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多路led光衰老化測試的夾具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16:27:41 2
一種用於多路led光衰老化測試的夾具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用於多路LED光衰老化測試的夾具,涉及夾具。設有採樣套筒、採樣套筒固定架、光纖支架。所述採樣套筒上部設有固定裝置,固定裝置上安裝光纖-餘弦校正器;採樣套筒內設有與採樣套筒連為一體的環形光闌,採樣套筒下部為中空圓管;採樣套筒固定架與採樣套筒相連成一體,採樣套筒固定架左右兩端各有一個支柱和金屬固定螺栓;光纖支架固定於採樣套筒固定架上,光纖支架設有圓環,供光纖穿過,並避免光纖因超過彎曲半徑導致的損壞。所述支柱可為長方形支柱。所述固定裝置分為兩部分,分別固定餘弦校正器和光纖,在固定裝置下方可設有擋環,用於餘弦校正器頂端的定位;所述光纖支架上設有圓形孔,圓形孔用於固定光纖,防止光纖彎曲。
【專利說明】—種用於多路LED光衰老化測試的夾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夾具,尤其涉及一種用於多路LED光衰老化測試的夾具。
【背景技術】
[0002]LED的光衰老化測試是LED產品測試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光衰老化測試監測LED的光電色熱等參數變化,可以有效地分析LED的光衰和失效機理。目前,常用的LED老化儀和老化夾具通常只能配用光度探頭,種類單一,無法配用如光纖-餘弦校正器的採集探頭,所獲取參數無法全面地分析LED的性能。若採取光纖-餘弦校正器採集探頭,可以方便地與光譜儀結合,從而獲取LED的光電色熱等性能參數。針對這一情況,設計適用於光纖-餘弦校正器的夾具非常緊迫且必要。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多路LED光衰老化測試的夾具。
[0004]本實用新型設有採樣套筒、採樣套筒固定架、光纖支架。
[0005]所述採樣套筒上部設有固定裝置,固定裝置上安裝光纖-餘弦校正器;採樣套筒內設有與採樣套筒連為一體的環形光闌,採樣套筒下部為中空圓管;採樣套筒固定架與採樣套筒相連成一體,採樣套筒固定架左右兩端各有一個支柱和金屬固定螺栓;光纖支架固定於採樣套筒固定架上,光纖支架設有圓環,供光纖穿過,並避免光纖因超過彎曲半徑導致的損壞。
[0006]所述支柱可為長方形支柱。
[0007]所述固定裝置分為兩部分,分別固定餘弦校正器和光纖,在固定裝置下方可設有擋環,用於餘弦校正器頂端的定位;所述光纖支架上設有圓形孔,圓形孔用於固定光纖,防止光纖彎曲。
[0008]與現有技術比較,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優點如下:
[0009]1.能很好地與光纖-餘弦校正器配合,方便測試樣品的多種參數。
[0010]2.能與多路LED老化夾具良好地配套,用於LED老化測試中。
[0011]3.光纖支架可以有效地避免光纖因超過彎曲半徑導致的損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採樣套筒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4]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光纖支架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參見圖1?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設有10個採樣套筒1、採樣套筒固定架2、光纖支架3。
[0016]所述採樣套筒I上部設有固定裝置11,固定裝置11上安裝光纖-餘弦校正器;採樣套筒I內設有與採樣套筒連為一體的環形光闌12,採樣套筒I下部為中空圓管;採樣套筒固定架2與採樣套筒I相連成一體,採樣套筒固定架2左右兩端各有一個支柱22和金屬固定螺栓23 ;光纖支架3固定於採樣套筒固定架2上,光纖支架3設有10個圓環31,供光纖穿過,並避免光纖因超過彎曲半徑導致的損壞。
[0017]所述支柱22可為長方形支柱。
[0018]所述固定裝置11分為兩部分,分別固定餘弦校正器41和光纖42,在固定裝置11下方可設有擋環,用於餘弦校正器41頂端的定位;所述光纖支架3上設有圓形孔,圓形孔用於固定光纖42,防止光纖42彎曲。
[0019]採樣套筒I採用耐溫低反射率的黑色工程塑料。
[0020]當本實用新型作為LED老化測試採樣夾具時,將10路光纖42和餘弦校正器41組裝好後,分別通過光纖支架3的10個圓環31,插入採樣套筒I上部的固定裝置11中。在老化夾具上安裝好10個LED樣品,將本實用新型與老化夾具固定好,10路採樣套筒I正好對準10個待測LED樣品。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多路LED光衰老化測試的夾具,其特徵在於設有採樣套筒、採樣套筒固定架、光纖支架; 所述採樣套筒上部設有固定裝置,固定裝置上安裝光纖-餘弦校正器;採樣套筒內設有與採樣套筒連為一體的環形光闌,採樣套筒下部為中空圓管;採樣套筒固定架與採樣套筒相連成一體,採樣套筒固定架左右兩端各有一個支柱和金屬固定螺栓;光纖支架固定於採樣套筒固定架上,光纖支架設有供光纖穿過的圓環。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用於多路LED光衰老化測試的夾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柱為長方形支柱。
【文檔編號】G01R1/04GK204086326SQ201420651816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3日
【發明者】高玉琳, 肖菁菁, 黃偉林, 呂毅軍, 陳國龍, 陳忠 申請人:廈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