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手術傷口縫合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04:41:2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手術傷口縫合裝置,尤其是能應用於人體表皮部位細小或者微創手術傷口的縫合器。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人體表皮部位手術傷口的縫合是針線縫合、訂釘縫合、膠水縫合等方式進行的。上述縫合器械都是不同程度的皮膚外翻縫合,會不同程度的造成皮膚的二次傷害、在創口形成疤痕。近年來有一種「免縫合」技術逐漸用於手術傷口的縫合,雖然解決了避免皮膚二次傷害,不留疤痕的問題,但其設計過於簡單,患者的日常性活動會造成該裝置的脫落或者鬆動,不利於傷口的癒合。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的手術傷口縫合技術對創口帶來的二次傷害、皮膚外翻和細菌感染等一系列缺陷及使用範圍的局限性,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手術傷口縫合裝置,該縫合裝置不僅對皮膚無二次損傷,對傷口無異物入侵,操作簡單,可以直接觀察傷口及換藥,輕鬆實現皮膚外翻縫合,降低傷口感染機率,實現傷口的最完美癒合,使疤痕最小化,而且與現有「免縫合」裝置相比,固定性能良好,柔韌性能增強,對於患者的日常性活動不會出現裝置脫落或鬆動現象,特別適用於微創型傷口。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新型手術傷口縫合裝置,包括離型紙、底座板、膠墊和固定組件四個部分,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底座板粘附於離型紙上;所述的固定組件包括拉杆固定頂端、拉杆、卡扣和延展側翼,在拉杆固定頂端、卡扣和延展側翼周圍均具有細孔結構,將固定組件通過膠墊,加壓固定於底座板上,膠墊的膠體透過細孔,形成「固定栓」;所述的拉杆頂端固定於一側底座板上,另一拉杆端固定在另一側底座板的卡扣內;為加強縫合裝置的固定性能,可以在外側延展側翼表面覆蓋一層固定裙邊,與「固定栓」達到雙重固定作用;最後在裝置表面附上蓋膜,用於傷口縫合裝置外表面的包覆。
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上述結構,在傷口兩側塗抹皮膚保護膜後,去除離型紙後,將底座板粘貼於皮膚保護膜上,將拉杆端置於卡扣內固定,通過水平拉伸拉杆端,使得兩個底座板相互靠攏,直至傷口閉合為止,最後將拉杆端剩餘部分剪掉即可。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實現手術傷口的「免縫合」,對皮膚無二次損傷,對傷口無異物入侵,操作簡單,可以直接觀察傷口及換藥,輕鬆實現皮膚外翻縫合,降低傷口感染機率,實現傷口的最完美癒合,使疤痕最小化;而且與現有「免縫合」裝置相比,固定性能良好,柔韌性能增強,對於患者的日常性活動不會出現裝置脫落或鬆動現象。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各部件分解示意圖。
圖中:1、離型紙;2、底座板;3、膠墊;4、固定組件;4a、拉杆;4b、拉杆固定頂端;4c、卡扣; 4d、延展側翼;4e、細孔。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1和附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手術傷口縫合裝置,包括底座板2,將底座板2粘附於離型紙1上,固定組件4包括拉杆4a、拉杆固定頂端4b、卡扣4c和延展側翼4d,在拉杆固定頂端4b、卡扣4c及延展側翼4d周圍均具有細孔4e結構,將固定組件4通過膠墊3,加壓固定於底座板2上,膠墊3的膠體透過細孔4e形成「固定栓」;所述的拉杆頂端4b固定於一側底座板上,另一拉杆端4a固定在另一側底座板的卡扣4c內,通過水平拉伸拉杆端4a,使得兩個底座板2相互靠攏,直至傷口閉合為止,最後將拉杆端剩餘部分剪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