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軸承座銑面夾具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04:47:5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軸承座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軸承座銑面夾具。
背景技術:
現有柴油機軸承座是發動機的關鍵部件之一。其軸承座的外形,例如3所示。其軸承座10上具有同面要求的兩個連接平面100,其一般採用銑加工。而傳統夾具在生產加工時,存在加工難度大,操作複雜,定位精度差等問題,且尺寸誤差大,合格率度低,生產成本高。故而急需設計一款更好的軸承座銑面專用夾具。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現有技術中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軸承座銑面夾具,其操作簡單,定位精度高,能提高產品質量及合格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軸承座銑面夾具,其特徵在於:包括水平基板(1),該水平基板(1)上固設有豎向基板(2),該豎向基板(2)前板面上貼裝有定位板(3),該定位板(3)上部開設有弧形定位槽(31),所述豎向基板(2)上固設有兩個定位銷(4),該兩個定位銷(4)的定位頭端均位於所述弧形定位槽(31)內;該定位板(3)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左連接杆(5)和右連接杆(6),所述右連接杆(6)通過側向壓緊板(7)與左連接杆(5)可拆卸地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該定位板(3)左端安裝有鉸接座(8),所述左連接杆(5)內端與所述鉸接座(8)鉸接,其外端為外螺紋連接部(51);所述右連接杆(6)內端與該定位板(3)右端固定連接,其外端與側向壓緊板(7)右端鉸接,該側向壓緊板(7)左端開設有連接插槽(71),所述外螺紋連接部(51)可穿過連接插槽(71)後與鎖緊螺母(9)配合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右連接杆(6)內端與該定位板(3)右端螺紋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側向壓緊板(7)中部設有朝向弧形定位槽(31)一側凸起的壓緊凸部(72)。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該軸承座外圓與弧形定位槽配合定位,該兩個定位銷與該軸承座上的兩個定位孔配合,該軸承座一端面與定位板豎向貼緊定位,該軸承座另一端面通過該側向壓緊板壓緊,該軸承座被精準定位,可精準控制軸承座上兩個連接平面與軸承座端面的垂直度要求,同時也能控制該兩個連接平面沿軸承座中心的對稱度與兩個定位孔沿軸承座中心的對稱度相互一致,因此加工後尺寸誤差小,能滿足位置精度要求,合格率度高,以減少廢品,降低生產成本。
第二、該側向壓緊板左端與左連接杆上的外螺紋連接部可經鎖緊螺母鬆開或鎖緊,本夾具鎖緊和鬆開操作均非常簡單,使用方便;同時軸承座被側向壓緊板壓緊後,該軸承座不會徑向和軸向鬆動,夾緊後牢固可靠,可減少震動,能提高加工精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裝上軸承座時的主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裝上軸承座時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1-2,一種軸承座銑面夾具,包括水平基板1,該水平基板1上固設有豎向基板2,該豎向基板2前板面上貼裝有定位板3,該定位板3上部開設有弧形定位槽31,所述豎向基板2上固設有兩個定位銷4,該兩個定位銷4的定位頭端均位於所述弧形定位槽31內;該定位板3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左連接杆5和右連接杆6,所述右連接杆6通過側向壓緊板7與左連接杆5可拆卸地固定連接。
參見圖2,該定位板3左端安裝有鉸接座8,所述左連接杆5內端與所述鉸接座8鉸接,其外端為外螺紋連接部51;所述右連接杆6內端與該定位板3右端固定連接,其外端與側向壓緊板7右端鉸接,該側向壓緊板7左端開設有連接插槽71,所述外螺紋連接部51可穿過連接插槽71後與鎖緊螺母9配合連接。該右連接杆6外端與側向壓緊板7右端鉸接,使該側向壓緊板7向外打開或向內壓緊時能旋轉運動,同時也可以留出空間,便於該軸承座10放入定位板3內定位。
參見圖2,所述右連接杆6內端與該定位板3右端螺紋連接,進一步地該右連接杆6上套裝有調節螺母,便於長度調節,且具有防松功能。
參見圖2,所述側向壓緊板7中部設有朝向弧形定位槽31一側凸起的壓緊凸部72。當側向壓緊板7被鎖緊螺母9配合鎖緊時,該壓緊凸部72正好壓緊在軸承座的外端面上。
使用時,參見圖3-4,該軸承座10外圓與弧形定位槽31配合定位,該兩個定位銷4與該軸承座10上的兩個定位孔200配合,該軸承座10一端面與定位板3豎向貼緊定位,該軸承座10另一端面通過該側向壓緊板7上的壓緊凸部72壓緊,本夾具滿足了軸承座上兩個連接平面100與軸承座100端面的垂直度要求,同時也使該兩個連接平面100沿軸承座10中心的對稱度與兩個定位孔沿軸承座10中心的對稱度相互一致,因此定位精度高,加工後尺寸誤差小,能滿足位置精度要求,合格率度高,以減少廢品,降低生產成本;由於該側向壓緊板左端與左連接杆上的外螺紋連接部可經鎖緊螺母鬆開或鎖緊,本夾具鎖緊和鬆開操作均非常簡單,使用方便;同時軸承座被側向壓緊板壓緊後,該軸承座不會徑向和軸向鬆動,夾緊後牢固可靠,可減少震動,能提高加工精度。
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