方便,連接可靠。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調模架使門洞基層施工更加方便,不同施工人員完成結果一致性好,施工成本低,門洞基層精度和牢固度高,便於門套的安裝連接。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可調模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頂模,2、側模,3、連接翻邊,4、延伸部,5、固定孔,6、楔枕插孔,7、加強翻邊,8、調節板,9、支撐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具體描述:
實施例:一種後澆門洞口可調模架(參見附圖1),包括頂模1和兩側模2,側模和頂模均為薄鋼片,兩側模分別與頂模的兩端連接,頂模兩端與側面之間連接有直角三角形的連接塊,確保頂模與側面垂直設置。頂模和側模的前後兩邊緣均設有向外翻起的連接翻邊3,側模上的連接翻邊與側模垂直設置,頂模上的連接翻邊與頂模垂直設置,側模上的連接翻邊上端均設有延伸部4,延伸部延伸出頂模上端,頂模左右兩端以及側模上下兩端靠近前後兩側邊緣位置均設有一個固定孔5,頂模前邊緣延伸出側模前邊緣,頂模後邊緣與側模後邊緣平齊。頂模上靠近前後兩邊緣轉角處以及側模上靠近前後兩邊緣轉角處均設有若干個楔枕插孔6。頂模包括左模、右模,左模和右模可左右移動調節連接在一起,側模包括前模、後模,前模和後模可前後移動調節連接在一起。左模和右模搭接在一起並通過螺釘連接,右模上和左模搭接位置設有兩條長條形滑槽,螺釘連接在滑槽內並與左模連接。前模和後模搭接在一起並通過螺釘連接,後模上和前模搭接位置設有若干條長條狀的調節槽,螺釘連接在調節槽內並與前模連接。頂模兩端和側模之間的轉角位置均連接有連接塊,側模和頂模均與連接塊可拆卸連接。連接塊連接在後模與頂模兩端之間。連接翻邊邊緣均設有呈L形的加強翻邊7。兩側面相對的外壁靠近下端位置均連接有調節板8,調節板上螺紋連接有兩支撐螺栓9,支撐螺栓下端靠近側面下端設置。
後澆門洞口的門洞基層澆築之前將可調模架安裝在門洞位置,根據門洞的設計要求,調整頂模的長度以適應門洞所需的寬度,調整側面前後的寬度以適應門洞牆體的厚度,調整可調模架的支撐高度以適應門洞的高度要求,再將可調模架通過固定孔與門洞可拆卸連接緊固,側模上的連接翻邊分別貼合在門洞內外兩側的牆面上。然後在門洞牆壁與側模以及頂模之間澆築混凝土形成門洞基層,並通過楔枕插孔向門洞基層中按對角45度方向插入楔枕。側模由前模和後模可調節連接在一起構成,可根據門洞牆體的厚度調整側模的寬度,頂模由左模和右模可調節連接在一起構成,可根據門洞的寬度要求調節頂模的長度,使用靈活方便,通用性好,澆築門洞基層精度高,牢固度好,大大方便了施工人員的施工,提高了工作效率,不同施工人員完成結果一致性好,施工成本低。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較佳的方案,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權利要求所記載的技術方案的前提下還有其它的變體及改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