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引坡、可掀起平臺秤的製作方法
2023-04-22 16:59:0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平臺秤。
背景技術:
在地上衡的運用場合,承載臺配備雙引坡(引坡長度根據承載臺的高度對應),使得載貨車輛選擇從任何一引坡方向上秤,更方便,從而提高生產過程中的物料流轉效率,深得客戶喜愛。
對於可掀起地上衡,方便上下秤臺的同時,較多的需求是方便操作,專利文獻CN103630225公開了這樣的「可以提升打開和衝洗的平臺秤」。目前,可掀起的秤臺由於鉸接一側的結構特殊性,不改變可掀起裝置的結構很難做到雙引坡結構。即使可以配備雙引坡,在秤臺掀起的時候,也需要將鉸接一側的引坡搬離現有位置,不方便操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雙引坡、可掀起平臺秤,通過配備雙引坡結構,便利載貨小車上下承載臺,同時又可使得掀起秤臺時不挪動任何秤臺部件。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雙引坡、可掀起平臺秤,包括提升裝置、設置在提升裝置上的秤體,其中,所述秤體具有兩縱向側和兩橫向側,所述縱向側沿車輛行駛方向延伸,所述橫向側垂直於所述縱向側,所述平臺秤還包括在所述秤體的兩橫向側分別設置的引坡,所述提升裝置包括固定座、U形框架,所述秤體搭載於所述U形框架上,所述U形框架具有分別連接所述秤體的兩縱向側的兩縱向臂以及連接兩縱向臂的橫向臂,所述橫向臂與一個所述引坡相鄰,該引坡定義為相鄰引坡,所述縱向臂具有朝所述相鄰引坡延伸的、突出於所述橫向臂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通過鉸接軸連接所述固定座,所述橫向臂具有與所述相鄰引坡相對的引坡配合邊緣,所述引坡配合邊緣包括上下間隔設置的上翼板和下翼板,所述鉸接軸的設置高度不低於所述相鄰引坡的最高高度的一半,所述鉸接軸的設置高度不低於所述相鄰引坡的最高高度的一半。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秤體和所述框架之間通過稱重傳感器連接。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提升裝置還包括氣彈簧,所述氣彈簧的一端連接所述固定板,另一端連接所述框架。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提升裝置還包括鎖緊手柄,所述鎖緊手柄用於防止所述秤體被掀起。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固定座通過緊固件固定在地面上。
本實用新型的提升裝置在放平時可以放置兩個引坡;掀起時提升裝置的引坡配合邊緣與鉸接軸的設置位置配置成沿著一個設定的軌跡運行,對對應一側的引坡不產生任何幹涉,兩個引坡始終在同一個位置,不需要挪動任何一個引坡。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徵、性質和優勢將通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的描述而變得更加明顯,其中:
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平臺秤處於平放狀態的示意圖。
圖2為該平臺秤處於掀起狀態的示意圖。
圖3為該平臺秤的框架與對應的引坡的邊的相對位置示意圖。
圖4為該框架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闡述了更多的細節以便於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顯然能夠以多種不同於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內涵的情況下根據實際應用情況作類似推廣、演繹,因此不應以此具體實施例的內容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需要注意的是附圖均僅作為示例,其並非是按照等比例的條件繪製的,並且不應該以此作為對本實用新型實際要求的保護範圍構成限制。
如圖1和圖2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雙引坡、可掀起平臺秤包括提升裝置2、設置在提升裝置2上的秤體3,秤體3具有兩縱向側31、32和兩橫向側33、34,縱向側31、32沿車輛行駛方向延伸,橫向側33、34垂直於縱向側,平臺秤還包括在秤體3的兩橫向側33、34分別設置的引坡12、11,提升裝置2包括固定座22、U形框架21,秤體3搭載於U形框架21上,U形框架21具有分別連接秤體3的兩縱向側的兩縱向臂210以及連接兩縱向臂210 的橫向臂211,橫向臂211與一個引坡11相鄰,該引坡定義為相鄰引坡,縱向臂210具有朝相鄰引坡11延伸的、突出於橫向臂211的延伸部2101,延伸部2101通過鉸接軸23連接固定座22,橫向臂211具有引坡配合邊緣,該引坡配合邊緣包括上下間隔設置的上翼板2110和下翼板2111,如圖3所示,鉸接軸23的設置高度不低於相鄰引坡11的最高高度的一半。如圖2所示,掀起秤體3時,秤體3和框架21以鉸接軸23為中心轉動,如圖3所示,下翼板2111按照弧線A所示的軌跡轉動,不會與相鄰引坡11的邊發生幹涉,因此無需扳動相鄰引坡11。而相鄰引坡12因為沒有鉸接結構,因此自然不會存在幹涉的情況,因此即便將秤體3掀起,也不會存在需要扳動引坡的動作,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秤體3和框架32之間可以通過稱重傳感器連接。
如圖1所示,提升裝置2還可以包括氣彈簧24,氣彈簧24的一端連接固定座22,另一端連接框架21。氣彈簧24可以輔助秤體3的掀起。
提升裝置2還可以包括鎖緊手柄25,鎖緊手柄25用於防止秤體3被意外掀起。
固定座22通過緊固件例如膨脹螺栓固定在地面上。
如圖1所示,提升裝置2放平時,秤體3隨之放平。
如圖2和圖3所示,提升裝置2掀起時,以固定座22的鉸接軸23為支點旋轉,提升裝置2的引坡配合邊緣會遠離引坡11邊緣,不產生任何幹涉;即,掀起時可以不挪動任何引坡,方便操作。兩個引坡11、12始終在同一個位置,不需要挪動任何一個引坡。
本實用新型雖然以較佳實施例公開如上,但其並不是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內,都可以做出可能的變動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界定的保護範圍之內。